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德莱恩身为欧盟主席,却朝着欧洲版女秦桧之位...
2017年,一个叫乌多·乌尔夫科特德国记者因心脏病突然去世,享年56岁。如果只说此人因为心脏病突然去世,没人会怀疑,因为全球每天因为心脏病去世的人太多。但乌尔夫科特生前并没有任何心脏病征兆,再联想3年前的一件事,或许很多疑点就出现了。
乌尔夫科特在德国有名的报社《法兰克福汇报》工作很长时间,2014年,他撰写并出版了一本书叫《被收买的记者》。在书中,乌尔夫科特透露了他与记者同事们,收受了美国情报部门插手新闻报道的内幕。而且很多知名的媒体编辑部,都有一间办公室专供美国情报人员使用。这本书出版后,美国控制的德国媒体以及对德国渗透内幕被曝光了。蛤乌尔夫科特揭露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很多领域被美国渗透。
众所周知,在西方国家,只要敢于揭露美国的人,他们大都会被意外死亡,方式集中在车祸、心脏病、猝死等,有人认为,乌尔夫科特的死与美国有关。
通过乌尔夫科特写的书,我们能看到美国中情局对德国媒体等领域已经被控制,难怪德国的媒体一边倒的声音,它们与美国一个鼻孔出气,这也是美国自二战后,对德国控制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另类殖民”的结果。
除了德国媒体一边倒亲美外,德国政坛也亲美,这与默克尔时代那种独立性差远了。当然并不是说默克尔不亲美,其实默克尔也怕美国,不过她能灵活处理。但默克尔培养的女政客就特别亲美,可能这个原因,这名女政客并没有任职德国首相,而是转而竞选成为欧盟主席,这个位子比德国总理要重要多了。这个女人就是冯德莱恩。
为什么单说冯德莱恩?
因为近期网媒很多资料都对冯德莱恩身份产生质疑,认为她是美国中情局人员在欧盟的卧底。身为欧盟主席,理应为欧洲的利益着想,但冯德莱恩所作所为却是一味跟从美国,为美国利益服务。正是冯德莱恩低级操纵,让欧洲走进了死胡同。
不作死就不会死。冯德莱恩带领欧盟往死里作,有人说欧盟离解体不远了。因为欧洲各国“冬天”即将来临,特别是俄乌冲突对欧洲重创最大,但欧盟却表现出对美国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难怪让人怀疑。
对于冯德莱恩的做法,作为欧洲老牌帝国的法国坐不住了,法国前总统萨科齐率先站出来向冯德莱恩开火。
萨科齐认为,对俄制裁、对乌输送武器、拱火俄乌冲突等,都不符合欧盟的利益。欧盟做法是错误的,而这种错误来自欧盟内部。萨科齐直接就矛头指欧盟委员会,实际上就是指向冯德莱恩。
俄乌冲突以来,冯德莱恩做法的确让人怀疑。作为一个地区经济联盟,冯德莱恩居然成为欧洲支援乌克兰最积极的领导人。2022年3月,俄军刚从基辅撤军,冯德莱恩就跑到基辅向美国效忠,也引发西方政客轮番打卡基辅的热潮。正是冯德莱恩带头,欧洲出现了一种怪现象,谁不去基辅打卡,谁就是对美国不忠。
乌克兰也从中看到甜头,不断叫板一些没访问乌克兰的政客,甚至对德国总统开火。要知道德国总统就是个牌位,乌克兰认为他援乌不积极,就对其炮轰,弄得老头终于向乌克兰妥协了。
对于冯德莱恩的奇怪操作,法国前总统候选人塞戈莱娜-罗亚尔则直接炮轰冯德莱恩:“欧盟主席如今成了北约的发言人,她所说的与美国五角大楼及中央情报局的说法,没有任何区别。”于是网友再次质疑冯德莱恩:“卧底身份藏不住了”。
那么冯德莱恩到底是不是美国的“卧底”?
要谈这件事,还得从冯德莱恩的身世说起。
冯德莱恩全名“乌尔苏拉·冯德莱恩”,有人说德国人名字中带有“冯”的,都是德国的贵族,是德意志贵族中特有名字。但冯德莱恩是随夫姓,她老公带有“冯”这个姓氏。
二战后,在德国带有“冯”的姓氏,一度被德国人认为是“专制”的、“封建”的标签,因此很少有贵族再用“冯”这个姓氏。但依然有贵族沿用这些姓氏,冯德莱恩老公家就是其中的家族之一。
冯·德莱恩丈夫叫海克·冯·德莱恩,恰恰就是出身于德国的丝绸商人及贵族世家,而且是是德国有名的哥廷根克雷菲尔德男爵的后裔。
冯德莱恩的老公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时就去了美国斯坦福大学任教,他大部分时间都在美国。所以冯德莱恩的子女也都在美国。
当然冯德莱恩的确也是贵族出身,其父曾在欧盟前身任职,曾是老牌的欧洲政客。而1958年出生的冯德莱恩,跟随其父母在布鲁塞尔生活了13年。从小就已经印上了美国的元素。
为什么这样说呢?
冯德莱恩成长的年代,当时的世界处于冷战时期,也是美国控制欧洲的时代。二战后,美国对欧洲进行了战后重建,实施了“马歇尔计划”。这种大规模的援助,让美国轻而易举地控制欧洲。美国在欧洲各国不断培养代理人,有些代理人实际上就是美国派去的间谍,他们在欧洲政坛上当选后,必然与美国紧紧抱在一起。
冯德莱恩正是在美国价值观洗脑下成长起来,在她的思维中,美国代表着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也是一个政治正确的国家,没有之一,只有第一。
冯德莱恩美式价值观的形成,并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后天被“洗”出来,或者受到其父母的影响,或者受到其后天接受的教育有关。如果美式的价值观一旦形成,很难去除。
2005年,冯德莱恩成为德国基民党的核心成员,她参加竞选时,高调把自己的家庭亮出来,于是7个孩子母亲的身份被定格。其实冯女士不公布自己家庭,早晚也有人会把她的家庭资料当八卦新闻。
冯德莱恩的父亲叫恩斯特·阿尔布雷希特,他是一个亲美的德国右翼基民党成员,而且在下萨克森州当了14年州长。这也就坐实了为什么冯德莱恩亲美的原因,老爹亲美,孩子必然受其影响,而她的老公也亲美,这就不奇怪了。
基民党是二战联邦德国建立的一个政党,这个政党最早与美国联系紧密,受美国影响很大。此后基民党并入基民盟,也就是基督教民主联盟,科尔与默克尔都是这个党派成员。
德国基民党是“马歇尔计划”的有力推动者,因此,这个政党的美国烙印很深,没有美国,或许就没有冯德莱恩一家,因此冯德莱恩一家亲美也就不奇怪了。
02如果说冯德莱恩受家庭影响亲美,这只是一方面,还有一个因素影响很大。冯德莱恩的夫君实际上就是美国人,长期带着两人子女生活在美国,难怪有人说冯德莱恩是一位“裸官”。
据资料显示,冯德莱恩与丈夫及7个孩子都拥有德国与美国双重国籍。双国籍现象在欧洲很多,很多人拥有双国籍,也能看出欧洲为什么散沙一片的重要原因。有网友称,如果要加入美国的国籍,还有一个入籍仪式,要向美国政府宣誓,而誓词中有一句很重要“将真诚地效忠美国”,这一点冯德莱恩做到了,她忠实履行了效忠美国的誓言。凡是美国反对,冯德莱恩必然站出来反对,凡是美国支持的,冯德莱恩必然站出来支持,她实孙上是一位忠实的美国公民。
冯德莱恩曾被默克尔当成接班人培养,2010年,冯德莱恩甚至还竞选过德国总统,但没有成功。相信大多数德国人眼睛还是雪亮的。2013年,冯德莱恩在默克尔的邀请下出任德国的国防部长。但2015年,冯德莱恩被曝光她的博士论文剽窃,虽然冯德莱恩否认,但这件事已经成为她仕途上污点。
冯德莱恩的这个污点,影响了她接班默克尔,也无缘德国总理的竞选,从污点上找到冯女士没当选,也能说得过去。当然默克尔也不是等闲之辈,她曾是东德的特工出身,在识人方面有着常人没有的“功能”。
冯德莱恩与美国关系不一般,而且还是美国国籍,默克尔怎么可能把德国交给一个美国人治理呢?因此,从这一点看,冯德莱恩在德国政坛上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地位,他的政治生涯实际上已经到头了。但此时有一个职务向她招手,那就是欧盟委员会主席。
2019年7月,冯德莱恩当选为欧盟委员会历史上第一位女性主席。不要认为这是冯德莱恩靠自己的竞选而来,还要看看冯德莱恩背后站着谁。一个拥有美国国籍的德国女政客,而且极度亲美,怎么可能政治生涯就结束呢?所以美国不可能抛弃她,依然会让她继续前行,于是把冯德莱恩推上欧盟委员会主席的宝座。
盘点冯德莱恩担任欧盟委员会主席以来的工作履历,就会发现她并没有为欧洲做点实事,她做的事,都是为了美国的利益。查查相关资料就能一目了然。
03我们再回到文章最初提到的德国记者乌尔夫科特,他在那本《被收买的记者》中,还向外透露的很多细节:
此人在书中称,德国的记者们都是美国在德国的“非官方卧底”,也就是平时为美国从事情报工作,充当美国的间谍。但如果被发现,美国会随之抛弃,永远不会承认这些人是美国中情局的间谍。
乌尔夫科特还称:德国就是美国的殖民地,因为美国的核武器部署在德国,即使德国人不同意,也没办法。
他还透露被自己被收买的过程,并不像影视剧写的那样刺激,而是按照招募的方式进行。比如通过学术交流、参观见学等方式,邀请一些德国人到美国去,通过贿赂的方式,慢慢买通他们。然后与他们与成为朋友,最终要求他们为“朋友办一事”,吃人嘴短,此时没人敢拒绝。
但像冯德莱恩的这样高等政客,美国是用什么样的收买方式呢?
其实冯德莱恩早就被收买了,收买的方式与乌尔夫科特差不多,被美国贿赂后收买,迫使你不得不为美国办事,如果不办,就会有生命危险。反正美国给钱,冯德莱恩为什么不为美国效力呢?
2022年11月1日,外媒消息称,欧洲议会一位议员披露了冯德莱恩的内幕:冯德莱恩直接参与为欧盟购买46亿剂疫苗。冯德莱恩的丈夫是德国裔美国医学教授,冯德莱恩的老公现在供职美国生物技术公司的董事,专门从事细胞和基因治疗。冯德莱恩老公的所在公司归辉瑞所有。正是冯德莱恩与辉瑞签订了购买疫苗的合同,如此巨大的利益空间,冯德莱恩从中能得到多少好处呢?没人会知道。
乌尔夫科特称,他写的这本书会成为政、商、媒体界痛恨的书,因为他揭露美国收买德国人的内幕。如果你一旦被收买,就很难逃脱,因为美国在德国布了一张巨大的“网”,任何被美国收买的人,都无法逃脱这张网。乌尔夫科特说,他写这本书后,他的房子就曾遭到德国有关部门搜查6次,而德国的检察官居然指控他“泄露国家秘密”。
由此可见,美国对德国渗透已经快70多年了,想改变很难。但欧洲很可怜,已经成为美国的“欧洲”,即使有清醒的人,也不可能左右欧洲的命运。
我国古代南宋有名的奸臣秦桧被后来认为是“卧底”,冯德莱恩是不是美国在欧洲的“卧底”呢?
事实已经说明了一切。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查看全部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