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不提“需求”?
每当咱们要被涨价的时候,总有专家把“需求”请上神坛。说XX应该由供需关系决定,因为现在需求旺盛,涨价合理。于是在供需关系决定下,油价、水价了、气价、学费、医疗、房子都涨了,简直无所不涨,连不起眼的绿豆、大蒜都跟着一起涨。难道这些真是由“需求”决定的?
专家眼中的需求和咱们眼中的需求不一样、人家指的是有效需求,就是既要想买又能买得起。看见平民窟里的难民了吧?饿的头昏眼花,由于买不起仍然不能被专家认作需求。当然这也不能怪专家。人家从他西方爷爷那舶来的时候就这样说的。看来需求,从来都是有钱人的需求和穷人无关。你再想买,没钱依然白搭。
那现在专家为什么不提供给呢?或者不在供给上做文章呢?想必专家们从他西方爷爷那把供给也舶来了,为什么不用呢?他不用,最起码说明供给没问题,现在遍地产能过剩。在资本家眼里供给从来不是问题。有需求的地方就有供给。黄赌毒泛滥就是例证。资本家眼里的供给和道德无关,甚至和法律也无关。只要有需求,供给总是变着花样存在着。在供给没有问题的时候,市场均衡就只能由需求决定了。
那些要涨价的商品是否是由(有效)需求引起的?有些物品的需求几乎是绝对刚性的,比如:医疗。这种商品的需求很奇怪,就是纯粹的必须消费品。人不吃饭会饿死,不治病照样会病死。就是说不管价格多高都得治病,有一分花一分,有一万花一万。治病和价格有什么关系?难道本来吃一颗药能治好的病,现在因为价格便宜了就吃两颗?再比如说学费。能说学费(教育的价格)是教育需求强度增加的结果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受教育的程度和受教育的时间都会自然而然的提高。近些年学费不断走高,为什么上学的人越来越多呢?按照专家的说法应该是上学人数减少才对。纵观专家呼吁涨价的领域,几乎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绝对必需品。这些商品的需求弹性很小,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要想捞钱,只需涨价,和需求无关。也不是所有的必需品都有专家为他们助威呐喊。比如咱就没听说过专家呼吁青菜、萝卜、牙膏应该涨价.为什么?第一,因为这些物品存在替代品。想涨价老百姓能够找到替代品。第二,青菜、萝卜、牙膏是自由竞争非常充分的行业,供给弹性很大。所以值得专家关注的需求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供给垄断。二是绝对的必需品。这些和需求无关。
不过中国的某些专家比他们的西方爷爷更无耻。西方经济学里有一条说,完全垄断行业能够通过控制产量来提高售价,以此来谋取利益最大化。但是中国的专家却更为巧妙,他们能够在不减少供给的情况下,直接提高售价。原因是因为要涨价的这些商品是垄断同时又是必需品行业。这些行业的需求是相对稳定的,需求增长也合乎规律性,可以预见。在需求不会减少的情况下垄断企业根本不需要缩减产量来提高价格。他们要做的只是给发改委交个报告,然后找几个自家人听证一下就好了。这些和需求有什么关系?什么关系都没有,咱们都是被需求的。咱根本没想多喝一口自来水,结果水价涨了。咱也没想多吃一瓣大蒜,大蒜也涨了(当然大蒜涨价属于投机因素和自来水不同)。
目前涨价的这些垄断行业和供给、需求都没关系。供给没减少、需求也没增加,一切都没变,只是有些人想掏空咱们的腰包,让咱们成为那只脖子上挂着胡萝卜的驴子。真想知道有多少涨价与需求有关,求求那些专家,下次请换张遮羞布,经常用的那一块,脏了,该换下洗了。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