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富士康十连跳

2025-02-28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在富士康工作3年的80后员工小王透露:“员工在进入富士康前都会进行岗前培训,我当年培训时,负责培训的人员教导我们进厂工作后,凡事要想得开,工作要愉快,不要动不动就去跳楼,而且还告诉我们,跳楼一个厂方赔10万。”(羊城晚报5月23日)

  在短短5个月时间,富士康10名员工骇人听闻地选择了用跳楼方法结束自己的生命,不禁让国人不得不问:富士康到底怎么了?谁该为这些生命买单?又是谁制造了这10跳悲剧,是社会,是富士康,还是员工自己?

  富士康的“第10跳”发生在5月21日凌晨4时许,经查,死者南刚,男,汉族,21岁,湖北人,中专学历,去年2月入职。昨天,深圳警方通报了事件的初步调查结论称,经民警现场勘查,确认死者系自己跳楼导致死亡。

  有专家说,富士康“10连跳”是整个社会自杀问题的集中反映,也与富士康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管理制度缺失有关。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流水线上的工人重复着简单的劳动,会带来心理压力,再加上他们在恋爱、考核、奖惩及人际关系处理中,遇到困惑而带来情绪波动、思想郁闷、精神痛苦,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更需要关怀。这在企业里是得不到关注的,富士康不是个例,而是一个普遍问题的集中反映。反映出中国在两个方面存在的缺失。一是社会利益平衡系统的缺失,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第二就是情感护理、心灵抚慰系统的缺失。

  接二连三的跳楼事件,也惊动了官方。深圳市总工会还专门成立调查组对坠楼事件进行调查。调查组认为,富士康85%以上的员工为80后、90后的新生代员工,由于知识结构和自身经历等原因,对富士康现有的管理模式、制度和方式方法有着要求变革的强烈冲动。深圳市总工会副主席王同信指出,富士康公司屡屡发生员工坠楼事件,暴露了其在管理制度、理念、方式等方面存在漏洞。

  富士康在大陆设加工厂,吸纳了40万余人就业,这是富士康与大陆的共赢之处。但富士康的管理实行的是苛刻的军事化管理,传授的唯一理念就是“服从”。员工一旦进入工厂,就被分配在流水线上,每天从事一个简单、固定肯定是枯燥异常的重复动作。这时候的工人,与其说是一个人,倒不如说是机器上的一个零件。员工们玩命地加班,直到没有休息和娱乐时间,当提供劳动的员工拿到工资,就等同于奶牛吃草、机器加油完事。

  富士康的员工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渐被“物化”。当一个人的生活变得与“物”如此相近时,他必然对生命的看法发生变化,生命变得没有意义,他(她)就可能因为一件小事而纵身一跃,寻求解脱。

  富士康的老板郭台铭有句他自己一向认为很经典的名言,----“出了实验室,没有高科技,靠的全是执行力!”这话的确有一定道理。但他却没认识到自己昨天受尊重的企业,今天已变成“血汗工厂”;昨天的员工对能挣到工资是实现价值,而今天的员工进入富士康,已经受不了这种单调到把人当机器零件的工作,认为是生不如死。

  总之,富士康的“10连跳”,不仅跳出了富士康和员工间的紧张,也跳出了时代面临的困境。社会财富增加速度之快,使我们没有来得及建立起一套合理的分享和消化机制;创造财富的劳动者已承受不了昨天的劳作方式,他们没有更多的诉求途径,只好用放弃自己的生命来告诉还活着的人们。如果这血的代价还不能警醒一些人“野蛮发展”的糊涂梦,那只会让悲剧愈演愈烈。说白一点,如果40万富士康的员工再不去读懂《资本论》,不去齐唱“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下一跳必定还会发生!
   

  山东省阳信县国土资源局邱海昌

查看全部
标签:员工   一个   自己   生命   没有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