A-A+

将忽悠进行到底--简评关于国企私有化的谬论

2025-02-24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将忽悠进行到底  

库爽生  

闲来无事,在互联网上搜索关于国有企业的话题,果然就发现了一篇“妙文”:《国有企业的前途在哪里?》。此生注定与国企有缘,有人以此为题撰文,自然吸引我的眼球。作者名叫段绍译,似乎没听说过,但所附之皮却是大名鼎鼎: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即茅于轼任法人代表、美国人出钱之研究机构也。  

作者给国有企业安排了一个什么美好的命运和前途呢?读完全文,原来作者说了半天,并无新意,也并未真的给国企指出任何前途,只是很果断地叫国企去死。  

该文说得很分明:“我认为国有企业的最佳前途是私有化(含私人股份制),因为只要私有化,才能尽可能让每一个人在工作中即讲节约,又讲效果。至今为止,全国绝大部分的国有企业已经私有化了,但对于仅存的那些大型国有企业而言,私有化也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读了这段话,稍有头脑的人都清楚了,作者给国企安排的命运就是叫它去死——私有化。私有化了,国有企业就被消灭了,根本就不存在了,还有什么前途?该文作者对于主流经济学家们长期忽悠的重大成果,兴高采烈:“至今为止,全国绝大部分的国有企业已经私有化了。”作者还代替那些主流经济学家表示,要将私有化进行到底:“对于仅存的那些大型国有企业”,也要“向私有化过渡”。看来,如果社会主义中国尚未彻底私有化,国有企业尚未彻底卖光送光,他们就要将忽悠进行到底,决不罢休决不鸣金收兵!全国大约14万家公有制企业在他们的忽悠下消失了,对于屈指可数、硕果仅存的少量国企,他们还耿耿于怀,必欲斩尽杀绝而后快!  

这些人有何理由让国企“安乐死”呢?给国企指明“前途”的该文作者在“大作”中举了一个事例:“在国企多年的工作经历使我亲身感受到了国企存在的种种弊端。有一次,我带一客户去一家国有玻璃厂买货,当时包括玻璃厂厂级领导在内的销售人员在玩麻将,见有人来买玻璃,他们竟说:我们在打麻将,要买玻璃明天来吧!”在论文中信手拈来这样的论据,读者自然难免哑然失笑而喷饭。我的天,这还是企业?而且还是大型企业?我听说职工(而且包括厂领导)上班打麻将就已经大惊失色了,何况为了打麻将还将客户打发走人,如此怪事、如此企业完全可以进入吉利斯世界记录。作者的升华妙笔是如此生动地妖魔化国企,真是人才难得。  

该文作者用以支撑立意的理论基础仍然是国企“所有者缺位”,治疗的药方仍然是私有化。主流经济学家们至今仍在锲而不舍地把国企的“病根”拿出来示众。近日在《中国青年报》上读到一篇署名文章:《国企高管薪酬怎么限》,文章说:前不久,经济学家谢国忠、张维迎等建议,将国有上市公司的股票分给老百姓。他们提此建议的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完善那些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因为国有股票分给百姓后,“所有者缺位”的问题就不存在了,企业的任何决策都不会出现所有者“不在场”的情况。“总而言之,所有者缺位及其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是国企的病根儿。”真不知道这些人是装糊涂还是真糊涂。去年以来数以万计的所有制不缺位的私企倒闭,作何解释?他们一直以来反复就是拿“所有者缺位”这个宝贝来忽悠人们。一些人还真把他们这些哥儿们当干部,可是整来整去公有制企业却一批批被瓦解了。那可是几代人艰苦奋斗的成果呀,善良的人们哪儿会不心疼?如今他们还继续拿这个臭名在外的玩意儿来忽悠。人们曾经以为这些“黔之驴”功夫盖世,十分了得,原来“技止此耳”。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