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为什么我们要对预制菜进校园说不

2025-02-23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现在预制菜为了延长保质期,不得不放添加剂,搞好放在那里,营养成分没准是不缺,但是生机却是没有了。

  近日,预制菜能否进校园的话题引发关注和讨论,并登上了热搜。

  那么我们为什么对预制菜进校园说不呢?

  上周末我去了深圳图书馆,就近吃了一顿饭,就吃出预制菜的味道。那就是菜是不够热的,并非新鲜出锅的;而味道也就差强人意了。

  也有些个网红餐厅,端上来的菜,就是浓浓的“预制”的味道。

  在我看来,还不如某次在重庆路边吃的一个小餐馆:厨师直接在边上现炒给顾客吃。

  吃得热气腾腾,吃得新鲜。

  何为热气腾腾。

  我们想到,这是刻在基因里的。比如原始人围着一堆火烤肉。

  比如大年三十的年夜饭,有人吃炒冷饭不?

  也就是人本身就是阳气的动物,人天然喜欢火力。微波炉叮一下端出来的东西,缺乏生命力。

  我也在想,为什么他们这些预制菜不约而同不能加太热呢?因为已经做好了,已经有点化了;再猛火烧,就糊了,就真的没法看了。

  火候就不够。

  为什么张仲景写的是《伤寒论》,不写《伤热论》?人之大患就是寒气,人是需要温暖的动物。

  我们需要生命力和阳气来养我们的阳气。

  何为新鲜?

  网上讨论,房租占工资1/3合不合适?

  我建议可以住得偏一点,那样也能省一点,但是空气要好,环境要好,整个人才舒展。

  养移体,居移气。所以根本上人同时一定食气的动物。所以现在讲营养,那是物质层面的,是“地食人以五味”。而气则是“天食人以五气”。

  我建议不要想着以后,而是现在就要居住有点品质。品质就是你呼吸的空气就要好。

  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现代人只看见营养,是极端错误的。其实打坐练气导引按跷,给人的滋养也不可或缺。

  中药也有补气的药物,比如黄芪、人参、党参,等等。淡味的药都入气分。而不是一味只看见血。

  对食材而言也一样,我们不能光看见死物,没看见生机。

  记得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叫做《种之力:介绍一种关于种子食疗的奇妙学说》:这个种子啊,不提倡提前磨粉,而是在最后一步才磨粉吃。

  我是这么记录的:我问他为什么不把种子打粉给人吃?他说,打粉的话,客人拿到手的是死的,没有生命力,不会生根发芽的东西;客人要先感受到种子的生命力,再去服食,效果更好。

  生机勃勃的小孩,就要吃生机勃勃的食物,就要吃当季采摘的食物。

  比如春天我们吃春笋,吃香椿,就是要吃这种生机勃勃。

  现在预制菜为了延长保质期,不得不放添加剂,搞好放在那里,营养成分没准是不缺,但是生机却是没有了。

  吃新鲜菜的小孩,气血双补;预制菜的娃就只是果腹,显然长期而言对体质无益处。

标签:预制   就是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