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钱学森同志故居祭奠散记

2025-02-23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小学时,我知道了,美国海军次长称钱学森抵得上5个师。

  中学时,我知道,电视剧《中国神火》里钱习章的原型,就是钱学森。

  今天,踏入那栋古朴的故居,仿佛听见90多年前的少年钱学森在这里玩耍的笑声和朗朗读书声。

  不时有人进入故居中布置的灵堂。有男,有女,有老年人,也有青年人。一束束菊花,把灵堂装束得非常静谧、庄重。

  人们缓缓地走到钱老的遗像前三鞠躬,在钱老的生平事迹展板前驻足浏览。每个人脸上都写着凝重的心情,每个人的留言中显露出对逝去的智者的崇敬。

  “钱老不仅在学术上是个天才,为国为民的精神更为可贵。”一位吊唁者说。

  “没有钱老那一辈人历经艰辛研制出两弹一星,哪有今天的国家安宁?”一位老者说。

  是的,那是一个科学家们淡泊名利、为国为民的年代。在那个年代,科学家们不会为一个处长职位而争得面红耳赤。

  在那个年代,钱学森、李四光、邓稼先、钱三强等一大批学界泰斗,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环境,有的甚至冲破重重阻拦,回到刚刚恢复浴火重生的祖国。

  “我一直相信,我一定能够回到祖国的,今天,我终于回来了!”这是钱学森1955年10月8日到达广州时说的一句万分感慨的话。同他一起回国的还有他的夫人和两位幼儿。

  那是1950年,正当他准备返回祖国时,遭到了美国当局的全力阻拦并将他无理扣押。时任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恶狠狠地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

  他富有传奇色彩的是,他把一封请求祖国政府帮助他回国的信写在小香烟纸上,这封信最终来到了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手上,迫使美国政府不得不批准钱学森回国的要求。

  1960年6月10日,也就是苏联专家从中国撤走仅仅17天,在钱学森的领导下,用工程控制论作为指导,用国产燃料发射了中国第一颗近程弹道导弹,准确命中目标。

  1964年10月16日,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在西部地区上空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按照毛主席、周总理的教导,我做了一些事情。现在老了,不能做更多的事情了……”他回味那个五洲震荡风雷激的年代,只是这样淡淡地说。

  “他是一位把祖国、民族利益和荣誉看得高于一切的人,说得上是一位精忠报国、富有民族气节的‘中国人’。”他的夫人蒋英这样评价他。

  翻开留言薄,我略微迟疑了一下,写道:“伟大的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同志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想,这句话应该也是每一位乌有网友的心声。

标签:祖国   美国   第一   年代   一位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