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巨星布莱特纳是毛泽东的粉丝
李克勤(jixuie)题记:在毛泽东的众多国际超级粉丝里,有一位国际足球巨星布莱特纳,他是1974年西德队在本土赢得世界杯的大功臣。
在比赛中,布莱特纳只有一种形象———虬髯qiú rán、蓬发,这是布莱特纳左派性格的体现:崇拜东方的毛泽东,自我形象塑造向同胞马克思、恩格斯靠拢。
1974年,西德队战胜了荷兰获得了世界杯冠军,决赛中为前西德打进一球的布赖特纳手捧大力神杯绕场庆祝。
这是个不平凡的球员,在政治信仰上布赖特纳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左派,他最崇拜的人是毛泽东,他最喜欢穿的衣服是红卫兵的军装和带着铜扣的大皮带,他最爱读的书是《毛主席语录》,他家里的墙壁上贴满了《北京日报》,他被誉为“德国文化运动中的新荷马”。
德国足球在1970年代有着里程碑式的回忆:贝肯鲍尔、内策尔、布赖特纳、盖德·穆勒等几大天王在球场上的成绩至今在德国足坛也无人能敌。然而,让球迷记住他们的,不只是那一座座耀眼的奖杯……
保尔·布赖特纳是当年的一个极富个性的超级球星:在场上他从不戴护腿板,因为他家中高悬的毛泽东像会保佑他。
这位1970年代的英雄口袋里有着区别于同龄人的两样法宝:高中毕业证和《毛主席语录》。
布赖特纳不仅是拜仁的左路大将,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他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左派人士,《毛主席语录》不离手———布赖特纳算得上是德甲第一个“革命家”,他因此也被称为“红色保尔”。
西德队与荷兰当年的决赛是现代足球中的一大经典战役,荷兰人前80秒进行了16次传递,没有让德国人碰到球,接着进了一个点球。
第23分钟,西德队也得到一个点球,革命家布莱特纳上来准备完成这一击。球进了,荷兰门将没有作出倒地扑球的动作,主罚这个点球的时候布莱特纳只有23岁,但他已经是国家队领袖级的人物。
8年后,布莱特纳在西班牙世界杯决赛上打进意大利一球,成为世界杯历史上仅有的三个在两届决赛中有进球的球员之一(另两个是巴西人贝利和瓦瓦)。
当年毛泽东的“学徒”布莱特纳今天成了青少年足球的“教父”和电视评论员。在教导年轻球员方面,他用毛主席“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要求他们要有吃苦耐劳,严守纪律的精神;在电视评论方面,“我不想对自己的评论再加以评论,我只想对批评者说———看看我这里,我是有修养的,和你们不同,我手中挥舞的是鲜红的《毛主席语录》”。
布莱特纳在家中毛泽东画像前的一张留影,捧着《毛主席语录》的这个德国人专注而虔诚,而以这样光洁整齐的形象出现在布莱特纳的球员生涯中还是不多见的。他的这张留影,十分别致。
布莱特纳的“革命者”做派在当时和现在的德国深入人心,但还因为在球场上不修边幅的模样被视为丑星,在英国的一个网站上,布莱特纳被选进了世界杯的最丑阵容,当然这个阵容虽然号称评选范围囊括了世界杯70多年历史以来的所有球员,但从当选人物来看,所有的当选者都是近30年来的世界杯球员。丑,这一标准与美一样难以定义,作为球员,最丑阵容中的11人绝对谈不上漂亮,但就像布莱特纳一样,他们被别人认为的丑却是自身性格的强烈体现。
看来,地球人都是这么认为,人的美与丑,不取决于外表。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