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一场现实的劳动争议背后掩盖着实实在在的行政争议

2025-02-20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一场现实的劳动争议背后掩盖着实实在在的行政争议  

2000年前退休的老工人发现:国家数次增加养老金而老工人的养老金总是原数不变,原来是企业把增加的基本养老金冲减即抵消了企业应支付未进人统筹的法定退休费。当老工人知道原数不变是企业扣发法定退休费后,首先是反对企业扣减,这很自然。  

谁知“武社保把计发基本养老金的基数退到85年”!“退到85年”正如把退休职工应进人统筹的“全国粮票”暗地偷换成了企业内部“食堂饭票”。企业扣发法定退休费正如“饭票”被企业“食堂”克扣。  

用“基本养老金”等政策疏理,把计发基本养老金的基数“退回到以1985年工改后等级和工资额为基础”,基本养老金中就退掉了“岗位工资、技能工资、工龄工资”等。因此,武社保的土政策——“退到85年”是掠撩祸的根源。  

什么是“基本养老金”?据:《中国社会保障》咨询热线主持人田春润说:按国务院国发[1997]26号文“仍按国家原来的规定发给养老金”,这里所说的“原来的规定”是指国发[1978]104号文,104号文所说的‘标准工资’按国家统计局统制字[1990]1号文,“标准工资是指按规定的工资标准计算的工资(包刮实行结构工资制的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和工龄津贴)”。  

据经国务院批准的1990年《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计算工资总额“应以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为根据”。工资总额的组成包括“实行结构工资制的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基础工资和职工(岗位)工资”;“按工作任务包干方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若干问题的解答指出:“在计算标准工资时,应当包括实行结构工资制的教龄津贴和护龄津贴。即:标准工资包括实行结构工资制的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津贴、教龄津贴和护龄津贴”。  

投了保项目就应享受保险。把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内容基数和时间与计发养老保险费的内容基数和时间比较。据国务院(1995)6号、(1997)26号文和《武汉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即武政[1998]66号文,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是按国家统计局规定的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武政[1998]66号文强调:工资总额“按国家统计局规定的口径”,也就是“岗、技、工”等工资已作为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了。上述文件同时都规定缴费时间“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并规定统筹前退休时段“视同缴费”。  

劳社部规定“岗、技、工”工资应列入基本养老金。据鄂政办发[1999]119号文指出的劳社部[1998]22号文中,计发基本养老金项目确认劳动部[1992]8号文中“岗、技、工”内容有效,等于对原劳动部[1994]123号文中对劳动部[1992]8号文中有关内容否定之否定。  

企业、武社保为给老退休人员办理统筹内基本养老金时出现了错。90年代初,凡实行了结构工资制的工厂基本就有了“岗、技、工”等工资,缴纳养老保险费应按上述文件规定的时间、内容比例执行,同时应执行“视同缴费”政策。但是,武社保在计发基本养老金时又把基本养老金计发基数“退回到以1985年工改后等级和工资额为基础”,把“岗、技、工”等工资留在统筹外。  

企业、武社保把基本养老错办成了统筹外养老金,有责任办理变更,未变更之前就应执行国家统筹外养老金政策。企业说是“企业补贴”,没有政策依据。企业承约了并报政府劳动部门审批了的法定退休费,就应遵守“诚实信用原则”发放。  

“岗、技、工”等工资原本属法定的退休费,武社保把法定退休费推到统筹外,企业又称其是所谓“企业补贴”,就算是企业补贴也没有冲减的政策。按国发[1978]104号等文件退休的老工人应享受104号文的规定:“工人退休以后,每月按下列标准发给退休费,直到去世为止”。  

这一切,都是把基本养老金计发基数“退回到以1985年工改后等级和工资额为基础”撩的祸,一场现实扣减退休费的劳动争议背后掩盖着实实在在的社会养老保险待遇行政争议。

标签:工资   养老金   基本   企业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