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朝文解读习总书记关于颠覆性错误论断-四类错误是颠覆性的...
建立起国企经济体制就结束革命、市场化即资本主义化经济、始终沿用精英政治、精英体制,是颠覆性的错误。
解读习总书记关于颠覆性错误的论断:四类错误是颠覆性的
陈朝文
习总书记在一次演讲中发出振聋发聩的警示:“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
哪些是是颠覆性的、无法挽回、无法弥补的错误?快三年了,至今也没有看到令人信服的解读。本人不才,抛砖引玉提出,以下四类错误是颠覆性的。
社会主义事业中颠覆性错误的内涵。什么是颠覆?就是倾败、灭亡;物体颠倒,倒翻。不言而喻,习总书记说的,是社会主义事业、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社会主义的国家决不能被颠覆。再简明扼要地说,就是社会主义事业决不能被颠覆。
只要坚持、发展、完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事业、党的领导,是谁也颠覆不了的。因为,这是劳动人民向往、拥护、支持的社会制度,因为有人民铜墙铁壁力量的支持、保护。人民知道,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最终自己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社会;有人民铜墙铁壁的力量,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稳如泰山,谁也颠覆不了。
只有掌握着党和国家领导大权的高级党员干部,犯了路线、方向、方针政策、谋略等方面的严重错误,才有可能造成社会主义事业、党的领导地位被颠覆。
一、不彻底消灭剥削、阶级就结束革命半途而废的严重错误苏联、东欧,就是这一颠覆性的错误,造成社会主义事业被颠覆而惨败!
老祖宗马恩列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社会三大特征:一是彻底消灭了剥削,没有今后也不会再出现剥削;二是人不再被分裂为不同的阶级;三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经济、政治。
这是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完成的任务,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但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中,却认为,共产党执政的国有国营经济体制、人民代表大会政治体制,就是最终的社会主义;到这里,社会主义革命事业就结束,阶级、阶级斗争就熄灭,社会主义革命的无产阶级政党,就变成了全民党。
这真是彻底消灭了剥削,没有今后也不会再出现剥削的社会经济体制吗???这真是无阶级社会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社会的政治制度、体制吗???
苏东国家又完全恢复了剥削经济制度,中越又基本恢复了剥削经济制度的事实充分证明,国有国营,肯定不是彻底消灭了今后也不会再出现剥削的社会经济体制!
为了深刻总结这一惨败的教训,不再继续犯这一严重的错误,社会主义事业就要从理论上搞清楚以下几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一是国有国营体制属于什么范畴、性质、对最终目的社会主义的正反作用等问题;
二是这一严重错误究竟是怎么把社会主义事业葬送了的?
三是究竟什么是彻底消灭了剥削,没有今后也不会再出现剥削的经济体制?
1、国有国营,只是彻底消灭剥削的过渡性的经济体制这是因为:
⑴私人占有的资本生产资料,是不能直接变革为社会占有的
只有社会、劳动者集体占有生产资料,才能彻底消灭也不会再出现剥削。
但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必须有人的思想觉悟条件:人们习惯、意识观念接受了自由平等联合生产这种经济体制;有了一定的集体主义思想、觉悟、精神;基本没有自发资本主义倾向,公私分明,自私自利的问题基本解决;形成了自己的权威。国家没收剥削性生产资料时,显然没有这些条件。如果这时就把生产资料交给社会所有,就会被抢光,社会就会乱套。
⑵为资本创造利润生产方式,是不能直接变革为生产归生产者所有的
因为实行生产归生产者所有生产方式,同样必须有思想觉悟条件,而且人民还要有当家作主的知识、能力、水平。如果没有这些条件,采取生产归生产者所有的生产方式,谁都不愿把自己劳动创造的一部分价值即收入上缴给社会,用于社会的各项所需;没有管理,没有发展进步,没有积累的社会,必然乱成一锅粥。
⑶雇主和雇佣劳动者生产关系,也不能直接变革为自由人联合劳动生产关系
因为社会多人的各种活动,必须有自己的权威,否则,人人都按自己的想法,各行其是,那就会乱套。权威不是自封的,也不是上面任免的,而是群众公认自然形成的。刚建立起来的国企职工队伍,显然还没有自己的权威。如果这时就变成自由人联合劳动生产关系,国家也不管,企业就会被极端民主化闹垮。不少股份合作制企业,就是这样闹腾垮了的。
⑷按资分配方式,也不能直接变革为按劳分配方式
因为按劳分配同样必须有思想觉悟条件。在一个生产集体里,每个人劳动创造了多少价值,是很难准确量化出来的,分配,只能是近似的按劳分配。刚建立起来的国企职工队伍,显然还没有集体主义的思想觉悟条件;如果这时就实行真正的按劳分配,可能要发生大家为利益分配而打破脑袋的问题,或者把企业闹垮。
哪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借用国有国营体制来过渡。——让人们慢慢熟悉、习惯、适应自由人联合生产、经营体制;培养人们“锅里有了碗里才会有”的集体主义思想、觉悟;创造、积累更多的国家所有的生产资料,将来变更为社会所有。
所以,完全可以说,没有国有国营经济体制,就不能最终彻底消灭剥削、阶级,就没有社会主义事业的最终胜利,就没有劳动人民的彻底翻身解放;反对、破坏、拆除国企,就是反对、破坏、拆除社会主义;现阶段必须全力以赴保证国企是社会的主体经济。
2、国有国营属于“传统的所有制关系”的范畴⑴导师们对国营国营体制的性质很明确
《共产党宣言》里的“两个传统”,主要是指国有国营体制,因为马恩对国家社会主义论都持批判态度。列宁说得很明确:它还是国家资本主义,属于资本经济体制的范畴。毛泽东看到很清楚:说它“跟旧社会没有多少差别”。
⑵它属于传统的生产者和生产资料所有权分离的所有制
生产者没有事实上的生产资料所有权;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权仍不平等:只有国家官员少数人,才有这些生产资料的管理权、支配权、处置权和生产管理权、决定权。
⑶它还是为生产资料所有者创造利润生产方式的生产
社会生产方式,就是企业围绕什么目的在生产经营,生产者们,客观上在为什么而生产劳动,如租地生产方式、为资本创造利润生产方式等,它不是具体创造产品的方式方法。
国营企业,总体来说,生产者们仍是围绕给生产资料所有者创造利润这个目的在生产,就是政策性亏损企业,也是以利润为主要考核指标。这种社会生产方式存在几百年了。国营企业的生产,仍归不生产的生产资料所有者所有,并不归生产创造者所有。
⑷它属于传统的雇主与雇佣者生产关系的范畴
国有国营企业,国家是老板,是主,由它的官员拍板决定企业的重大问题,主宰、决定生产者的利益和命运;生产者没有这些权利和地位,近似于雇佣劳动者。
《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所以,从理论上说,把国有国营经济体制,当成没有也不会再出现剥削的经济体制,肯定是错误的。
但现阶段又必须全力以赴地保卫“两个传统”的国企,为最终实现没有也不会再出现剥削的社会主义准备好条件;它是将来把自己转为社会所有制而自我否定的。现在就以它是“两个传统”的为理由而否定它,是完全错误的,实质是阻止彻底消灭剥削。
3、国有国营体制又有腐蚀、阻碍社会主义的一面⑴它有保护官僚、衙门政治体制的一面
共产党掌握国企生产资料所有权,经营管理权、收益权;掌握社会的经济、管理等大权,实际是由他的干部在具体掌握这些大权,那他的干部就成了和旧官僚差不多、站在社会、人民之上的官僚,从范畴来说,政府机构、部门还是像旧的衙门,社会还是旧的官僚、衙门政治体制。而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逐步废除官僚、衙门政治体制,取而代之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体制。所以,国有国营体制,有保护旧官僚、衙门政治体制的一面。
⑵它有给腐败提供土壤的一面
人在财产私有制社会环境里,是要追求经济、政治利益最大化的。掌握着国企财产、生产经营、收益大权,掌握着社会自然资源大权,掌握着社会经济大权的共产党员,又没有特别有效的监督,就能很方便地化公为私,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捞到最大化的经济利益,追求奢侈豪华荒淫无度的生活。苏联、东欧、中国社会,存在严重腐败就是证明。
由官员掌握社会经济、政治大权的社会,都存在腐败问题,只是严重程度有所不同。
通过政治思想教育,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境界,是可以减少、遏制腐败,但腐败的土壤在,就不能根本解决社会腐败问题;通过严厉打击、惩治腐败,是可以减少、遏制腐败,但这是治标而不是治本。采取最有效的方式监督国家官员,是可以达到官员不敢腐败的程度。但社会监督本身就属于社会制度的范畴。
⑶它阻止阶级、国家、政党的消亡
马恩列认为:剥削消灭了,阶级就消灭;阶级消灭了,所有与阶级有关的东西,如国家、政党、阶级专政等,都要逐渐消亡,所以,国家是自行消亡的。但国有国营体制却要守住国家,赋予它掌握社会主要生产资料、管理社会的大权,却要保留政党,赋予它执政社会的大权。这就违背了阶级、国家、政党消亡的过程、规律。
⑷它阻止人民成为社会真正的主人
国有国营,国家是“老板”,自然就是国家即政府官员在当企业的家,作企业的主;职工只有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利,并没有当家作主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权利,
谁在拍板决定重大问题,就是谁在当家作主。党在拍板决定重大问题,就是党在当家作主,就不是人民在当家作主。在这个问题上,概念清清楚楚,不存在谁代表谁当家作主。
人民自己不能真正当社会生产经济、政治、管理的家,那他们就不是社会的真正主人;人民不是社会的主人,就是被颠倒了几千年的社会关系,并没有完全颠倒过来。
建立起国有国营体制就结束革命这一严重错误,就造成党逐步蜕变为特殊政治、经济利益集团,堕落为严重腐败的党,背叛了对广大劳动人民彻底翻身解放的承诺,严重脱离人民群众,没有支持的力量,苏联、东欧党一夜之间就垮台,而且很惨。党失去了对社会的领导权,就是社会主义事业失去了领导、核心,必顷刻倒塌。
4、生产归生产者所有才是没有也不会再出现剥削社会的经济体制受篇幅的限制,这个问题这里不能展开论述。只能提纲举领地说几句。
剥削定义:生产者劳动创造的一部分价值,被生产资料所有者无偿占有去了,不管无偿占有的这些价值用于什么,这种经济行为就是剥削。剥削,是一种社会经济制度,它主要包括能剥削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分配方式等。
搞清楚了什么是剥削,就能找到彻底消灭剥削,不再出现剥削的经济体制——生产归生产者所有,谁都不能无偿占有他们劳动创造的价值,就不会有剥削;由生产者们用自己劳动创造的、所有的价值,来分配、安排社会、企业方方面面的需要和自己及家人的生活。
如此推断的理论根据,是马克思的经典论断:“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没有被“两个传统”严重束缚的人,都会把这里的个人所有制,解读为,劳动成果即创造价值生产者个人所有制。
同理,生产归生产者所有,也是一种社会经济制度,它主要包括:占有生产资料没有(不要)收益权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即社会、集体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归生产者所有的生产方式;自由人联合生产关系;按劳分配方式等。
这才是革命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只有建立起成熟的、巩固的生产归生产者所有的经济体制后,才能宣布社会主义革命结束。
这是社会主义理论的难点:究竟什么是没有也不会再出现剥削的经济体制?完全可以说,解开了这个难点,社会主义事业就豁然开朗了。
二、违背事物客观规律严重的极左错误波尔布特任总书记的柬埔寨共产党,严重违背社会主义事业的规律,犯了严重的极左错误,造成亡党亡国,千辛万苦、抛头颅洒热血开创起来的社会主义事业毁于一旦。为了避免今后再犯这样严重的错误,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应该从理论上深刻总结这一惨败的教训。
1、柬埔寨社会主义革命简介
1960年,柬劳动党成立,开始从事地下革命活动。1963年5月,他们被迫逃离金边进入丛林,建立根据地,在农村开展武装斗争,建立了自己的武装——柬革命军。1970年,朗诺政变,西哈努克与柬共结成联盟,以推翻朗诺政权。 1975 年,主要是柬共的革命武装力量,推翻了朗诺伪政权,柬共夺取了国家政权,开启社会主义大变革事业。
1977年,韩桑林师长携洪森(时任营长)等一些官兵倒戈投奔越南,1978年底,配合10万越军分七路大举侵犯柬埔寨。1979年1月7日,金边陷落,越军推翻了柬共领导的民主柬埔寨政府,成立韩桑林傀儡政府,即“柬埔寨人民共和国”。柬共军队被迫重返丛林,开辟新的农村根据地,进行反对伪政权的游击战,成为抗越战争的主力。返回丛林后,民柬领导人进行了初步反思,承认错误,1981 年12 月柬共宣布自动解散。从此,柬共一蹶不振,柬埔寨社会主义事业完全失败。
2、波尔布特共产党主要错误
⑴还是农业国生产力就取消商品交换、货币、国内市场,以物品券取代货币。
⑵超越了社会主义阶段,直接跨入共产主义。不要土地改革、工商业改造等过渡性阶段,直接把全国土地、生产资料,收归国家即社会所有,作为大家为共产而劳动的生产物资条件;否定按劳分配,全国实行供给制。全体都到公共食堂吃饭,实行按需分配,不准许有私人财产,废除私有制,实行“公有化”和“集体化”。
⑶严重违背过程规律,一两年内要彻底消灭剥削,消灭阶级、阶层差别,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准备取消王室体制。
⑷强制把城市居民疏散到农村当农民,编入农业合作社从事农业生产,搞所谓的“反对吃闲饭运动”,全国城市成了死寂的空城。关闭邮政和电信通讯,人们不能自由流动,正规学校停办,所有宗教活动被禁止。
⑸党内缺乏民主,用专政的办法来对付党内的不同意见、分歧、矛盾。
波尔布特共产党严重错误的深刻教训
⑴社会主义事业必须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
社会主义革命,是改变现阶段社会的制度规定、关系、结构、体制等的事业。只有遵循各事物、关系、结构、体制的规律而行,才能发展,才有可能成功;违背客观规律蛮干,一定会受到惩罚,损害、甚至葬送社会主义事业。伟大的、十分复杂、十分艰难的社会主义事业,是需要魄力、大无畏精神、果敢,但决不等于蛮干。
⑵社会主义绝对不能取消商品、商品交换、货币
商品交换有上万年以上的时间,它的消亡过程一定很长。人类社会是分工生产,必须进行产品交换;只要财产私有制还存在,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享受各种各样的物质资料。只有将来物质资料极大丰富,人们基本生活、医疗、教育、养老等完全无后顾之忧,私人占有财产没有多大的意义时,才可逐步取消商品交换、货币,那是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事。财产私有制还存在的社会,一旦取消商品、商品交换、货币,人民就不愿发挥出最大的劳动生产积极性,社会物质资料一定严重匮乏,社会必乱套。
⑶一定要依靠多数,团结绝大多数,打击极少数,决不能搞成孤家寡人
西哈努克王朝对柬共夺取国家政权是有贡献的,新的革命政权应该有他的位置、名誉。应该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能不能借鉴有的资本主义国的做法,搞成君主立宪社会主义事业国家政体?他也愿意进步,逐步向社会主义靠,毛泽东也在鼓励他读点马列,向共产党靠。取消西哈努克王朝,把他软禁起来,就是把社会上这一很大的势力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马上取消阶级,就是把大量小、中资产阶级即主宰着社会的势力,完全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把大量城市居民赶到农村去,就是把这些人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结果自己成了孤家寡人,焉能不惨败?
⑷绝不能跨越社会主义事业进程的阶段
与阶级社会制度完全不同的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人为探索创新构建起来的,必有创新构建阶段、雏形阶段、完善成熟阶段。与此对应的,人们的思想、意识观念、习惯也有一个缓慢的、逐步的转变过程,再有本事,也不可能大大缩短时间,更不能跨越一个阶段。违背了社会主义事业进程、阶段规律,就要碰壁。
⑸必须分清楚既有联系又有明显区别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高级阶段
从财产占有方式来说,高级阶段,是完全的财产共产制,即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新产品财产都是共产制占有;而第一阶段,只有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料财产是共产制占有,而生活资料、新产品财产还是私有制占有。对此,生活资料私有好理解,难理解的是新产品私有。其实,现在也不难理解:集体所有制的新创造出来的产品,形式是集体所有,实际是创造者个人所有,即私有。这就是马克思的“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柬共夺取了国家政权后,社会主义雏形阶段、成熟阶段都不要,就直接跨越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真是幼稚可笑。他们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就是不可避免的结局。
⑹党内斗争不能用专政的办法来解决
党外有党,党内有派,并不奇怪。党内的不同思想、观点、路线,只要不是叛党投敌,只能用党内斗争的方法、批评、教育、组织纪律的办法来解决,决不能用专政的办法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党的团结。柬共党内搞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用专政的办法对付党内分歧,意见对立,结果人人自危,组织不断被分裂。没有党的团结,就没有社会主义的胜利。柬埔寨社会主义的失败,也就不可避免了。
三、纵容资本主义经济主宰了社会的严重错误为什么说这类错误是颠覆性的?无需更多论证、论述,百姓都懂这个道理。
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彻底消灭剥削、阶级,劳动人民不再受剥削、压迫、奴役,成为社会主人,当家作主社会生产、经济、政治,彻底翻身解放,把被颠倒了几千年的社会关系完全颠倒过来的事业。这一事业十分艰巨、艰难、复杂,要经过多代人不懈努力奋斗才能最终实现。只要矢志不渝,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有人民铜墙铁壁的支持,党的领导地位就稳如泰山,社会主义的中国就国泰民安。
资本主义经济,就是剥削劳动人民为资本家创造无限多财富的经济,劳动人民被奴役、压迫在社会的底层,为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才能活命,所以,革命必须逐步废除它。就是在逐步废除它的过程中,要遵循它的消亡过程规律,不能一刀切,社会生活、生产又需要它,也只能允许少量的私有资本存在,它只能是这阶段社会经济的补充。
如果鼓励、支持资本主义经济卷土重来,又主宰了社会,劳动人民吃二遍苦、遭二茬罪,他们忍无可忍了,就要反抗、斗争,社会就要出现危机、动荡;这是对自己纲领的背叛,对劳动人民翻身解放承诺的背叛,就失去了人民铜墙铁壁的基础,成为无根之木,总有一天要成为苏联第二,被自己的严重错误所颠覆。
四、把人民当家作主体制歪曲成沿用精英政治体制的严重错误
彻底消灭了剥削的社会主义,人民是社会的真正主人,是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政治体制,是人民大众的社会政治。如此设计的理论根据是:彻底消灭了剥削、阶级的社会,阶级社会的东西,国家、政党、专政等就基本消亡了。由此决定,就不再是政党政治制度、体制,只能是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体制。而精英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是剥削、阶级社会的东西。这是两个性质根本不同的政治制度、体制。
沿用精英政治、精英政治体制,就是沿用国家、官僚、衙门政体,仍然把人民看成贱民、草民,反对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政治体制,人民大众政治,反对劳动人民彻底翻身解放,反对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当家作主,就是阻止社会向真正民主文明发展。
建立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体制,有一个很长时期的建立、发展、完善、成熟过程;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成功。所以,党领导下的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制度、体制,只能是建立过程中的体制,即为此做好一切条件准备的过渡性的政治制度、体制。
把过渡性的党领导下的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制度、体制,认定为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制,就是沿用阶级社会旧的精英政治、精英政治体制,是对最终目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篡改。人民对这种体制肯定不满,就要为争得社会主人身份,当家作主权而斗争;党就会陷进官僚、衙门的周期率之中,总有一天要步苏共的后尘,自己的领导地位、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颠覆,伟大的祖国就会发生动乱,甚至步苏联的后尘,最终后果不堪设想。
2016年2月26日
查看全部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