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牧川-狼狈为奸的宪政民主学者与主流经济学家

2025-02-28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让穷人上当受骗”

  “我们要18亿土地的红线干什么?……有市场就不愁买不到粮食,世界粮食供应非常充足,中国人不会因买不起粮而挨饿。”他要把中国人的粮食主权交给动荡的国际市场。

  茅于轼常常发表一些汉奸言论:

  “中印战争为了几万平方公里基本上没有多少人口的一片荒地而战,有什么价值?”

  他欢迎殖民论:“是领土完整重要,还是百姓的生命财产重要?我认为当然是百姓的生命财产更重要。领土不完整,少了一块,于我何干呢?当然如果那块土地上有我们的同胞,这块土地被别人拿去后这些同胞要做亡国奴,那么我们有义务保卫国土。如果那是一块连人都没有的荒岛,争这块领土就毫无意义。或者这块土地上的百姓归属别人管理之后,生活反而提高了,自由反而扩大了,那么这种领土主权的转移,不但不必反对,还值得欢迎。”

  他主张放弃钓鱼岛:“钓鱼岛的争夺更是一个例子。那是一个无人居住的小岛。中国和日本争夺得很厉害。在我看来,双方都不值得为此伤感情……我感觉大家为钓鱼岛动感情,并不是出于资源的考虑,还是出于主权的考虑。如果是为了资源,根本用不着斗争,坐下来谈判,让政治家退出,请专家拟定开发方案,讨论双方利益分配,得出双赢的结果,这才是解决问题的道路。也可以拿它竞价拍卖,出钱多的一方获得开采权.所出的钱成为放弃一方的补偿。”

  他认为汪精卫是救世主:“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说要重新评价汪精卫。文章我没有看到。对汪精卫我也没有任何研究,但是引起我的思考。”“也可能有一些汉奸并不是为了自己升官发财,而是为了减轻人民的痛苦,作为抵挡日本人对中国人的欺压的缓冲器。这样的汉奸非但没有错,而且是真正的英雄。他自己下地狱,为的是减轻老百姓的痛苦。反过来看,有些英雄拿几十万人民的性命做抵押,坚决不投降。只是为了报效皇帝老子。从人民利益的立场看这些人不值得效法。用这样的眼光看问题,几千年的历史就要改写。”

  网络上有篇《北京市人民公诉茅于轼和辛子陵》,有更多关于茅于轼的观点。

  我们再来看天则研究所各位学者的宪政民主观:

  陈志武:《国有制与宪政法治难以兼容》(2009.01)

  陈志武:《中国改革路径的再思考:私有化和宪政民主不能回避》(2009.06)

  陈志武:《中国经济罪在国有》(2009)

  张曙光讲座:《经济市场化的发展与民主宪政建设》(2007.10.10)

  樊纲《腐败的根源就是计划经济》(2008,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演讲)

  樊纲《解决腐败根本是要限制公权》(2008)

  樊纲《还要多少年才能抵达河对岸?》(明确“摸着石头过河”的对岸就是私有化和资本主义,南方周末改革开放系列特稿)

  盛洪《建立基于天道与民意的宪政合法性》(2009)

  盛洪《文化精英与宪政民主》(2009)

  吴敬琏《宪政民主是中国政治文明的关键》(2002,修宪座谈会上的发言)

  吴敬琏《加快政治改革为市场经济护航》(2008)

  吴敬琏《政治改革必须加快》(2008.12)

  天则所第323次双周学术论坛:《联邦主义与宪政》,主讲王建勋,评议人:茅于轼、高全喜、吴稼祥、刘海波、冯兴元、张博树、杨晓维、李实、段绍译(2006.11.24)

  天则所第393次双周学术报告会:《宪政与发展》,主讲王建勋,主持茅于轼,评议人:张曙光、王志伟刘业进刘培峰(2009.09.11日)

  以上这些文章的标题已经非常清楚的表明了这些主流经济学家的“宪政民主”观点,无需再做过多解释。

  请读者们注意,千万不要因为他们的言语经不起推敲,就认为是无稽之谈,不予重视。小人物的无稽之谈可以付之一笑,但是大人物、名人的无稽之谈可绝不能付之一笑。他们的无稽之谈,恰好包含着我们这个社会最真实的一面。认识真实的社会,应该从认识这些大人物开始。

查看全部
标签:宪政   民主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