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网络时政文摘(2010-6-29)

2025-02-14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网络时政文摘(2010-6-29)  

  

东海实弹演习 中国忍无可忍  

龙吟大地:中国反航母应对美韩反潜  

还看今朝:黄海战略  

  

淫贱世界盃 东莞甲天下  

内房调控放狠话 政策目标欠分明  

  

今日美国报 古玩市场兴旺造就十万盗墓大军  

在中国不会喝酒很可悲  

雪地鸿爪:五百年一遇  

  

 ............................ 

  

东海实弹演习 中国忍无可忍  

  

东方日报  

  

解放军东海舰队某部日前罕有地宣布,自六月三十日至七月五日,在东海进行实弹演习,相关海域禁航。这是继月初拒绝美国国防部长访华之后,中国军方的又一次强硬出击。该出手时就出手,中国军方显然已经忍无可忍了。  

  

今次东海实弹演习,正好与美韩早前宣布在黄海进行反潜军事演习的时间重叠,时机相当敏感,中国显然是有的放矢。虽然美韩口口声声说今次反潜演习针对的是北韩,但美国杀鸡用牛刀,出动最先进的「华盛顿号」核动力航母,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其真正目标指向中国。  

  

尤其是作战半径达六百公里的「华盛顿号」核航母出没黄海演习,相当于将北京、天津等中国核心城市和青岛、葫芦岛等战略要地纳入作战范围。北京军事专家曾经表示,「华盛顿号」开到中国门户,是对中国的军事威胁和政治要胁。  

针锋相对 反美围堵  

  

事实上,美军航母在中国近海演习,曾经让解放军吃过苦头。一九九四年「小鹰号」航母从北至南,追踪中国核潜艇,并不断驶入中国领海,一路上用先进的电子战设备压制解放军的雷达系统,使中国沿海的雷达暴露无遗,几乎陷入瘫痪。事件引起中国军方高层愤怒,誓言美军若敢再犯,定然实弹攻击。  

  

今次东海舰队实弹演习,从军事上来讲是提防美国故技重演,以针对北韩为名,暗中对华放枪。虽然解放军目前没有公布即将进行的是何种实弹演习,但很大可能是海陆空三位一体协作,展开打航母的实弹演习,甚至出动东风二十一型反航母导弹,如此看来,与美军针锋相对的意味就更加浓厚。  

  

从政治上而言,今次实弹演习是向外界表明,中国坚决反对美国围堵中国的战略。目前美国对华战略软的更软,硬的更硬,美国官员在与中国交涉时,话语尽可能温和,姿态尽可能低,但在涉及美国核心利益时,却比以往更加强硬,甚至变本加厉,让中国军方感受到极大的压力。  

  

与布殊时代相比,奥巴马对华围堵的包围圈更为紧密,不论在中亚、东南亚还是在东亚,华府一再调整和加强军力部署。有中国军方学者早前指出,美国对华部署的C形包围圈,就像中国头上的紧箍。中国对美国得寸进尺的侵蚀,一忍再忍、一让再让,已经到了忍无可忍、让无可让的地步,若不进行战略反击,将面临亡国的危险。  

  

如果再深究一层,中国军方的强硬出击,还有调校对美外交的意味。自邓小平主政以来,中国外交总体走的是亲美路线,但最近几年亲美路线发展成附美路线,不惜一切代价成为美国战略盟友,甚至有堕落成美国附庸之势。这条外交主线,不仅没有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提高中国的国际声望,反而使中国经济畸形发展,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在这种情况下,若再一味亲美,将葬送中国崛起的机会。  

  

  

  

龙吟大地:中国反航母应对美韩反潜  

  

本文重点  

  

* 美军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 中国军方强硬派佔上风  

  

在美韩宣布派出包括核动力航母「华盛顿号」在内的军舰于黄海进行反潜军事演习之际,中国海军东海舰队亦发布通告,将在舟山至台州以东的海域进行实弹演习。中国与美韩针尖对麦芒,使东亚局势进一步紧张。  

  

美韩以北韩为目标进行反潜军事演习,显然是小题大做。北韩海军连三千吨以上的驱逐舰都没有,潜艇既老又旧,而且都是小型,面对这个鱼腩之师,何必劳动核动力航母呢?  

美军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华盛顿号」是美国最先进的战舰,排水量达九点八万吨,搭载约九十架F/A18「大黄蜂」战机、E2C早期预警机等,作战半径在六百公里。美军航母来到黄海,相当于将北京、天津等中国核心区域纳入作战范围。  

  

美军杀鸡用牛刀,其实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对华进行战略压迫和测试才是真正目的。过去十几年,美国每隔几年便会对中国进行一次军事战略测试:一九九三年,美国在公海拦截银河号,羞辱中国;一九九六年,派出两个航母编队到台海,监控解放军的军事演习;一九九九年,竟以误炸为轰炸,毁了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二○○一年,派侦察机到中国海南进行侦察,并将中国一架战机撞毁。  

  

美军航母每次在中国周边海域演习,都利用超强的电子战能力,戏弄解放军。当年「小鹰号」航母沿中国领海边界巡航,并驶入中国领海,一路南下,使解放军沿海的雷达悉数被「致盲」,事件使中央军委大为光火。  

  

今次美军又不请自来,战略目的有三:一是反击中国拒绝美国国防部长盖茨访华。以美国军力之强,有哪个国家敢拒绝美国国防部长访问?中国军方此举,让自大好强的美军觉得丢人,故跑到中国家门口耀武扬威,羞辱中国弱小的海军。  

  

二是逼迫中国不得抛售美国国债。中国持有的美债已超过九千亿美元,美国朝野觉得如芒在背。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日前建议白宫在逼迫人民币升值同时,利用政治、经济和军事手段,威胁中国不得集中抛售美债。今次反潜军事演习,实际上是美国遏华战略的重要一环。  

中国军方强硬派佔上风  

  

三是为了搜索和侦察中国新式潜艇。中国新锐的○九三和○九四两种型号核潜艇,美军一直利用声纳侦察船在中国周边海域侦察,但遭中国驱赶。今次美韩在黄海海域演习,与中国核潜艇所在的青岛基地相距不远,美国显然是利用航母护航,对中国新型核潜艇玩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  

  

过去,中国面对美军挑衅往往忍气吞声,难有作为;今次,中国以实弹演习针锋相对,显示军方强硬派佔据上风。中国不妨利用东风21型导弹进行一场打航母的军事演习,对于送上门的靶子,又何必浪费?  

冯海闻  

  

  

  

还看今朝:黄海战略  

  

美韩两国原计划六月底在黄海进行联合军事演习,现在延至七月进行。据悉,美国海军「华盛顿号」核动力航母也会参与。虽说黄海为中、韩、朝三个国家共有,各国都有在海域航行办事的权利,但黄海作为京津地区的战略重地,是中国对外的一大门户,如果有人在我们家门前张牙舞爪,我们又岂能坐视不管?  

  

「华盛顿号」的作战半径达六百公里,可载约九十架战机,一旦进入黄海,意味着中国领海及整个华北平原都会落入美国的作战范围之内,这对中国来说无疑是一种军事挑衅。更何况,「华盛顿号」堵塞了京津的出口,一旦南方生事,北海舰队出海无路,那又如何打仗,如何平乱?  

  

舆论指美韩军演之目的是针对朝鲜,但中国政府不需要理会任何解释,只要在我家门前动武,中国就有权干涉;而且,要是类似「美军误炸中国大使馆」的一幕再次发生,中国就必须要立即进入战斗状态。  

  

内地有些激进的网民说,中国至少要向黄海轰上几颗导弹,震慑美韩。这无疑又是一种挑衅,加上中国的空军海军战力向来被国民高估,恐怕一旦爆发全面战争,最后只会出现以弱斗强的形势。  

  

不过,是可忍孰不可忍。发动战争不可取,但中国仍要展示强硬态度,不妨用大动作去警戒美国。例如于美韩军演时,解放军也进行实弹演习;又例如派一支舰队往红海进入波斯湾,关心一下伊朗问题和中东局势;消极一点,卖出一些美国债券,或者再暂缓美国国防部长来华,以示对美国的不满。  

何志平  

  

  

  

淫贱世界盃 东莞甲天下  

  

太阳报  

  

本文重点  

  

* 扫黄是假 护黄为真  

  

南非世界盃渐入佳境,在东莞各夜店举办的淫贱世界盃活动也进行得如火如荼。东莞当局一边扫黄,一边护黄,这样的政府与其说是人民政府,还不如说是淫民政府。  

  

四年一度的世界盃给活色生香的东莞增加了新亮点。有淫业集团为吸引更多好色之徒到东莞淫乐,趁势推出淫贱世界盃活动,将那些桑拿技师冠以美名「足球宝宝」,供客人们零距离接触,客人们可以一边揽着「足球宝宝」亲密无间地上下其手,一边观看扣人心弦的足球大战,享受双重刺激。  

  

有些桑拿场所和夜总会也乘机大搞世界盃噱头,将桑拿妹的服饰改成各国球队的性感球衣,进行「世界妹」评选。一些桑拿场所还推出场景模拟,要旗下小姐穿上OL、赛车女郎、护士、水手、学生等服装,将桑拿房装修成办公室,配备大班椅、办公桌,让桑拿技师戴上粗框眼镜、穿上半截裙及黑丝袜,变身淫贱秘书模样,满足客人们的办公室性幻想。  

  

诸如此类的「色情创新」,让东莞这个全球性都蜚声中外,不仅港澳好色之徒蜂拥而来,就连远隔重洋的台湾、马来西亚的色情男子亦组团而来。世界盃期间,东莞夜色撩人,夜夜笙歌,冠绝天下。  

扫黄是假 护黄为真  

  

淫贱世界盃如此氾滥,东莞当局难道会不知道?但至今没听说当地政府会组织一场似模似样的扫黄行动。不久前,该市公安局副局长斩钉截铁地声称,要扫除东莞的黄赌毒丑恶现象,但不过是扫荡了一些专门向民工提供性服务的低级色情髮廊,五星级酒店背后的桑拿店和夜总会又有谁敢碰呢?  

  

东莞的色情业,早已寄生于官场之中,成为官商勾结的最重要产物。有人说,性是东莞的灵魂,色是东莞的品牌,这句话可谓一语中的。东莞色情业背后,与山西黑煤矿一样,有大量官员参与其中,色情业的大老们,白天可能在市政府甚至公安局上班,晚上则在自己的夜店巡查。这些树大根深的夜店,区区一名东莞公安局副局长又怎麽能撼得动?  

  

最近一段时间,北京、重庆和南京等地先后重拳出击扫黄,而且都是拿当地最出名的夜店开刀。重庆还将一家五星级外资酒店的老闆收押,查出一批幕后纵黄护黄的警察。重庆当局雷厉风行,赢得老百姓一片掌声。重庆能做到的,东莞为何不行呢?显然,这背后不仅涉及政府打黄决心是真还是假,而且与官员们敢不敢碰幕后官商利益有关。  

  

「桑拿大门常打开,东莞不黄哪里黄」,东莞的招嫖广告已经发到了中央领导的手机上,或许用不了多久,当中国主办二十国集团峰会,由东莞来承办时,世界各国领袖可以亲身领略东莞「腾笼换鸟」,从世界工厂向全球性都转型的奇迹。  

  

  

  

内房调控放狠话 政策目标欠分明  

东方日报  

  

内地楼市处于典型的胶着状态,使得调控的政策效果淹没在沉闷的市况中,市场产生「是将调控进行到底」,还是「调控半途而废」的疑问?在这个疑问的背后,其实是市场向「调控半途而废」的预期倾斜,这并非无根据,主要是因为:一是以往调控有半途而废、无功而还的例子,迄今还无成功的典型,重演旧事的机率很高;二是地产利益既得者欠合作,商家玩硬抗,地方政府势软磨,最终可能化调控于无形。  

  

回答市场疑问,有两把声音:其一,住建部官员说调控不会半途而废。官员的依据是,一是国务院亲自操刀出措施,由地方政府落实;二是调控差别对待,有保有压;三是抓住问题所在,增加供给完善管理。这个官式答桉,理据是纯官式的,更多显示对政策的信任,而非对市场现实的了解。  

  

其二,从官场退下来的经济学家成思危说,房价长远总是要涨的。他批驳了房价跌四至五成的预期,认为房价一直下跌不可能,也没有好处。他有关「房地产业仍是支柱产业,住房问题解决既要依靠政府,也要利用市场」说法,由政策面到市场都顾及。成思危的答桉,与住建部的官式答桉相比,无疑应更能取信于人。  

  

事实上,有关房地产调控,已是偏于政治化的议题,在社会上由于利益的分化,许多人会为官式答桉叫好,而向成式答桉「掷石」。其实,两个版本体现不同的侧重,具有不同的合理性,并非根本对立。社会存在争拗只是因利益的分割,出现不息的争拗。争拗的根还在于政策的源,调控看似政策具体,其实大原则如雾里看花模煳不清。  

  

内地房地产调控的目标,并未彻底釐清:调控是要行治本之道,革掉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还是要行治标之策,以打压楼价为任?针对前者有风险,一方面地方债务严峻,是明摆着的现实,将土地财政抽走,地方政府势必陷困境;另一方面地方收入未有替代来源,岂敢完全撇清土地财政?针对后者无把握,调控若以打压楼价为己任,则中央不可能订定楼价打压掉多少成的目标,楼价毕竟是市场形成的,而非行政决定的,何况不同地域楼价千差万别,怎会有统一的「合理价」?  

  

官员所说的,中央已对楼市调控有可能带来的影响做好准备,以示佐证调控不会半途而废的决心,这种似是破釜沉舟式的态度,反而令人担心调控下过犹不及的重手。以当局曾做的压力测试计,银行可以承受楼价三成跌幅,这是否即政策性楼价调控底线?市场真的听政府话下调三成,不会多也不会少吗?这种寄望,除了体现对政策的盲目迷信,找不到可信根据。  

  

调控应当承认市场功能,大原则确认房地产业仍是支柱产业,不能任由香港出个「八万五」政策,搞到楼市垮掉的事态在内地重演。究其实,商品房市道与解决低下收入户住房问题,内地政策界限不明,决策思维普遍溷淆不清,如果顺应社会情绪,将楼价打压到绝大多数人买得起的水平,香港「八万五」旧路还远吗?因此在市道胶着的当下,强调调控进行到底,不如釐清原则及理念更重要。  

  

  

  

今日美国报 古玩市场兴旺造就十万盗墓大军  

  

2010年06月28日 01:27 来源:《今日美国报》网站 作者: 【大 中 小】  

  

盗墓者比考古学家先行一步,造成中国大陆十墓九空。文物的价值不是得不到承认,否则非法牟利者也不用冒死盗掘。而合法保护者的慢三拍,倒是值得反思。(凯丽)  

  

今日美国报 古玩市场兴旺造就十万盗墓大军  

  

2010-06-26   《今日美国报》网站  

  

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本月对曹操墓的挖掘进行直播时,墓穴内被破坏的情形证实,盗墓者已经抢在考古人员之前进过墓穴了。  

  

目前,中国政府扬言要对偷盗文物的行为处以死刑。这个对历史着迷的国家要奋力保护其丰富的历史遗产,使这些遗产免受一种日益猖獗的古老行当——盗墓的攻击。  

  

古玩专家吴树说,随着中国变得更繁荣,有更多人开始收藏古玩,而日益增长的需求经常靠制作赝品和盗墓满足。自出现古玩收藏市场以来,盗墓行为已经到了最猖獗的地步。官方数据显示,在过去20年里,有20万至30万座古墓被盗。吴树说,实际数字远远超过上述数字。他同意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估计,即有超过10万人参与盗墓活动,“我和一些考古队的负责人交谈时,他们告诉我,十墓九空”。  

  

国家文物局说,打击盗墓的行动有时受制于缺乏当地合作。盗墓者变得日益胆大妄为。1月,一伙盗墓贼用推土机侵入江苏省的十几座古墓。  

  

吴树说,盗墓者新老手段一起上。他们用占卜的方法和风水说寻找墓穴地址,用现代的探测设备、考古挖掘中使用的铲子和炸药进入墓穴,通常一个晚上就能把事情搞定。  

  

吴树说,虽然中国古玩市场日益繁荣,但 “90%是非法的”,不是赝品就是不该由个人收藏的国家级文物。  

  

一位文物收藏家说,盗墓者掘出的古玩“已经变成中国新的行贿物”,几乎所有最好的古玩都流到国外和腐败官员手里。  

  

政府估计,中国至少有7000万古玩收藏者。但收藏者张金发(音)说,实际数字可能只有一半,不过他哀叹,很多人是为利进入这个市场的,而不是真正喜欢。  

  

吴树说:“我们有相关法律,但没得到严格执行。我们必须加强爱国主义和文化教育,并且对不追查盗墓者的地方官员不能手软。”  

  

  

  

在中国不会喝酒很可悲  

  

2010年06月28日 01:29 来源:《华尔街日报》 作者: 【大 中 小】  

  

中国人的酒床文化正在转型之中,相信“宁伤身体不伤感情”的酒媒社交方式将会澹出。届时,回顾在酒席宴上拚搏的历史,会否觉得野蛮且不知所谓呢?(凯丽)  

  

在中国不会喝酒很可悲  

  

2010-06-28 《华尔街日报》  

  

几个星期前,一位世交问我有没有兴趣跟他一起开车去江苏徐州。他要去那儿拜访在加蓬和赤道几内亚做生意时结交的几个朋友。对于一名商业记者来说,并不是每天都有机会遇到有志于在非洲发展的乡镇企业家。我马上就说好。  

  

我彻底忽略了可能会发生被勐敬白酒的局面。喝酒曾经是中国商界会面不可或缺的一个节目。虽然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经快绝迹了,但在二三线城市,喝酒依然是商界利器。  

  

我被安排坐在一位退休官员旁边。由于X先生对酒精过敏,这位官员就负责招呼大家。每个人面前都摆着四个杯子,分别用来喝红酒、白酒、茶和果汁。喝白酒的杯子要小一些。  

  

那位退休官员说,第一杯迎宾酒,所有人都得喝白的。白酒的酒精度很高,有西方人把它的味道比作煤油甚至涂料稀释剂。虽然我喜欢周末的时候跟朋友们一起啜饮红酒,但从来没学会品白酒。对我来说,白酒还是太烈了。  

  

我提出以红酒代替白酒,但马上就被驳回了。我跟大伙儿一道起身碰杯,将一杯茅台一饮而尽。  

  

然后那位官员转向了我。他说,你是来自远方的朋友,照徐州的规矩我得跟你喝两杯──喝了第一杯就表示我们认识了,喝了第二杯就表示我们是朋友了。我还能说什么呢?只能又喝了两杯茅台。  

  

我还没来得及坐下喘口气,他又开口了:“还有第三杯,喝了这杯咱们就是一家人了。”  

  

人们在宴会上相互敬酒。在那之后我就完全不记得自己干了多少杯了,大家都开始跟我敬酒,也互相敬。不过还好我获准换成了红酒。在这个过程中,我意识到一一我要回敬,不然会被认为没礼貌。  

  

和中国大多数的商务宴会一样,席间没人谈生意。不过那顿饭让我明白了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商场上的人一起吃饭要喝那么多白酒。桌上坐的大多是平素不苟言笑的中年男子。白酒能让他们放松──而且很快。除此之外,喝多了的时候,他们可能会相互吐露一些秘密,而这又反过来增进了友情。  

  

在中国很多地方,商人要是不喝酒,问题可能就会很严重。X先生说起15年前的一次经历,当时一位合作伙伴说,要是X不干了他面前的白酒,生意就没得做。X先生不能喝,那单生意就黄了。  

  

一家大商业银行的高管前几个月也跟我说,不会喝酒已经成了他跟同事们交往的障碍。在该银行的一次大规模聚会上,他独自坐在一张饭桌上(跟我在一起),其他高管都在挨桌敬酒,他说,他们经常不记得我的存在。  

  

X说,过去二十年里他很多次尝试学着喝酒,但还是不行。只要喝一点点酒,他就会全身发红发烫。但对于一些人来说,“酒精过敏”并不足以成为拒绝喝酒的理由。他们觉得他不喝酒就是看不起他们。X说,这是个无法弥补的缺陷。  

  

所以,那些不能或者不愿喝酒的人想出了各种逃酒的花招。一位驻北京的美国政府官员跟我说,他在这类宴会上总是“不小心”把自己杯子里的酒洒出一大半。不过有几次他演得不太自然,让主人很不高兴,他自己也惹来了麻烦。有的人则采用把酒吐到餐巾上或茶杯里的小伎俩。  

  

我去徐州之前没学学这类招数真是太失策了。不过我确实见识了白酒的威力。  

  

我想那天我是过了中国商界的喝酒关,我豪爽的表现显然赢得了徐州这些企业家的“信任”。第二天他们又安排了两场酒……我庆幸自己是干新闻的。  

  

  

  

雪地鸿爪:五百年一遇  

  

彷彿应了国家领导人「多难兴邦」那句话,近年内地灾难频密,就说水灾吧,过去常说灾情「五十年一遇」,后来是「百年一遇」,今年南方又发大水,连「百年一遇」都无法形容其严重性了,官方传媒近日声称,广东局部地区的水灾是「三百年一遇」,以至「五百年一遇」。  

  

水灾「五百年一遇」?真是骇人听闻。这个数据是如何统计出来的?中国人对数字向来大而化之,过去多用「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洪水滔天、水漫金山」之类词语来形容水灾之严重,直至一九五一年开始,中国才有完整气象纪录。严格说来,任何超过六十年的纪录都是没有根据的。  

  

往前推五百年,正好是明朝正德年间,明武宗朱厚照在位,史书有「三月辛未,祷雨,释狱囚,免正德三年逋赋」的记载。也就是说,为了祈雨,皇帝下令全国大赦,并免除赋税,可见当年没有水灾,而有旱灾。既然五百年前没有水灾,现在官方所谓广东水灾「五百年一遇」之说,根本就经不起推敲。  

  

当然啦,地方政府为夸大灾情而信口开河早已屡见不鲜,目的不外乎为防灾不力找藉口,再藉机向中央政府索钱索物要援助。会哭的孩子有奶食,语不惊人死不休,「五百年一遇」用滥了,就会出现「千年一遇」、「五千年一遇」甚至「万年一遇」。在神奇的中国,在这个神奇的年代,几乎没有甚麽是不可能发生的。  

香桐仁  

  

标签:中国   美国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