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假档案 真抄袭 兼谈李戡《国民党员毛泽东》对...

2025-03-02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假档案 真抄袭

——兼谈李戡《国民党员毛泽东》对杨天石的抄袭和借用

秋石

  李敖之子李戡的《国民党员毛泽东》,出版于二零一四年,当时李戡二十二岁,一个二十二岁、尚在读硕士的年轻学子,敢于写这么宏大题材的著作,让人可敬可佩。我最近拿到了这本书,特意翻了一下自序,李戡声称:“这本书的精彩之处在于披露了大量第一手文献,其中绝大多数是首次问世。举例来说有国民党党史馆现存和国民党员毛泽东相关的信函公文便条共三十七件。”读到这一段,真的让我大为惊讶,毛泽东自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一直有人研究,近百年来络绎不绝,时至今日,世界各地依然陆续有不少毛泽东的传记和著作问世,但是很难说有新意或者新资料,即便是有新资料,也无法影响许多业已形成的定论。何以李戡本事如此之大,居然“首次披露”“三十七件”有关于毛泽东的档?于是我特意翻了全文的注释,和通行的毛泽东著作以及相关研究一一比对,我才发现,所谓三十七件档,完全是子虚乌有,即便是存在这三十七份档,绝大部分前人已经披露过,或者专门写过文章,李戡只不过加以抄袭、借用而已,其对于学术界前辈乃至毛泽东著作整理者(包括官方毛泽东资料的编纂者)的公开掠夺,跃然纸上,尤其是对于杨天石早已披露的资料的借用,触目惊心。其学术上的行为不端,历历在目,兹举四例。

一、毛泽东致林伯渠、彭素民的信

  《国民党员毛泽东》(出版于二零一四年)第五十九页,披露了毛泽东写给林祖涵、彭素民的信,注释为:中国国民党党史馆藏(以下简称党史馆)《毛泽东致林祖涵彭素民函》一九二三年九月二十八日(档案号:环04469),但是这封信,完全抄袭自二零一三年香港出版的张迪杰主编的《毛泽东全集》,第三卷,第46-48页,而且张迪杰主编的全集还有这封信的手迹照片,显然从时间上来看,李戡绝非披露此份材料的第一人,很有可能是从《毛泽东全集》中誊抄而来,然后加上在党史馆网络搜索的目录加工整合而成。从手迹上来看,显然毛泽东原信是给“伯渠”,而非给“祖涵”,李戡用“祖涵”代“伯渠”,虽然是同一人,但显然是要掩人耳目,遮掩自己抄袭的事实,如果他真的看过原件,绝不会用“祖涵”二字。

1640486272(1).jpg

李戡原书页

1640486259(1).jpg

张迪杰《毛泽东全集》第3卷毛泽东致林伯渠、彭素民的信

  二、胡汉民致毛泽东信

  《国民党毛泽东》第119页,披露了胡汉民给毛泽东的信,注释为:党史馆藏《胡汉民致毛泽东便函》一九二四年?(问号为原书注,显然李戡没有读过原件)月十八日。档案号:环10148。但是这封信,早在近二十年前便已经由杨天石在《百年潮》上发文披露,网络时代,一搜便知,李戡曾经指责杨天石抄袭,而抄袭杨天石的,恰恰是李戡本人。而且把日期抄错,杨天石原文写的是十七,而李戡抄成了十八,并且画蛇添足加了一个问号,显然李戡并不知道这封信写于几月。

1640486228.jpg

李戡原书页

1640486217(1).jpg

  杨天石2003年刊发在《百年潮》上的《毛泽东和国民党上海执行部——近世名人未刊函电过眼录》,文章开始便披露了胡汉民给毛泽东的信。

三、陈白致毛泽东函

  《国民党员毛泽东》第143页披露了陈白给毛泽东的信,注释是:党史馆藏,档案号:环09966,但是这封信,也是杨天石披露,李戡只不过把杨天石披露的材料一一剪裁,换成不同的注释,其心可诛。

1640486206(1).jpg

李戡原书页

1640486175(1).jpg

杨天石披露的陈白致毛泽东信,注同二。

四、坚持不懈的抄袭

  《国民党员毛泽东》最为“坚持不懈”的抄袭,来自第153页,这一页披露了给毛泽东给平教委员会的信,这封信也在杨天石2003年的文章中披露过。

1640486163(1).jpg

李戡原书页

1640486163(1).jpg

杨天石2003年的文章,注同二、三。

  从以上四例可以看出,李戡不仅抄袭《毛泽东全集》的材料据为己有,而且坚持不懈抄袭其所指责的杨天石,无视大陆众多毛泽东研究者的成果。李戡在自序中还说:“感谢我父亲独具慧眼,收藏大量珍贵文献供我研究。他和汪荣祖教授合写的《蒋介石评传》是最权威的近代史研究材料。”显然李戡认为,自己父亲的研究是最好的,我不知道如今中美乃至海峡两岸的蒋介石研究者,作何感想。

查看全部
标签:毛泽东   披露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