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为毛岸英身上这些“金”镀的好!
首先,毛泽东为毛岸英镀上了共产主义理想与信念之“金”。毛岸英出生于革命家庭,父母双亲都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早期领导者。父母双亲的革命生涯,在毛岸英幼小的心灵就埋下了种子。与母亲一起坐牢,目睹母亲不畏毒刑、大义凛然的壮举,5年的流浪乞讨生活,都为毛岸英日后成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做了深厚的思想铺垫。在共产主义之乡苏联,经过了几年系统的理论学习,以及经过参加苏联卫国保卫战的洗礼与锤炼,毛岸英实现了真正的脱胎换骨,已经成为名副其实共产主义理想与信念的实践者。
其次,毛泽东为毛岸英镀上了农民阶级之“金”。毛岸英从苏联回国后,毛泽东又把他送到了延安农民的家里,上了“劳动大学”。毛岸英脱掉了“洋装”,穿上了带着补丁的劳动服和布鞋,徒步走进了农村,开始了“劳动改造”。几个月下来,毛岸英学会了耕地、选种、播种、施肥、除草、收割,白面书生变成了黑小子,成为地地道道的庄稼汉。而后,毛岸英又经过轰轰烈烈土改运动,加深了对农村和农业问题的思想认识,进一步丰富了学识,增进了对农民阶级的最原始、最深沉、最朴实的感情。
再次,毛泽东为毛岸英镀上了工人阶级之“金”。新中国成立之后,毛岸英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经历、身份和工作能力,在中直机关谋求一个显赫的地位,一显身手。然而,毛泽东却说他“不够资格”。在毛岸英的要求和周总理的安排下,他走进了北京机器总厂做了一名小小的党支部副书记,每天骑着破旧的自行车和工人们一起上下班,成为工人阶级的一员。期间,毛岸英刻苦学习技术,从工具机、动力机、机械制图、工艺数学、技工理化开始学起,勤奋努力,孜孜不倦。他对自己的朋友说:“我准备在这个工厂连续不断地工作10年,随着它的进步而进步,发展而发展,搞出一套完整的工厂中党的工作经验来。”毛岸英已经自觉的和工人阶级融为一体了。
最后,毛泽东为毛岸英镀上了党性原则之“金”。毛岸英在父亲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和自身的努力、磨练下,由一个沿街乞讨的弃儿成为共产主义大熔炉里的信仰者;由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走向满身油污、脚踏实地的工人;由一个共产主义战士进化到与张思德一样具有高尚德操与品行、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大写的人。他不自私不自利,不以领袖之子而炫耀,不以自身地位为亲友谋官谋财,以纯洁的党性、坚定的原则、宽广的胸怀诠释了一个共产党人的人情观,这就是“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对劳苦大众的无限热爱,其中包括自己的父母子女亲戚在内。。。。。。如果这种特别的感情,超出了私人范围,并于人民利益相抵触时,共产党是坚决站在后方面的,即‘大义灭亲’亦在所不惜。”这就是毛岸英的党性与原则。用毛岸英的话说:“我本人是一部伟大机器中的一个极普通极平反的小螺丝钉,同时没有‘特权’,没有‘本钱’,更没有‘志向’来做这些辅助亲戚‘高升’的事”。
毛岸英浴血朝鲜,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对党的誓言与忠诚,他金光闪闪、熠熠生辉,把共产党的理想与信念照耀、烘托得至高无上,无以匹敌。他身上的“金”,是毛泽东这个伟大的父亲给他镀上的,是他自己用一言一行镀上的,是中朝两国人民心甘情愿给他镀上的。毛泽东,一代伟人,全世界劳动人民的领袖和导师,他用自己博大、浩瀚的光辉不仅把毛岸英镀的金光闪闪,而且把毛氏一族诸如杨开慧、毛泽民、毛泽覃、毛泽健、毛楚雄、李敏、李讷等都镀的金辉灿烂。这些闪闪、灿烂的金光,把那些以权谋私、任人唯亲、大搞裙带之风的什么首席、总裁、总理映照的无比渺小;把那些巧取豪夺、紫醉金迷的贪官污吏、纨绔子弟们映照的更加无耻;把那些阳奉阴违、光说不做的流氓政客、庸庸之辈映照的无地自容。
毛泽东为毛岸英和毛氏一族镀了“金”,为每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镀了“金”。这些“金”镀的好,镀出了一个伟大的民族,镀出了一个伟大的政党,镀出了一个令人怀想的伟大时代。这些“金”,值得大书特书,值得立碑树传,值得世代传颂!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