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地产巨头北京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近日炮轰社科院蓝皮书认为中国85%的家庭买不起房的观点。虽然这85%的数据是否切实实际,但我坚信中国大多数人是买不起房的。任志强按85%算得全国是3.74亿个家庭,按城市算约1.785亿个家庭,于是问了这样的问题:“请问他们都睡在大街上吗?”我想无非就是说,因为没有人睡在大街上,所以都买得起房子。按照任总裁的逻辑推断,中国没有人饿死,说明中国人都是丰衣足食,没有人睡大街,当然就没有人买不起房子了。这个观点被任总裁的另一个论调所证明,任总裁说:“房子就是为富人盖的”,“你们别再为穷人担心了,他们反而是购房的主力军!”这更说明中国的穷人其实都是买得起房子的富人,换而言之,在中国根本就不存在穷人。
任总裁通过“受访业主单位性质”的调查表发现“实际上日常收入低的人群不一定是穷人”。“而且低收入人群是在不停地变化,今年是低收入,明年可能就不是了。”言下之意,今年买不起房明年可能就买得起了,任总裁不愧是大鳄,太有才了,因为从哲学的运动观点来说,还真不能算错。为此,任总裁还以宋丹丹为举例,从工资性收入看宋丹丹等优秀演员们的月收入仅为2000元左右,他们都属于社科院列为85%买不起住房的房价收入比之中,许多私有企业的老板们也同样只领取基本的生活费性质的月工资,但他们可以用企业的名义消费。于是我真不敢问任总裁是算他说的“富人”还是“穷人”,他是化自己的钱还是化公司的钱。
任总裁还是位任天才,认为房价居高责任不在地价,也不在开发商,把地方政府的责任和开发商的贪婪推托得干干净净。既然他们没责任,那就是广大的百姓有责任了,他归咎于中国城镇实行了约五十年的住房实物分配,并以房改购房的方式变成了住房私有资产,城镇住房私有化率超过了85%,远大于美国并居世界第一。这些资产在资产价格的增长中快速升值,是改善住房的可转换货币。难怪任总裁认为穷人都有钱,所以不睡大街,但任总裁想不到的是,穷人是否要睡在大街上后将原来的私有房产变现后再买房,关键是变现后货币能否买得到新房是个问题?
五十年的住房实物分配,原来是国家给劳动者的福利,所谓的私有化改革,就是把福利当成了商品,在当时的阶段看,百姓是赚了便宜,但这实质是表面的现象。如今有许多象任天才这样的房产商让无数住房私有者被强制性“转换货币”,通过拆迁不仅消灭了被变成的住房私有资产,还消灭了原本就是住房私有的资产,然后让他们变成“不睡大街的富人”或变成睡进新房的“穷人”。因为任总裁表示只有高收入者才有资格购买商品房,而中低收入群体的居住问题应靠经济适用房或者廉租房来解决。我想问:今天的经济适用房或者廉租房能满足穷人的住房需求吗?按任总裁的计算,如果不建商品房,就是不算房屋折旧也至少要40年后才只能建完1500万套住房,看来穷人今天不睡大街,就不等于明天不睡大街!再一个问题就是经济适用房或者廉租房你任总裁也不造还能让谁来造呢?
有一点任总裁很清楚,30岁以下的人没工作几年,就靠自己独立收入去买房的几乎为0,非常少。如果未来收入不足以满足住房按揭贷款或者购房支付能力的话,都买不起房。所以他“直言不讳”:年轻人就该买不起房。可他忘了这样的一个事实,不是多年来一直在鼓吹“今天用明天的钱吗”?还用一个美国老太和中国老太的故事讲房子究竟是为啥呀?不就是要让买不起房的人都买房子吗!不过没关系,按任总裁的观点,即使债台高筑,只要住进商品房就都是富人。还有一个方面就不知任天才是真不清楚还是假不清楚,年轻人买房不只是花的自己明天的钱,可能还花着父母的养老钱、养命钱,准确地说,不是只是年轻人自己,还有老人,不是只是一个小家庭,可能是二个或三个家庭的积蓄。再退一步,如果穷人不买房,拿什么来拉动GDP,拿什么来扩大内需?还有你任总裁还能赚谁的钱?
关键问题是任总裁认为应该是土地私有化,特别希望把国有企业权“消灭了”,更有个叫秦晓的人说“没有必要在关系到国家命脉重要领域进行把控”。国企是代表全民的,国企垄断也是国家垄断,其利润也应是国家的。真是语破天惊,要消灭国企,竟然于国家重要命脉都可以不顾,可见无良奸商,见利忘义可以于国家安危抛于脑后,还会顾及穷人的利益?要极力推行私有化,就是要让穷人都“有钱”,要让房价登高楼,让任总裁和他的同僚们能榨更多的油。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