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几种方式
实行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几种方式
在越来越剧烈的市场化大潮的竞争中,这就像在大风大浪的大海中,小船是很容易被掀翻的,而大船的稳定性显然要强得多,那么,面对中国农村土地分散化的包产到户的农村经营模式,显然是与市场化的大潮趋势背离的,若不能有效地推进农村土地走向规模化经营,则农业会不断萧条下去。
要想推动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就要制定新的政策,而要制定适合的新政策,就不能脱离当前农村的现实。
首先可以明确的是,农村的包产到户政策不可能取消,而只能在此基础上创新。因为如果取消包产到户政策的话,会造成人们巨大的心理震动,这不利于社会安定。
那么,就当前各地的一些现象来看,存在以下几种推动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思路和方式。
一种是农民通过各种合作化的方式实行土地规模化经营。比如在原土地承包方式不变的基础上,按各承包户自愿加入原则,实行经营专业项目上的合作化,推动某些项目规模化经营和发展。比如一些原承包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组成股份制农业合作化公司,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这些方式都是农民自己解放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追求自我的精神体现。采取农民合作这种方式,农民依然拥有土地承包使用权,是经营权的主人,是老板,是大家合起来一起做老板。
二是将分散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到农村的少数能人手中,或者其他私人资本家手中,以实现规模化经营。这种方式,一些农民将失去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而要么去城镇打工,要么转为为那些农业资本家所雇佣打工的农民,或者自己经商。总之,失去土地承包权的农民多数将沦为打工仔。
三是农村的党组织把农村闲置的土地,以及一些农民不愿意继续经营的其它土地等全部认领承包下来,由党组织领导实行统一规模化经营。这种方式要求当地党组织的觉悟和能力都比较高才行,既要有公心,又要有经营能力。因为是党组织负责经营管理,那就不以盈利为主要目标,而要以社会责任为主,比如有些失地农民在城里混不下去了,要是回到农村的话,党组织要无条件地接纳。
以上大概几种方式,其中第一,第三种,农民处于比较有利的自主地位,有个基本的保障为靠山,能够维护农民的体面和尊严,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定。对于第二种方式,土地集中到少数私人资本家手中,当然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当然要以雇佣最少的员工完成最多的活为原则,也当然不会吸收社会的闲散劳动力。对于采取第二种方式的地方,为了避免闲散劳动力变成流民,而影响社会安定的话,当地政府可以采取一定的福利政策来维持社会安定,或者通过严打的方式把流民赶到别的地方去。当然,如果多数地方采取第二种方式的话,那就需要建立全国性的福利制度,否则流民越来越多,社会想安定也是不可能的了。
若你是其中的一员,站在不同的位置上,会如何作出自己的选择呢?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