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向那一代青年学习什么——看《恰同学少年》有感
我们向那一代青年学习什么——看《恰同学少年》有感
看《恰同学少年》是带着对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青年时代是如何渡过的这样一个追问进行的。二十三集的电视剧再现了九十多年前,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中,毛泽东、蔡和森等一群有志青年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学习的历程。他们曾经是普通的师范生,因为生活窘迫,不得不选择不收钱的师范,他们的前程也曾被世俗之人认为是“只能吃一辈子粉笔灰的小学教师”。他们曾经是那个时代中对理想、对人生意义不断追求的群体中的一小部分,在世俗的眼中,他们更多的是一群不安分守己,好高骛远的人。他们曾经是在错误中、在迷惘中、在思想斗争中成长的年轻人,有真实的缺点、真实的迷惑、真实的轻狂。但是,平凡之中孕育着伟大。正是这群普通的布衣学子,苦苦追求“支配万物之理、世界大本大源”,并且在艰苦的学习和实践中,在相互的砥砺和研学中,找到了真理,掀开了人生命运以及民族命运波澜壮阔的一页。正是这群与世俗、功利、封建思想格格不入的青年,没有囿于个人之私利、得失,而是紧密地将自己的命运、奋斗与国家的命运、大众的利益相结合,并且用自己的生命让一伟大事业异彩纷呈。正是这群个性鲜明,不知天高地厚的毛头小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华夏之振兴而努力,志存高远,信念坚定,并且在坚忍的磨砺中,在真理的内化中,塑造了崇高的品格,成就了伟大的事业。
今天我们需要这种理想,更要学习这种追求真理,为真理而不懈奋斗的精神。真理是什么?真理是万物的根本规律,是宇宙的本源之理。“十年未得真理,即十年无志;终身未得真理,即终生无志。”而今天我们很多人不恰恰活在这种“无志”的生活中吗?有的人把“潜规则”奉为真理,热衷于歪门邪道,迷失了人间正道;有的人把鬼神主义奉为真理,自我麻醉;有的人把实用主义奉为真理,挣扎于人生表层之中,局限于名利得失之间。但是真理永远是真理,规律永远是规律。真理可以被遗忘,但却不会黯淡其光芒;规律可以被偏离,但却不会影响其正确。恰恰是因为遗忘了真理,偏离了规律,当人们在物质、金钱、利益的旋涡中,猛然抬头,方才发现人生原来早就有一颗启明星在不远的星空闪烁,只是因为外物的迷幻,造成了我们的短视与无知。
今天的我们需要这种志向,更应当把自己的人生定位与时代、与国家的命运与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立志是人生第一要义。有什么样的志向,直接决定了人的胸怀与气魄,决定了人生的定位和格局,决定了人生的价值与含金量。正向《恰》剧中孔昭绶讲的:“自己不计个人得失,尽己所能,让更多的人得到幸福的时候,在精神上是那样的快乐,相反,如果一天到晚都是自己的私利,就算你坐拥万贯家财,就算你享有荣华富贵,可是当你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并不快乐,因为你所拥有的一切都是无尽的空虚。”
今天的我们需要这种品格,更要培养属于我们这一代青年的品格特征,为我们这个时代注入生机与活力。我们要为追求真理而不懈地学习,博学储能,为今日中国之复兴而努力。我们要为了应对时代的挑战而砥砺自身,文明己之精神,强壮己之体魄。我们要为了完成自身的历史使命而艰苦奋斗,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中中流击水,砥柱中流。
“故今日之中国,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时代在变化,青年的责任没有变。时代在发展,我们这一代青年应该不输于我们的前辈。当我们的仰望星空的时候,应当更加坚定的说:“人之所以为人,就因为人有理想、有信念,懂得纯洁与崇高的意义,我若相信崇高,崇高自与我同在,我若坚信真理,真理自与我同行”。当我们感畅未来的时候,应当更加坚信:只要一切有志之青年,相信真理,目标远大,志向坚定,步履扎实,团结一致,则中国之美好明天一定会在我们手中实现。
愿与诸君共勉、共探讨、共砥砺。([email protected])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