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信“市场”走火入魔,茅于轼研究患上“半身不遂”
迷信“市场”走火入魔,茅于轼研究患上“半身不遂”
松芒/文 新华网
近日,“经济学家”茅于轼又赫赫有名了。加上之前“富人较之穷人更需要保护”的赫赫有名,加上“牺牲自己造福别人是愚蠢的想法”等等的n次的赫赫有名,这次更是最最赫赫有名了。
让人“庆幸”的是,这一次的“赫赫有名”,可是与以前的许多次有“本质”差别的——因为这一次是“学术”上的,是学术研究“成果”带来的。
这次“赫赫有名”的原因,是我们的“大经济学家”茅于轼花了近一年的土地研究成果,得出的结论竟然是“18亿亩耕地红线没有必要”。真乃惊天地,泣鬼神也!以至于原国家粮食储备局局长也被惊离了现场!随后,全国骂声四起。也难怪,18亿亩耕地红线,是我国粮食安全的最基本保障。按照茅于轼的“研究成果”,那就是视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当儿戏,当然不是小事情。
其实人们骂茅于轼的另一个原因,还有茅没有说出口的画外音:再开发、占用几亿耕地作它用,都是没有问题的。
花了近一年时间,就得出这样的“研究成果”,真让人对茅大经济学家“剜”目相看,叹为观“耻”!
其实,茅大经济学家的“18亿亩耕地红线没有必要”的研究“成果”,得来并非偶然。这一切都是茅于轼过度迷信“市场”,以至于“走火入魔”,最终使其在土地研究上患上了严重的“半身不遂”,带来的后果。
茅于轼对“市场的功能和作用”的迷信,达到了近乎神圣化和理想化的地步。比如,他认为只要国际市场上有粮食卖,我们便不会有粮食安全问题,便不用担心无米下锅问题。他以为我们可以用钱去买。他永远不会想到,有钱很多时候也是买不到的。先不说全球50亿人都等着米下锅。更何况人家对你看不顺眼的,尽管粮仓堆得满满的,就是和你抢,或者,就是不卖给你,咋啦。或许在国内,你茅于轼年纪大,国人看你长着老年斑,让你插队让你先买,自己饿着不吃也把米卖给你,都是可能的。在国际上人家可不管你死活,让你揣着钞票干着急,也没啥奇怪的。这就是国际因素加政治因素,都可能使你购买粮食困难重重,这一点,迷信市场“走火入魔”的茅于轼是想不到的,从这一点上说,我们的茅大经济专家,还患上了“天真+幼稚”的迸发症。人们都说,人老了往往表现出小孩的天真和幼稚,以前我不相信,现在我信了!
对市场的“走火入魔”,导致他对各种可能的客观因素的感觉患上了“半身不遂”,使得我们的茅大经济专家,看不到粮食问题存在的可能性。年初的雪灾,我们想不到;汶川的地震,我们也想不到。但最终却发生了。谁能保证天灾人祸永远不会对粮食生产带来巨大的威慑呢!粮食安全问题不只我们国家,全球所有国家都会潜在。可笑得很,惟独我们的茅大经济专家武断(没有依据)地说:“发生饥荒的可能性即使不等于零,也是微乎其微的”。如此猜测,看来起所谓的土地研究“成果”,也是这么猜测得来的吧。如此对客观可能性的“半身不遂”,其得出“中国18亿亩耕地红线没有必要”,也就不足为怪了。
“走火入魔”加“半身不遂”,终于产出了“18亿亩耕地红线没有必要”的“宝贝”,于是,我们的茅大经济学家,真的是赫赫有名到顶了!就差,没有经脉全断了!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