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简介《乐土》《活泉》《圆梦》,以此悼念人民作家浩然同志!

2025-02-24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简介《乐土》《活泉》《圆梦》,以此悼念人民作家浩然同志!


《乐土》(1989年)《活泉》(1993年)《圆梦》,(1998年)浩 然著。先看的浩然的自传第二部《活泉》,过了几年才买到《乐土》与《圆梦》。都好,一篇篇都好。

《乐土》是作者的童年,处于三十年代,上溯几十年,还写了父母辈的童年。浩然父母都是那个时代反传统的人物。母亲没裹脚,抗婚私奔〔浩然说,母亲是漂亮的,就因为一双大脚,没人敢要,老人给她说了个不成材的丈夫,于是逃婚〕。父亲聪明勤劳、仪表堂堂之外,还同情呵护女性。主外亦主内:烧火做饭抱孩子。被众人嗤笑,被自己的父亲责骂……命名《乐土》,是因为幼儿时光还有欢乐,那成人卖命的地方危险肮脏,孩子们玩耍开心,仍视为乐土,仍有值得追忆的美好时光,值得怀念的地方。也是那个年代河北北部农民,及开滦矿工的生活画卷,活生生的,何况又是真人真事。也有穷,这是无法躲避的瘟疫。更有各色人物。其父也是一个人物了,也算能人,也聪明,也还走运,可经历了绑票、鬼子打劫,最终还是栽了、沉沦了、送命了,这就是生不逢时。其母本色就是要强,想过好日子,想出人头地。这谁不想啊,穷小子就是不认这个穷命。自信。靠丈夫恨铁不成钢,靠亲人(亲弟弟,浩然小舅父,自私、吝啬、冷酷、恩将仇报。先是靠姐姐置家产地产,见姐姐守寡又无收入就冷言冷语,后干脆夺其产业占为己有,将浩然姐弟俩逐出家门。)亲人靠不上,指望一对儿女。被弃被气,希望转为渺茫,濒临绝望,怒气塞胸,郁悒煎熬,患病不治而死。

这时作者十二三岁,约在四二、四三年光景,已属于《活泉》的故事了。为生计浩然又到了另一个舅父家,途中遇一恩人搭救,差一点招了女婿,浩然含泪告别恩人,又去求告大舅父、舅母主政又不被收留,只有返回。小舅要将姐弟俩逐出家门,经高人指点找八路军抗日民主政府,帮助夺回家产,有了生计。

感谢恩人八路帮助,听从教诲,方知天外有天。新鲜好奇同情参与,但也有难解的困惑(搭救过自己的恩人,那么善良,也被长工革了命、逃了,不知去向。出身地主的共产党区委书记、自己的引路人、也是救命恩人,搞土改不是被召回村、还在村头上就被拉下马、一顿“镐把炖肉”、乱棍打死了?还有“熬鹰”,还有干爹家的姐儿从搞革命风风火火到终于堕落……一个十七岁的青年人怎能不困惑?),血与火的考验,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较量,公与私、新与旧的冲突,进或退的犹豫……革命不容易。革命发生了,发展了。失败与曲折、简单与粗暴、更有成功与胜利。队伍壮大纯洁。不纯分子假革命之名以营私、投机,败坏革命名声,掉队的叛变的开小差的也有。还是不断有人参加进来,觉悟提高,眼界越来越广阔,连猴子是人变的也懂得了,苏联也知道了……革命的一分子就这样参加了革命,一步一步走过来,丢掉自私狭隘幼稚,一步步成熟起来。对于革命的真实性、必然性、不容易,看了《活泉》,也更理解了。

建国后出现了离婚高潮,连炊事员也另觅新欢。不离婚的成了守旧封建,县委书记就是这么看浩然的!浩然一日不离,心中一日有鬼,怕见县委书记像老鼠避猫,只有躲到乡下!真也是早有耳闻以为笑谈,看了《圆梦》,得知其详。也是新鲜的很哪。这一本前半部分多写农村,新鲜事多;后一半进入文艺界,事也真多,多无足观。作者的圆梦,既圆个人之梦,亦圆慈母盼儿有出息成材之梦。也高兴。农家子弟走到这一步不容易。

三本书内容多的很,思想健康,做人做事堪为人师,述及过去亦公正,语言也朴实自然,清新流畅,是很好的成人读物,也更适合青少年阅读。

标签:浩然   革命   也是   恩人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