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奥巴马走了,欧巴马来了

2025-02-20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奥巴马走了,欧巴马来了  

美国驻北京大使馆向中国媒体宣布,现任美国总统的正式中文名将定为欧巴马,而不再是奥巴马。美国驻中国副大使金瑞柏(Bob Goldberg)和大使馆语文专员(Language Attache),兼首席中英文翻译詹姆斯·布朗(James Brown)解释说,欧巴马的中文读音比奥巴马更接近于Obama的英文读音。他们说得对。但引发的问题来了:中国政府和媒体会仿而效之吗?  

英国是了解中国最透彻的前帝国主义国家,它把自己的政府高官和外交官统统都核定一个标准正式中文名字,而不管北京或台北如何称呼。例如,女首相Thatchel ,北京外交部译成撒切尔,台北官方译成柴彻尔,英国人认为撒切尔听起来像杀切你,太恐怖了。伦敦外交部翻译室宣布正式大名为戴卓尔,至少卓尔不凡嘛。中国人熟悉的英国前首相梅杰,英国人译为马卓安,英国现任首相布朗,英国人译成白高敦。  

美国呢,则存在不同标准,它接受布什总统、卡特总统的北京用中文名,不接受台湾的“布希”和香港的“布殊”,不同于大陆的里根,香港的列根,台湾的芮根,美国定为雷根。它接受大陆的克林顿,而不采用台湾的“柯林顿”用法。现任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台湾则译成希拉蕊·柯林顿。  

美国和中国大陆一样,若干特定人名地名,不循汉语拼音用法。比如毛泽东,仍用Mao Tse Tung,蒋介石仍用Chiang Kai Shek,孙中山仍用Sun Yat Sen,哈尔滨为 Harbin而不是 Haerbin.  

预判有关方面仍然会坚持奥巴马的译名.干嘛要随你起舞呀?香港地区也会坚持用奥巴马,因为粤语读起来,奥巴马更接近英文读音。若如此,岂不出现一名两译,美国官方和中国媒体今后长期打架,各说各话?美国国务院和美国驻中国使领馆的文件,都是欧巴马了。  

中国大陆现在的一国两译,一名两译仅发生在广东省。广东电视台、广州电视台在讲解体育比赛和给广告配音,都不按新华社统一译名,而按香港英国式译名。比如前美国篮球明星乔丹,它们就读成“佐敦”,现美国篮球明星科比·布莱恩特,它们就读成“高比”,今广东以外的中国人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听得一头雾水。中X部有关部门是不是也该管一下呢?广东媒体自持天高皇帝远,“南都”“南周”二报屡屡为资本主义自由化鸣锣开道,踏踩共产党的“红线”。广东卫视11月16日“晚间新闻”播出奥巴马在中国讲话画面,下方字幕上竟然打出“希望中国成为社会主义阵营一员”字样两秒钟,随即删去,但伤害已造成。究竟是广东卫视有人恶作剧呢?还是有“X派”人士有意制造事端?敬请中宣部有关部门查个水落石出。如果还可以不受罚处,实是红旗下的羞耻。欧巴马们是否会发外交照会抗议广东卫视呢?  

  

注:詹姆斯·布朗就是那位坐在奥巴马后面替奥巴马、胡主席交谈做翻译、参观故宫、同声传译胡奥联合记者会的美国白人,身高1.88米。自1979年以来,布朗已四度在北京大使馆工作,他的妻子为台湾人。  

标签:美国   奥巴马   中国   英国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