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山之后无中国
史书记载成吉思汗相貌魁伟,和他身边的草原兄弟大不相同,这是不是说明“汉人”的优秀基因在哪里都是黑夜中的萤火虫,出类拔萃,鹤立鸡群?
那么我们就可以开开脑洞了。
所谓“黄金家族”的传说,指的是阿兰老祖母和“金甲天神”生下的三个儿子。中国古代穿“金甲”的部队,大概就是穿“明光甲”的唐军了……而唐军,在唐朝自称“汉兵”,有诗云:“汉兵出顿金微,照日明光铁衣”。
史料记载蒙古可能是来自于室韦或者东胡,在唐朝时期,大唐在室韦和东胡有“室韦都督府”和“黑水都督府”,驻军控制上百年,数万唐军在那边生活,想必娶妻生子的也不少……或许其中就有几个刘邦的后代。
其实不只是蒙古“黄金家族”。
历史上匈奴、鲜卑的贵族,基本上都自称炎黄子孙、轩辕后裔,没有人自称什么“胡人”。
就算是匈奴和鲜卑,也都是自称“炎黄子孙”、“华夏一脉”的,鲜卑自称是黄帝轩辕氏儿子昌意的后代,匈奴自称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
匈奴人刘渊,自称是汉朝正统,匈奴人赫连勃勃的《统万城铭》公然写道:“我皇祖大禹以至圣之姿,当经纶之会,凿龙门面辟伊阙……”
其实可能真有一点道理,因为华夏这片土地上,可能本来就是一家人,农耕早于游牧,后来有些中原的华夏子民去了北方,自然而然形成了游牧部落。
举个例子:“完颜”的女真语拉丁文转写就是“wang giya”,写成汉字就是“王家”,据考证其来自魏晋时期汉人北方大族“琅琊王氏”。
我说为什么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称呼首领都叫“大汗”、“可汗”呢?原来就是“汉”的意思啊!
有汉人胡化,自然就有胡人汉化。
这是完全有可能的,否则你怎么解释——少数民族政权那么容易“全民汉化”?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几乎所有鲜卑人都成了“精神汉人”,会写诗会作赋,西魏宇文一族,也都是汉学大家,金国贵族几乎个个擅长诗书,元朝脱脱还是史学大家,清朝就更不用提了,皇帝个个会写诗,八旗子弟个个会唱戏……学习汉文化比汉人还积极,这说明什么?
说明“血脉觉醒”,“认祖归宗”,天生就是一家人啊!
所以,“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这句话是有根据的。
最后,哪有什么大核民族,整个三岛都是朝鲜人的后裔,哪有什么“日本”,那叫“东朝鲜”。
查看全部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