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时上下班成了公务人员的福利
错时上下班成了公务人员的福利 (原创)
忠言 文
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状况,近两年,国内一些城市实行了错时上下班制度,即把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作息时间错开,这样的结果确实缓解了交通压力。但是,有一个一直被人们忽视的问题,就是实行错时上下班后,政府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实际减少了上班时间,8小时工作制名存实亡。
2003年,河北省在全省推广实行了错时上下班制度。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由原来的每日上午8:00上班改为8:30,企业单位的每日8:00上班时间不变,一些商业服务业上班时间为9:00。错时上下班,使得传统的早高峰时间由以前的7点半到8点,半个小时,延长为7点半到8点半,一个小时,形成了早高峰不高,低峰不低的交通状况,确实明显缓解了交通压力。
商业服务行业上午晚上班之后,下午和晚上一般都延时下班,大型商场开到9时才关门。但是,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却形成了常年少上班的局面,上班时间大大缩水。以本人所在河北省会石家庄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上班时间为例,上午8:30上班,中午12点下班,下午1:30上班,5:30下班,每天工作时间为7个半小时。到夏时制时,下午为2:30上班,5:30下班,每天工作时间仅为6个半小时。
我粗略计算了一下,按政府机关每月22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日8个小时计算。实行错时上下班后,石家庄市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每年上班时间实际减少200个小时,相当于25个工作日。而如果从石家庄市2004年实行错时上下班起,截至到目前5年时间,政府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相当于少上了5个多月的班。
错时上下班也许是因为交通原因被逼无奈,而采取的没有办法的办法。从错时的上下班人群看,这个制度无疑是偏袒政府机关公务人员的。如果说,政府机关公务人员8:30上班,还可以理解,因为基层的同志到机关办事也需要一点时间。但是,到了下午,一般企业是6:00下班,而政府机关却是5:30下班。本来上午就没上满4个小时的政府机关公务人员,在服务对象企业还没下班的时候,政府机关人员又先下班了,给基层人员到政府机关办事带来了不便。这样的制度设计,根本没有体现政府机关为基层服务的意识和理念。
此外,河北错时上下班几乎是全省范围的。一些不存在交通问题的市、县,尤其是县、乡基层的政府机关公务人员,也完全按照上级的作息时间照办照套,人为地减少了政府机关公务人员的工作和服务时间。
据忠言所知, 目前国内实施错时上下班的除河北外,还有北京、杭州、深圳,山东济南等。我不很清楚其他城市错时上下班是如何设计的。但石家庄市的这种错时上下班制度,却很让我迷惑。为什么错峰上下班,少上班、占便宜的总是政府机关工作人员?错时上下班,不要变成政府给官员们的福利,损害了党政机关的形象,增加干群之间的隔膜。错时上下班,不仅要让路好走,更重要的是要让基层和群众办事方便!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