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一个人一辈子要面对的四座大山-医疗、教育、住房和...

2025-02-28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事实上,养老、教育和医疗,早已是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加住房,四座了。本属公共事业,在某些人眼里却用来拉动内需,无异于给这四座大山又添加了砝码、紧箍咒。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一)

  生活,生活,生下来就得活。

  而活着的道路不是坦平的。如果你出生在钟鼎之家,拼爹拼妈拼祖宗,不消自己怎么走路,自会有人抬轿抬着你走。一路悠哉悠哉,赏不完的美景。

  如果你出生在穷苦人家,没爹妈和祖宗可拼,就要自己走路了。爹妈给了你健全的四肢,聪明的头脑,这也是你的幸运;当然,这是不够的,还需要你自己的努力。

  我们嗅惯了鸡汤,扑面而来的气息是:比你优秀的人都这么努力了,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比如王首富,从雅加达到海口到北京,一天行程满满当当,日理万机;

  比如伊万卡,小时候还是地产商的女儿,就知道卖柠檬冰赚钱;

  比如在两会上大跳恰恰舞,还要给全国人民建立道德档案的某前总理的千金;

  比如一边爬山,一边烧红烧肉,一边又泡着美女的王十元;

  还比如马爸爸、马企鹅、柳教父……不胜枚举。

  但经济学家弗兰克·奈特告诉我们说,一个人是穷还是富,取决于出身、运气和努力,在这三个因素中最不重要的就是努力。

  我们要保持清醒,没有好出身,时运又不济,努力归努力,不要喝鸡汤喝晕了头脑。

  鸡汤有毒,干脆无视,不喝。

  (二)

  活着首先是肉体的活,生命的成长。

  人吃五谷杂粮,谁没有个头痛感冒呢?有病也实属正常。但不正常的,就在这正常之中,经济地位、阶级身份呈现出来了。

  在生、老、病、死自然现象面前,人与人是平等的,终究都要化为灰烬。不平等的,富人活得更滋润,吃的天价药物、补品,虽不比人生果、唐僧肉、王母娘娘的蟠桃,也能延缓衰老,延长生命。

  而穷人呢,活着辛苦,看病难、看病贵、看不起病,自然容易衰老,容易死亡。

  也不尽然,也有例外,富人也有早夭的,穷人也有老寿星。“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也是一种天道吧?!

  从呱呱坠地到长大,一个人活在世上确实不容易。毒奶粉、地沟油、假疫苗,各种毒的、假的、丑的和恶的,从出生就开始伴随而来,防不胜防。

  长生生物假疫苗事件大白于天下,25万支疫苗,25万个儿童,孩子无辜,孩子不幸。巨富权贵们的孩子也未能幸免,他们躲过了毒奶粉、地沟油,终于没躲过假疫苗!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华大基因还深陷“举报门”、“癌变门”中,同时在国外,华海制药又出大事,因高血压药含致癌物,全球超过 20 个国家实行药品紧急召回。

  热点一个接一个来,就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引诱着人们追逐。群情激愤一阵子,上一个热点烂尾楼一般,无声无息了,人们又该吃吃该喝喝,该干啥干啥。

  这次疫苗事件,让人们吃惊地发现,总管疫苗的官员竟是十年前三鹿奶粉事件的负责人。此处潜伏,彼此露头,铁打的衙门,流水的贪官,以时间换空间。

  此前也有人发现,两年前魏则西事件牵出的百度医疗竞价排名,又卷土重来了 。

  医疗,这是一个人出生以来遭遇的第一座大山,一直伴随到老去;医疗,这是当前压在中国人民百姓身上的一座大山。

  毛主席说:“药品医疗不能以赚钱不赚钱来看。”正在热映的影片《我不是药神》,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了生活的真实。

  (三)

  活着,也是精神的成长,知识的增加。

  教育是一笔昂贵的投资,人生下来不可能不接受教育,这是刚需,这是人生道路上的又一座大山。

  托儿所、幼儿园是学前阶段,七八岁开始上小学,六年;然后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总共十六年。

  十六年一晃而过,正常的,毕业要二十四五了。如果再念个硕士、博士,顺顺溜溜的,念完也要三十岁了。三十岁,生命的三分之一。

  三十年,包括幼儿园,教育上要花掉多少钱?有没有算过的?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算一算。

  全按天价的计算,一年下来,几万十几万几十万,三十年要几百万上千万了。还不包括节假日进各类补习班、培训班和兴趣班的费用,出国留学的费用。

  这对于轻轻松松随便订个小目标的王首富来说,对于一个月挣一二十亿很难受的马首富来说,九牛一毛,实在不算什么。

  可对于普通人家来说,一辈子赚不到一两百万,——就是天文数字了。穷苦的老百姓连温饱都成问题,教育更是奢侈的享受。

  有赚钱赚难受的,有赚不到钱难受的;有赚钱坐稳了难受的,有赚钱想难受而不得的。

  反映在教育上,就是这样,贫富有了分野。天价学校、贵族学校大量涌现,那是富人贵家孩子学习的天堂。普通百姓的孩子只能去收费相对低的公立学校,这样算下来也过百万了;而公立学校越来越成为差的代名词。

  进一步的,寒门子弟上大学越来越难了。有统计数字显示,像清华、北大这种顶尖名校,贫苦人家的孩子正在逐年减少。

  还有统计数字显示,裸分进名校的考生也在减少。有资格获得加分的,当然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高人,少有普通百姓。

  这就是奈特讲的出身。出身什么时候都是有的,教育是有阶级性的,毛时代是工农兵子弟上大学。反对毛时代成分论的,是地富反坏右的后代。

  茅于轼说他就是个右派,当年批他是对的,给他平反才错了。他替富人说话,给穷人办事,认为大学学费低导致了穷人家孩子上不起大学。茅反毛,从他那一面来看,怕是有理。

  准确衡量一下自己,你属于哪个阶级?月薪三万,能不能撑起孩子的一个暑假?

  (四)

  三十而立,学上完了,该松一口气了。

  且慢,“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工作难,结婚难,生孩子难,事事难,难难难。

  更有住房——耸入云天的高楼大厦中的一小块空间,也像一座大山一样矗立在你前行的路口,让你可望而不可即。

  十多年房价的疯长,让一小部分人赚到了钱,让一大部分人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当然,更赚的、大赚特赚的是房地产开发商。

  十多年政府的调控,调调调,房价越调越高。愚钝的在等待房价的下降,先知先觉的知道政府靠卖地赚钱,囤一套房,一辈子够过了。

  近几年中央力度加大,态度坚决。“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房子属性的定调,终结房价“蹭蹭蹭”火箭般上涨的速度。

  但缓慢也是涨,有的涨幅也挺快也挺大,像帝都的通州、附近的廊坊,房价的下降倒是个例。

  老百姓们望房兴叹,任志强任大炮不高兴了:我就是给富人盖房的,年轻人就该买不起房,你穷你不回农村?

  任大炮坚信房价还会涨,在正在三亚举行的“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第18届年会”上,任大炮放言,“我不觉得房地产会崩盘”。

  钟伟也在会上表示,坚持20年不买房就是智商有缺陷。问题是,穷人想智商没缺陷,任大炮不给盖房啊!

  贫穷,限制了想象力,也限制了智商。

  穷病,穷是一种病,穷是罪过。

  此时此刻,在我家对面的建筑工地上,工人戴着安全帽,顶着炎炎烈日,正在盖高楼。天气预报显示,最高温度40摄氏度。

  (五)

  “少年不识愁滋味”,小孩子喜欢过年,总盼望着长大。而大人们不喜欢过年,过一年长一岁,也盼望着小孩子长大,等小孩子真的长大了,自己也就老了。

  老了,老了,老了。

  正如一条大河,比如长江、黄河,一开始涓涓细流,这是一个人的小时候;接着汹涌澎湃,长江三峡、黄河壶口瀑布景色壮观,这是青壮年;到了入海口,海阔天空,一切都变得平稳缓慢了。

  养老,人生路上的最后一座大山,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老了,动弹不了了,谁来养活自己?

  养儿防老不单单是句俗语,是中国传统的养老模式。那时人的寿命短,成活率低,一家都要生好几个孩子,这大大降低了养老的风险。

  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计划生育,理由很充分,“错批一人,误生三亿”,“少生优生,幸福一生”。如今40年过去,牵牛扒屋控制少生了,问题是,幸福了吗?

  出去散步,看着路边立着“全面落实两孩政策”的宣传标语,有恍如隔世之感。在时代、历史面前,个人实在太渺小了,我不能忘记当年村里强制计划生育时的鸡飞狗跳,哭声震天。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1亿人,占总人口17.3%。预计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4.87亿,占总人口的34.9%。”

  《中国劳动保障发展报告(2016)》指出,养老金缺口接近3.6万亿元。 现在一家一个孩,一个家庭要养双方四个老人,经济压力大,如果双方都不富裕就更是难上加难。

  当年计划生育时,政府是有承诺的,后几经演变,一步步后退——

  1985年:“只生一个好,政府来养老”;

  1995年:“只生一个好,政府帮养老”;

  2005年:“养老不能靠政府”;

  2012年:“推迟退休好,自己来养老”;

  到现在则变成“以房养老”,靠养老院了。

  在巨大的现实压力面前,尽管实行“全面二孩”政策,青年人的生育意愿还是不足,人口呈下降趋势。

  养儿防老难以为继,儿女靠不上了,政府不养、不帮,也靠不上了,老人靠谁来养活?

  自杀也许是最靠得上的了。“比起亲儿子,药儿子(喝农药)、绳儿子(上吊)、水儿子(投水)更可靠”。——何其苍凉?但是事实。

  《红楼梦》“好了歌”,好也是了,了也是好,好了就了了,了了就好了。最后,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六)

  症结在哪?出路何在?

  日前,新华社《经济参考报》有一篇文章,认为:养老、教育、医疗有望成为拉动内需“三驾马车”。如果这真是三驾马车的话,将把中华民族拉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事实上,养老、教育和医疗,早已是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加住房,四座了。本属公共事业,在某些人眼里却用来拉动内需,无异于给这四座大山又添加了砝码、紧箍咒。

  文中所给出的“刚性需求呈爆发式增长”的理由,恰恰是政府不作为的结果。深化关系民生的私有化改革,壮士没断腕,老百姓的头首先扛不住了。

  正是政府不帮养老了,资本要进入;公立学校搞烂了,私立学校、培训机构生意火爆;公立医院给私人了,国有资产流失了,人民生命安全也不保了。长生生物疫苗事件触目惊心,还不警醒吗?

  “盛宴”、“肥肉”、“蓝海”、“富矿”,文章用语赤裸裸,

  仿佛看到资本急不可耐的贪婪丑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江宇在《“三驾马车”还是“三座大山”》中批驳说:

  “将养老、教育、医疗作为拉动经济的手段,颠倒了经济发展和民生的关系,既不符合社会事业自身的规律,也不符合新时代党的指导思想,甚至连多数资本主义国家都不会公开提出这样的主张。”

  是的,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是共产党领导的,要真正让“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这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查看全部
标签:一个   养老   孩子   教育   政府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