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解决中国房地产难题的两把金钥匙

2025-02-24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当前中国改革衍生出的所有社会问题都是在忽视了基本需求和非基本需求的客观存在导致的】

  自从中国人买房子必须买商品房,丧失了自己的房屋建造权的时候,就已经为房地产危机埋下了炸弹,也同时注定了要让一批地产商大发一笔横财。
  房子是人生大事,但如此重要的一环却被改革戴上了紧箍咒,人们被剥夺了建造权,你要住的房子必须从所谓的市场上购买,这就意味着购房户全部成了房奴。自己建造房子可以掌握质量和花费多少,房子一商品化,命脉全被别人拿捏住了。
  商品房最大的弊端就是一刀切。不问收入差别,不看具体情况,统统按照一个模式、一个价格销售。富人可以利用赚来的钱不断地投入到地产中,倒卖房子,实现了利滚利;穷人买不起,也找不到担保人按揭贷款;穷人自己住的小房子一律被拆迁,强制性的被要求购买市场上的高价房子,你不买也得买,没有第二条路。
  当普通市民发现可以购买城中村的二手房时,官方也把这条路堵死了,不给你发证,交易无效,同时大喊消灭“城中村”,几乎拆尽了颇具人文色彩的民居文化,他们不给人们留一条生路。老百姓的独门小院已经被拆除,只能住进高高的人叠人的楼房,此时的地产商又开发出新的“四合院”,可惜这时的四合院已经是天价了。当房奴们被迫无奈下乡购买小产权房时也发现这条路被堵死了,小产权违法!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一、生活资料二分法
  房地产走到今天,问题已经挤成了疙瘩,病根在于过分迷信市场,而忽视和混淆了一个基本道理——生活需求的二分法。
  人们的消费需求分为基本生活保障需求和非基本保障需求。比如住房、九年制教育、最低生活保障等都属于基本需求,这些需求绝对不能以市场规律来运作,必须由政府出面解决。用于解决居住的住房的土地一律实行无偿划拨(农村宅基地原来是无偿的后来改为收取少量费用),义务教育免费,每月按时足额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属于满足基本住宅需求的房产交易免征交易税;在这个基础面上,如果有人还想生活的更好,住的更舒服更高级,教育的更精英,吃喝更讲究,那么可以靠市场来调节。用于基本生活保障以外的商品需求那是要征缴高额消费税的。
  商品房,按照二分法,可以分为基本住房保障和非基本住房需求。基本住房保障的土地划拨、房屋建造本着非盈利或低盈利的宗旨,土地无偿划拨,不走市场化这条路,实现人人有房住;生活标准高的这时可以购买市场上的别墅,这些房子才是真正的商品房。
  在明白了商品房存在着“两种需求”之外的道理后,我们再来研究如何才能保障住人们的第一种基本需求。也就是类似于现在的“经济适用房”如何分配的问题。   

  二、 房票:解决公平分配的不二法门
  钱是通用的等价物,有了钱什么都可以买到,没钱什么也买不到。看似简单的道理其实不容易搞清楚,举一个很现实的例子,贫富两极分化严重时,物价消费已经被有钱人控制,市场无论多贵的商品总会有人买,这是靠单纯的房价调控毫无意义了,因为一切都被钱控制了。
  要想超越金钱,实现户户有房住,就必须借鉴上世纪的粮票制度,建立“房票”制度,一户一票,按票购买低价保障房。没有房票,即便你是亿万富翁也无权购买,这就彻底杜绝了炒房和以权谋私的弊端。
  上世纪的粮票、布票、油票、肉票等制度是一种很好的东西,也是一大发明,它身兼多种职能,一是身份证明,二是货币职能,三是调节功能。只有钱没有票不一定能买到东西,没有钱只有票可以流通使用,票证制度超越了货币的局限,避免了货币分配不公带来的弊端,相当于是对货币分配的一次纠正处理,因此可以说推行“房票”制度是解开时下中国房地产困局的一把钥匙。 

标签:需求   基本   保障   房子   生活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