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下一个核大国?
实在是让人触目惊心。一个非常贫弱的印度洋小国——缅甸,极度虔诚的佛教之邦,据说正在研制核武器。
国家利益和慈悲为怀没有关系。据报道,两名从缅甸出逃的研究人员称,仰光计划在2014年前研制出该国的首枚核弹,并以每年一枚的速度进行生产。为此,缅甸政府已经分别在2001年和2007年分别于朝鲜和俄罗斯签署了核合作协议。据称,和后者的合作是公开的、民用的;而与前者——朝鲜,则是秘密的。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缅甸如果将来真的造出了核弹,对中国来说,将是又一个麻烦,甚至是威胁。仰光将会成为平壤那样的无赖。
当下,朝鲜正在进行核武装。从理论上看,朝鲜的核武装可以在客观上巩固中国东北一线的屏障。但是,这样一来,平壤政权就可以凭借核武器在大国之间搞平衡术,虽然中国依然是它最为依赖的对象。
当朝鲜正在研制但还没有完全获得核能力的时候,它肯定会彻底依附中国来抗衡华盛顿的压力,北京方面则可以从容地以约束朝鲜为幌子,迫使美国和日本在其他领域对中国让步或是合作,在很多时候美日也只能就范。
可朝鲜真的装备核弹后,中国的筹码就显得越来越捉襟见肘了。而有时朝鲜或是美国竟绕过中国,直接去和对方接触,在这个时候,很难保证朝鲜不干出损害中国利益的事。还有,美国会以遏制朝鲜为借口,加强在该地区的军事部署,而日本受朝鲜的刺激也会要求进行核武装(尽管目前不太可能),美日会以对抗朝鲜之名行遏制中国之实。虽然美日迟早会在这里强化军力,但因为朝核问题,这一进程大大地提前了。
如果说朝鲜的核计划还不会直接威胁到中国利益的话,那缅甸的核武装则是切切实实地影响到了中国。
一直以来,为了确保关系中国经济命脉、穿越印度洋的能源运输线,北京方面在不断强化海军力量的同时,投入了巨大的资源建设缅甸的时兑港、孟加拉国的吉大港、斯里兰卡的汉班托特港和巴基斯坦的瓜德尔港,即西方所说的“珍珠链战略”。这些重要据点不仅仅和商务相关联,更主要的是它们将成为不久后行驶在印度洋上、保卫能源供给线的中国远洋海军的基地。对中国来说,它们都是至关重要的战略要地。
在上述四国中,缅甸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为本国由军政府进行统治,又夹在中印之间,地缘位置重要,而该国又恰恰拥有非常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因此,为了控制这个国家,美国便以“民主”、“人权”为由对仰光的军政府施压,并扶植反对派,迫使其让步或是下台。这样,为了保住政权,军政府便彻底倒向了中国。和苏丹一样,在中国的保护和援助下,即使西方不断地施压、制裁,但缅甸及其军政府一直安然无恙。另一方面,中国则以保护国的身份几乎独享了包括天然气在内的缅甸能源和资源,并积极地将该国打造成中国在印度洋上的卫星国和战略据点。
之所以会有上述“双赢”的结果,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面对美国的威胁,过于弱小的缅甸军政府别无选择,只能投入中国的怀抱。
但是,当缅甸一旦拥有核武器后,情况就改变了。到那时,缅甸也可以学现在的朝鲜,仗着自己的核弹,在中、美、印等大国之间搞平衡,追求自身利益的筹码和信心将大大加强。那么中国对缅甸的独享和完全控制将一去不复返。如果那个时候美国为了拉拢缅甸而解除对后者的制裁,仅仅依靠多元化的天然气出口,仰光就会获得巨大的财富。随着实力的增强,缅甸自然会越来越追求本国的利益,也许军政府还会仰仗中国的支持,不那么容易完全倒向美国转而和中国对抗,但也肯定不会唯中国马首是瞻了。
况且,在缅甸开发核武器但还没有获得时,只要国际社会认定了仰光方面正在做这方面的努力后,必然会增强干涉的力度,中国又可以仿朝鲜例,用阻止缅甸核计划的承诺来和美国进行利益交换。但这样又会让美国找到维护和平、保护东南亚盟国进而在印度洋上增强军力的口实,以缅甸为幌子针对中国的美印联盟亦会空前增强。
完全控制缅甸、并将其变成中国的资源输入基地和保卫印度洋石油生命线的“铁拳”,将是中国的战略目标。一旦仰光方面掌握核武,不但中国不能独占其丰富的资源,连印度洋上“珍珠链战略”的实施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变数。
如果中国的情报机构发现了缅甸的确在从事核开发后,那么北京应该立刻毫不犹豫地在暗地里向仰光方面全力施压,软硬兼施,迫使其彻底放弃核计划,甚至可以承诺向其提供核保护伞,只要它放弃核野心。毕竟现在中国还完全控制着缅甸,中国的“劝导”是最有效果的。如果等到仰光真的造出了核弹,一切都晚了。
是的,作为一个弱小国家的军政府,在外部面临着列强的威胁,在内部又得不到本国民众的支持,这就迫使其铤而走险,追求核武,从人情上来说这完全可以理解。可问题是,我们不是缅甸人,而是中国人。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