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毛主席两首写秋天的词
毛主席两首写秋天的词
银蛇蜡象改写
在毛主席的诗词里,秋天,表达一种责任和使命,彰显一种理想和追求。
1925年毛泽东作了《沁园春 长沙 》: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一九二五年秋,湖南省长再次通缉毛泽东。据史家考证,这首词大概是毛泽东离开长沙去广州时所作。当年初孙中山在北平病逝,各势力竞相登台,“万类霜天竞自由”,全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遍地哀鸿遍地血,无非一念救苍生”。“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向世间发出了最富有主人翁意识的呐喊,显示了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思想 ,同时也表达了中国人民问鼎九州的雄心壮志。
在毛主席的诗词里,秋天,又表达了一种对人生和时代的感悟。
《 采桑子 重阳》作于一九二九年十月。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是春光,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重阳即阴历九月初九,传统上文人登高赋诗之日。一九二九年的重阳是十月十一日。据史料记载,一九二九年六月二十二日在闽西龙岩召开了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会上毛泽东被批评搞“家长制”,未被选为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随即离开部队,到上杭指导地方工作,差点死于疟(nue)疾。直到十一月二十六日,大病初愈的毛泽东才在上海中央(当时由周恩来主持)“九月来信”的支持下恢复职务。这首词反映了毛泽东病中的心情,由时令更替,“岁岁重阳”,体会到人生苦短,进而发出“人生易老”的感叹。
这首词是一首咏菊词,突出写菊,写菊花那种顽强旺盛的生命力,百折不挠,死里逃生,突出一个“生”字。“不是春光,胜似春光”,生机勃勃。人生易老,一岁一枯荣,但是历史不老,人民不老,革命不老,“战地黄花分外香”,点明写菊花,赞美荡污涤垢的人民革命战争。秋天并不颓败,秋风展示他摧枯拉朽的生命力。“不是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在词人眼里,黄色的菊花此时最生机盎然。千里万里,天地间充满了迎风摇曳的金黄灿烂的霜花。寓意星火燎原,人民革命的花朵终将开遍天涯!是“咱们革命力量大发展”的形象生动的写照。表现了词作者昂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毛主席用他的神笔赋予了秋天无穷的神韵,秋天也为毛主席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使他创作了不同凡响的绝世名篇。我们不仅为毛主席的诗词喝彩,更为毛主席诗词中多姿多彩的秋天陶醉。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