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是什么土壤滋生了李一帆、药家鑫们

2025-02-23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是什么土壤滋生了李一帆、药家鑫们  

  

  

中国人健忘,不仅是传统,更是现实;不光是别人,也包括我。可最近一系列的事件连续撞击大脑皮层的记忆神经,想忘都忘不了啊。“我爸是李刚”的声音还未从我们的耳际完全消失,药家鑫案就突如其来,这个极具特色的案件占据了近日媒体大幅的版面,除了少数专家、律师在想方设法为药家鑫开脱外,绝大多数人皆曰“可杀”。不料药案尘埃未定,海归留学生汪某竟然挥刀杀向了前来接机的母亲,而且一挥就是9刀。与时俱进的是,汪某比药家鑫的8刀又进步了1刀,更进步的是由杀向别人转而杀向自己的母亲!  

这还是人类社会吗?  

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正是一个轰轰烈烈的“拨乱反正”的年代,人们庆贺冬天过去了,春天到来了。可不知为什么,就在这样明媚的春天里,悄然冒出来一个极时髦的词汇——“道德滑坡”,一些“有识之士”常常将这个词挂在嘴边,就像祥林嫂念叨“阿毛”一般。没过多久,这样的现象就成了过去式,因为这个词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了,其中的“滑坡”被“崩溃”“沦丧”替代,“有识之士”干脆闭口不说了。记得在刚刚开始“滑坡”的时候,比如出现了拦路抢劫(大多不伤人),有些地方冒出了假货(虽假,但一般不危及生命),一些大人、先生就摇头晃脑、痛彻心肺的说,都是“文革”惹的祸,是“文革”把人的思想搞乱了,道德搞坏了。30多年过去了, “乱”早该给拨掉了,“正”也应该回来了;就像乌云过去,就会有天朗气清一样,这是常理。我不明白的是,何以千呼万唤,这个“正”就是不出来呢?而阴霾倒是铺满了天空。  

40岁左右的违法犯罪,我们大可怪到“文革”身上,因为他们是那个时候出生的;再往上的要是有问题,就更要归罪“文革”,他们或者成长于那个年代,或者从那个年代经过。从“文革”地里长出的苗还能结出什么好果子?这就是主流精英的逻辑,我们认可吧,不认可又能怎么样?只是,那些非80后、90后的精英不知道是从哪块地长出来的?难道“文革”大沙漠中还有一块绿洲,专长精英吗?姑且不论。李一帆(李刚的儿子)、药家鑫、汪某,他们出生的时候,“文革”都已经过去了10多年;还有,现在那些吸毒的、卖淫的绝大多数都是不知“文革”为何物的青少年,从“文革”过来的,即使想去卖点淫,恐怕也难得卖出什么好价钱了。这些堕落的80后、90后,难道还是被 “文革”荼毒的吗?如果不是,那又是被什么戕害的呢?愿诸君有以教我!  

“拨乱反正”后,思想开放了,价值多元了,社会进步了,人类前行了,雷锋变傻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受追捧了,白猫当官了,黑猫发财了,黄世仁、南霸天、刘文彩都坐上主席台了……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只认孔方兄做爹娘。孔方兄怎么和爹娘搞到一个辈分了?顽石糊涂了吧?当下不正是一个乱伦的盛世么,有什么奇怪呢?贼都可以当父亲,何况孔方兄!  

我于是有了疑心,当年,到底是“拨乱反正”,还是“拨正反乱”?  

  

  

 http://blog.sina.com.cn/yanjp913

  

标签:文革   年代   什么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