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削阶级的现代财富观--评葛剑雄
剥削阶级的现代财富观
2010年1月25日 的《报刊文摘》在第二版上,摘转了葛剑雄的文章“改革开放确立国人现代财富观”(以下简称葛文。)文字并不多,不过六百字左右。我看了三遍之后也没看见所谓“现代财富观”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不过从它的字里行间、和批判过去的“财富观”中可以领会出一点端倪,大概有以下含意:
一是葛文说,“邓小平首先提出要允许一部份人先富起来,纠正了对财富的扭曲观念”,“如果不是改革开放,我们敢说‘富是光荣的’这样的话吗?”他并没有明说“贫穷可耻”这样的话,但是,确实在宣扬贫穷是不光荣、不光彩的!现实社会也正是这样的:资本家成了“社会主义建设者”、可以当“劳动模范”、当“共产党员”、当“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如果不是改革开放能出现这些怪事吗!
二是葛文说“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人们的义利观长期处于一种对立状态”,“富了就是为富不仁。这种对立的观念在改革开放后有了根本转变。”其用意非常清楚,现代富人都变善了,剥削不叫剥削了,黑窑主、黑矿主惨酷奴役黑窑奴、黑矿奴;血汗工厂主奴役包身工、童工;还任意刻扣和拖欠农民工工资,造成讨薪难,甚至要自残讨薪、跳楼讨薪……等等 都不算是为富不仁,这是创造就业机会,富人养活了穷人!
三是葛文说:“传统社会中其实是没有真正的私有财产的”,“中国古代历朝历代都是权力所有制”,“所谓的均贫富,其实都是均贫,富是均不了的,因为富的重要基础就是权力”。葛文并没有说改革开放改变了这种状况,说明有权才能富;富了才有权。其实现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了,有权的富了,权贵资产阶级、官僚买办资产阶级,走资本道路的当权派,精英高薪阶层都是有权有势的先富起来的部份。
四是葛文说“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和利益,大力宣扬儒家学说中的重义轻利的思想,由此形成了中国人对立的‘义利观’。”这就是说,不要顾及这种儒家思想,被义所困,绑助手脚。这不正是要不问姓公姓私、不问姓社姓资,胆子再大些,步子再快些,不择手段,见利忘义,先富起来,谁富谁光荣吗!
五是葛文说“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被灌输的观念,是把很多优良的品质和贫穷联系在一起,好像富了就没有优良的品质了,就是‘饱暖思淫欲’之类”。他就反其道而行之,他是说“富则品质优”,这“是改革开放确立了中国人的现代财富观”。这是反动的剥削阶级观点。
在阶级社会里,一般说来,富人属于剥削阶级;穷人属于被剥削阶级。如果离开阶级利益、阶级矛盾、阶级斗争,抽象地宣扬富人光荣、富人为善、富人有权、富人有义、富人品优……等等,这不是明显地宣扬剥削阶级优越,剥削有理、剥削有功,站在剥削阶级立场上为剥削阶级歌功颂德的吹鼓手吗!综上所述,葛文所说的“现代财富观”是不折不扣、货真价实的剥削阶级的财富观。对此,难道说还有什么疑问吗!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告诉我们:“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 我们“必须站在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民群众一边”,我们共产党人为了改变被压迫、被剥夺、被奴役的贫穷落后状态;为了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翻身、解放,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不怕牺牲,不就是为了摆脱半封建、半殖民地,改变一穷二白的悲惨境地,过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幸福生活吗!
修正主义的走资派污蔑我们主张“贫穷的社会主义”,这是欺骗!他们还胡说社会主义的均贫富,“不是让穷人富起来,而是要富人也一样穷下去”,这也是在说谎。在实行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有效地实行了均贫富,特别是实行公私合营,由“四马分肥”(即公私合营企业的营利,按上交税金、企业积累、职工福利、股份分红四项分配。其中股份分红按股份比例分配)到“股金定息”(即不再参加企业营利分红,而按股金拿定息)逐步减少、直到最后消灭了剥削制度,平了富。广大人民群众虽然还不富裕,但他们的生活确实得到了日益明显的改善,这是有目共睹的、不可争辩的事实!这怎么能说“富是均不了的”!怎么能说“不是让穷人富不起来,而是要让富人也一样穷下去”呢!
葛文是想用“现代财富观”这样一个话题,来为改革开放唱赞歌,其实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不但没有能为改革开放增添丝毫光彩;反而暴露了改革开放的许多根本性弊端。穷则思变、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依靠贫、下中农……等至理明言是经验的总结、实践证明的规律。这既不是教你安于贫穷;也不是说贫穷光荣。不知道为什么反而成了葛某人反对社会主义的口实!
岳求珍 2010.1.26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