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世界离得开美元吗?
世界离得开美元吗?
金融危机令国际主导货币美元的“劣迹”在全世界面前彻底露了馅,预测“美元霸权将终结”、“维持了60年的美元体系将崩溃”的论调开始席卷全球媒体,“抛弃美元”的呼声也从一些“敢说话”的政治领导人口中冒出来。然而,自从金融危机以来,任凭股指、房价大幅下跌,美元却一路逆势上扬,似乎成了美国全部经济要素中表现最好的一个。正如英国广播公司(BBC)29日一档节目所言,“我们正生活在一个混乱的时代,银行、商业、就业全部面临风险,处在风暴眼的就是美国金融体系,而在所有乱象中一直保持稳定的竟然是美元——这个美国权力与领导力的象征和杠杆。这真是令人感到奇怪。”这场金融危机究竟是昭示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末路,还是从另一个侧面显示了美元以及美国依旧强大?在可预见的未来,世界离得开美元吗?
“世界厌烦了美元霸权”
“该来的终于来了!”韩国《每日经济》30日写道。该的一则道称,俄罗斯与中国向美元体系“开了第一枪”,两国总理就双边交易时不以美元而改用人民币和卢布结算达成了共识。这位没太搞懂中国态度的文章急着做出结论:在“脱美元化”的路上,俄中走在了前面。文章还说,抵抗美国和美元的战线在扩大:阿根廷、巴西等南美共同市场4国和8个准会员国决定在区域内贸易往来中减少使用美元,扩大本国货币使用;伊朗、委内瑞拉等产油国正将一部分结算货币从美元换成欧元;海湾合作委员会6国也在就区域单一货币进行深入讨论,“美元正逐渐失去立足之地”。
俄罗斯《每日商》称,不排除俄罗斯将在11月15日于华盛顿召开的G20峰会上提出弃用美元的想法。俄罗斯专家称,中俄影响力比任何时候都要强大,中俄的外汇储备分别为l.8万多亿美元和5157亿美元,分列世界一、三位,如果中俄放弃美元,将对美元的国际地位造成沉重打击。鉴于普京几年前就提出过愿与欧盟用欧元结算石油和天然气出口账目,今年上半年又再度喊出“石油卢布”的口号,俄专家认为,俄罗斯准备利用金融危机对美国发起挑战。德国《每日新闻》29日道说,在未来7年内,欧元将取代美元的地位。
即使是美国国内也不乏这种论调。《华盛顿邮》说,“美国作为国际货币本位的提供者正走向衰落”;《国际先驱论坛》则直言,美元世界货币霸主的称号正在褪色。而早在年初,金融大鳄索罗斯就断言,次贷危机将导致维持了60年的美元体系终结。美国保守派网络杂志Vtire29日题为“世界厌烦了美元霸权”的文章写道,美国政府的预算赤字越来越大,外国政府和世界存储不得不背负起资助美国消费的沉重包袱,由此引发的怨恨也就越来越多。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已经组成了一个新的集团准备在11月的华盛顿峰会上协调立场;八国集团中的4个成员——法英德意都想利用金融危机来改变世界金融体系;庞大的外汇储备及生产大国的地位使中国成为了亚洲的领袖,以至于泰国副总理近日表示,人民币才是世界可自由兑换货币的正确选择。新闻网站Thedailybeast这样形容全世界对美元的愤怒: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让人们意识到了一个痛苦的事实——过度依赖别国的货币就像是共享别人家的空调系统,如果你连接的是地球另一端患有狂躁症的一家人的空调系统,你就有可能要在炎热的夏天忍受更高的温度,而当你想入睡时,又得忍受风扇轰鸣的噪音,这既不舒服,又极为危险。
“美元的微笑”
在世界范围内的“脱美元化”’呼声中,美元近来的走势却显得诡异莫测。美元的霸权地位非但没有看出终结的趋势,反而结束了长达7年的跌势,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英国《金融时》以“美元的微笑”为题形容说,“从美元汇率指数曲线图上看去,美元在过去数周内上涨10%,曲线向上翘起,清晰地形成一张咧开的大嘴”。这与以往经济危机中核心国家货币普遍贬值的历史轨迹完全背道而驰。美联储最新数据显示,自9月以来,美元对26种主要货币的贸易加权汇率上涨了8%,对欧元比价从7月初到现在已回升16%;与英镑比价达到了t6年来的最高位;对瑞士法郎、澳元、韩元及其他货币的比价也大幅攀升。美国经济学家还发现,即使是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依然把美元及美国视为安全港,在过去的4周里,世界持有的美国国债增加了1000亿美元,美元还是人们最青睐的货币。
美国《华尔街日》28日兴奋地以“美元王者归来”为题道称,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升级,美元在动荡年代又恢复了作为全球避险工具的地位。文章认为,虽然美元走强并非是由于美国经济一片大好,但目前而言,“美元是黑暗中的一座灯塔”。《时代》周刊也认为,人们并非希望持有美元,只是更不愿意持有其他货币。美林证券的经济更不愿意持有其他货币。美林证券的经济学家帕特里斯说,危机面前,许多投资者认为,由一个司机把舵的美国经济要比由多个司机把舵的欧洲经济可预测得多。路透社29日赞扬说,近几个月美元急速反弹让那些预言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历史结束的人随之失语,这说明“美国是唯一一个能够有效处理危机的国家”。
《环球时》记者近日参加了由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举办的一场名为“美元的未来”的讨论会,与会的众多美国专家都认为,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相对而言,基础雄厚、“禁得起折腾”的美国经济和美元反倒凸显其价值。正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研究员福布斯所言:“尽管华尔街令全世界投资者伤心,但美国金融市场的吸引力仍然存在,并成为驱使全球资金涌入华尔街的动力。”
美国在美元支撑下长久称霸
“二战后,美国奠定了世界经济的基础,出口汽车、石油、资本乃至观念到欧洲及其它大陆,并建立了规则和机构,鼓励世界各国利用美元作为统一结算工具。美国制造了整个国际体系,我们都已经习惯身处其中。即使在当前这个起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中,世界各国也都趋向于将美元视作安全天堂。”经济学家娜尔瑞•伍兹29日BBC的一档节目中解释说,在危机中加大持有美元,是人们对美元的习惯性和恐慌性需求。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地缘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赛巴斯蒂安•马拉比在《华尔街日》上回忆美元体系的建立时说,上世纪30年代,新西兰和丹麦为了争夺出口黄油的价格优势。一轮轮地竞相将本国货币贬值。为了防止类似“黄油战争”的情况重演,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创建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元钉住黄金,其他货市钉住美元。此后,以黄金储备作为支撑。美国开始任意花钱。这种优势招致其他国家的怨恨。BBC讲述了另一个故事,1971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批评美国无限制扩大政府开支,用来自别国的资金资助越南战争,而美国印刷的钞票已经超出其黄金储备。法国人派军舰前往纽约,将他们持有的美元换成黄金运回法国。3周后,英国人也来了。3天后,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放弃黄金挂钩美元的政策。不允许别国再来换回黄金。美元从此奠定了前所未有的核心货币地位。
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美元体现了美国的全球影响力,给美国带来了无限的资源。英国伦敦情资本公司主席阿比纳什•博斯德对BBC说,各国政府、公司都会储备资金以便救急,这就是储备货币的本意,但有的国家不同,它只需开出支票,而不用付钱给任何一个国家,如此一来它就拥有了无限的资源和权力。美国就是这个国家,博斯德说,连续20年,美国一直出现账户赤字,这是因为它可以靠写支票从他国购买产品,而不用兑现,这就是美国打越南战争、伊拉克战争以及修建沿海别墅的资金。BBC称,“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对美国没有丝毫监管,当世界其他国家需要美元时,美国只需要去印美钞即可,这是其他任何政府都无法想象的特权;而当美国想赖掉高额外债时,还可以通过不断让美元贬值来实现。”
美元支撑起了美国的全球霸权。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前高级官员弗林特•莱弗重特曾对《金融时》说,“货币政治异常强大,它是美国能够如此长久地占据霸权地位的原因之一,就像美国之前的英国一样”。莱弗里特表示,一个经典例子是,在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中,美国政府曾以抛售英镑相威胁,迫使英国从埃及撤军。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驻纽约的国际经济主任本•斯太尔也表示:“美国极其幸运,因为美元是国际价值标准——如果这一作用消失,美国在其他方面的优势也会随之消失,因此。美国将使用全部力量来保证美元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
美元霸权将在何时终结
既然美元霸权令世界其他国家怨声载道,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美元霸权也在遭受质疑,那么,世界离开美元的日子到来了吗?在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美元的未来”讨论会上,美元专家的意见极为统一。他们认为,美元的中心货币地位确实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但美元霸权还未到崩溃之时。该研究所所长伯格斯腾认为,美元霸权地位长久不变是因为美国“没有真正的对手”,这不仅仅是说货币,更是说经济规模。在他看来,欧元连续9年试图取代美元地位。但欧洲国家相互独立、缺乏统一,其金融结构在此次危机冲击下也同样不堪一击,显示出欧元要想取代美元的地位或与美元形成“双中心货币”,很值得怀疑。伦敦金融城资深汇市分析师皮埃德也对《环球时》记者表示,目前世界上还找不出一种货币或多种货币联合能与美元相抗衡。他说,在西方投资者来看,欧元和日元是除美元外影响力较大的全球性货币,但欧元区国家的经济窘境以及日本股市历史性大跌都显示它们比美国遭受的打击更大,即使它们想在金融危机之下取代美元,也是有心无力。
人民币会取代美元的特权地位吗?BBC的一篇道说,“今天的美国就是昨天的英国和明天的中国”。文章称,在美国刚开始制造产品向其他国家出口时,其国力不断强盛,而且美元也越来越成为稳固的中心货币,这也是数十年前英国向美国权力过渡的景象,现在的中国也出现了相似情况。道认为,从长期看,美国必将把储备货币这一角色向中国移交,虽然现在中国可能还不愿意承担起这个角色。有专家说,再过30年,中国就可能扮演世界储备货币的角色。但美国《国际先驱论坛》30日的分析持相反观点,称中国曾被认为可以引领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崛起,同欧元一起挑战美元的霸主地位,但从目前外部市场不断撤资、中国经济放缓的形势来看,这样的预言暂时还不能成为现实。
与此同时,众多分析人士认为,在将来支持美元强势地位的还是美国的经济实力。《华尔街日》称,美国的处境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糟,美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市场,充满微型机的消费文化,致力于创新的公司,美国依然强大而富足,仍然是超级大国。BBC近日道说,一项由世界经济论坛主持的、对全球1.2万位商界名人进行的调查告显示,美国的经济仍名列第一,美元仍是最受认可的世界性流通货币。告起草人之一汉诺兹说,联系到金融危机,调查指数所衡量的是一个国家限制冲击其经济的能力与自身恢复的能力。
还有文章预测了美元体系崩溃将给未来全球货币市场带来的无秩序状态。BBC通过对“欧元结算石油”的利害分析指出,由于美元仍然在唱主角,个别国家增加一种结算货币,就意味着增大一份风险,在价格风险之外,又附加了一层汇率风险。汇丰银行的奥斯汀认为,虽然美元霸权存在诸多问题,但如果急于求成,在短时间内另起炉灶,势必造成国际金融市场的巨大混乱,届时将会有许多国家抛出美元外汇储备转而购进新币种,后果将不堪设想。奥斯汀举例说,当年英镑和美元霸权转换时,就曾出现过这样的场景,结果用了30年才完成调整,在金融危机肆虐的今天,这样的转换风险更高,更何况,当年货币霸权转换时还保留了一个重要的过渡工具:金本位制,如今美元并不存在这种过渡介质,一旦交接过于生硬,将给世界带来难以预估的冲击。
(《环球视野》摘自2008年10月31日《环球时》)
相关文章 社科:金融危机下的资本主义制度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思考——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初探清湖渔夫:全球性货币战争的时代特征从CDS的角度看08危机真相不是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系统性危机美国次贷重创重临或达730亿美元窟窿金融危机远未成为历史经济危机的逻辑(下篇)——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的逻辑——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吕永岩:“富外穷内”国际板未面世便现魔影张庭宾:美国最危险之地——利率衍生品巨额美债何去何从
马小宁 管克江 陶短房 纪双城 青木 伊文
金融危机令国际主导货币美元的“劣迹”在全世界面前彻底露了馅,预测“美元霸权将终结”、“维持了60年的美元体系将崩溃”的论调开始席卷全球媒体,“抛弃美元”的呼声也从一些“敢说话”的政治领导人口中冒出来。然而,自从金融危机以来,任凭股指、房价大幅下跌,美元却一路逆势上扬,似乎成了美国全部经济要素中表现最好的一个。正如英国广播公司(BBC)29日一档节目所言,“我们正生活在一个混乱的时代,银行、商业、就业全部面临风险,处在风暴眼的就是美国金融体系,而在所有乱象中一直保持稳定的竟然是美元——这个美国权力与领导力的象征和杠杆。这真是令人感到奇怪。”这场金融危机究竟是昭示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末路,还是从另一个侧面显示了美元以及美国依旧强大?在可预见的未来,世界离得开美元吗?
“世界厌烦了美元霸权”
“该来的终于来了!”韩国《每日经济》30日写道。该的一则道称,俄罗斯与中国向美元体系“开了第一枪”,两国总理就双边交易时不以美元而改用人民币和卢布结算达成了共识。这位没太搞懂中国态度的文章急着做出结论:在“脱美元化”的路上,俄中走在了前面。文章还说,抵抗美国和美元的战线在扩大:阿根廷、巴西等南美共同市场4国和8个准会员国决定在区域内贸易往来中减少使用美元,扩大本国货币使用;伊朗、委内瑞拉等产油国正将一部分结算货币从美元换成欧元;海湾合作委员会6国也在就区域单一货币进行深入讨论,“美元正逐渐失去立足之地”。
俄罗斯《每日商》称,不排除俄罗斯将在11月15日于华盛顿召开的G20峰会上提出弃用美元的想法。俄罗斯专家称,中俄影响力比任何时候都要强大,中俄的外汇储备分别为l.8万多亿美元和5157亿美元,分列世界一、三位,如果中俄放弃美元,将对美元的国际地位造成沉重打击。鉴于普京几年前就提出过愿与欧盟用欧元结算石油和天然气出口账目,今年上半年又再度喊出“石油卢布”的口号,俄专家认为,俄罗斯准备利用金融危机对美国发起挑战。德国《每日新闻》29日道说,在未来7年内,欧元将取代美元的地位。
即使是美国国内也不乏这种论调。《华盛顿邮》说,“美国作为国际货币本位的提供者正走向衰落”;《国际先驱论坛》则直言,美元世界货币霸主的称号正在褪色。而早在年初,金融大鳄索罗斯就断言,次贷危机将导致维持了60年的美元体系终结。美国保守派网络杂志Vtire29日题为“世界厌烦了美元霸权”的文章写道,美国政府的预算赤字越来越大,外国政府和世界存储不得不背负起资助美国消费的沉重包袱,由此引发的怨恨也就越来越多。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已经组成了一个新的集团准备在11月的华盛顿峰会上协调立场;八国集团中的4个成员——法英德意都想利用金融危机来改变世界金融体系;庞大的外汇储备及生产大国的地位使中国成为了亚洲的领袖,以至于泰国副总理近日表示,人民币才是世界可自由兑换货币的正确选择。新闻网站Thedailybeast这样形容全世界对美元的愤怒: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让人们意识到了一个痛苦的事实——过度依赖别国的货币就像是共享别人家的空调系统,如果你连接的是地球另一端患有狂躁症的一家人的空调系统,你就有可能要在炎热的夏天忍受更高的温度,而当你想入睡时,又得忍受风扇轰鸣的噪音,这既不舒服,又极为危险。
“美元的微笑”
在世界范围内的“脱美元化”’呼声中,美元近来的走势却显得诡异莫测。美元的霸权地位非但没有看出终结的趋势,反而结束了长达7年的跌势,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英国《金融时》以“美元的微笑”为题形容说,“从美元汇率指数曲线图上看去,美元在过去数周内上涨10%,曲线向上翘起,清晰地形成一张咧开的大嘴”。这与以往经济危机中核心国家货币普遍贬值的历史轨迹完全背道而驰。美联储最新数据显示,自9月以来,美元对26种主要货币的贸易加权汇率上涨了8%,对欧元比价从7月初到现在已回升16%;与英镑比价达到了t6年来的最高位;对瑞士法郎、澳元、韩元及其他货币的比价也大幅攀升。美国经济学家还发现,即使是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依然把美元及美国视为安全港,在过去的4周里,世界持有的美国国债增加了1000亿美元,美元还是人们最青睐的货币。
美国《华尔街日》28日兴奋地以“美元王者归来”为题道称,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升级,美元在动荡年代又恢复了作为全球避险工具的地位。文章认为,虽然美元走强并非是由于美国经济一片大好,但目前而言,“美元是黑暗中的一座灯塔”。《时代》周刊也认为,人们并非希望持有美元,只是更不愿意持有其他货币。美林证券的经济更不愿意持有其他货币。美林证券的经济学家帕特里斯说,危机面前,许多投资者认为,由一个司机把舵的美国经济要比由多个司机把舵的欧洲经济可预测得多。路透社29日赞扬说,近几个月美元急速反弹让那些预言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历史结束的人随之失语,这说明“美国是唯一一个能够有效处理危机的国家”。
《环球时》记者近日参加了由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举办的一场名为“美元的未来”的讨论会,与会的众多美国专家都认为,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相对而言,基础雄厚、“禁得起折腾”的美国经济和美元反倒凸显其价值。正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研究员福布斯所言:“尽管华尔街令全世界投资者伤心,但美国金融市场的吸引力仍然存在,并成为驱使全球资金涌入华尔街的动力。”
美国在美元支撑下长久称霸
“二战后,美国奠定了世界经济的基础,出口汽车、石油、资本乃至观念到欧洲及其它大陆,并建立了规则和机构,鼓励世界各国利用美元作为统一结算工具。美国制造了整个国际体系,我们都已经习惯身处其中。即使在当前这个起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中,世界各国也都趋向于将美元视作安全天堂。”经济学家娜尔瑞•伍兹29日BBC的一档节目中解释说,在危机中加大持有美元,是人们对美元的习惯性和恐慌性需求。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地缘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赛巴斯蒂安•马拉比在《华尔街日》上回忆美元体系的建立时说,上世纪30年代,新西兰和丹麦为了争夺出口黄油的价格优势。一轮轮地竞相将本国货币贬值。为了防止类似“黄油战争”的情况重演,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创建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元钉住黄金,其他货市钉住美元。此后,以黄金储备作为支撑。美国开始任意花钱。这种优势招致其他国家的怨恨。BBC讲述了另一个故事,1971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批评美国无限制扩大政府开支,用来自别国的资金资助越南战争,而美国印刷的钞票已经超出其黄金储备。法国人派军舰前往纽约,将他们持有的美元换成黄金运回法国。3周后,英国人也来了。3天后,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放弃黄金挂钩美元的政策。不允许别国再来换回黄金。美元从此奠定了前所未有的核心货币地位。
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美元体现了美国的全球影响力,给美国带来了无限的资源。英国伦敦情资本公司主席阿比纳什•博斯德对BBC说,各国政府、公司都会储备资金以便救急,这就是储备货币的本意,但有的国家不同,它只需开出支票,而不用付钱给任何一个国家,如此一来它就拥有了无限的资源和权力。美国就是这个国家,博斯德说,连续20年,美国一直出现账户赤字,这是因为它可以靠写支票从他国购买产品,而不用兑现,这就是美国打越南战争、伊拉克战争以及修建沿海别墅的资金。BBC称,“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对美国没有丝毫监管,当世界其他国家需要美元时,美国只需要去印美钞即可,这是其他任何政府都无法想象的特权;而当美国想赖掉高额外债时,还可以通过不断让美元贬值来实现。”
美元支撑起了美国的全球霸权。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前高级官员弗林特•莱弗重特曾对《金融时》说,“货币政治异常强大,它是美国能够如此长久地占据霸权地位的原因之一,就像美国之前的英国一样”。莱弗里特表示,一个经典例子是,在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中,美国政府曾以抛售英镑相威胁,迫使英国从埃及撤军。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驻纽约的国际经济主任本•斯太尔也表示:“美国极其幸运,因为美元是国际价值标准——如果这一作用消失,美国在其他方面的优势也会随之消失,因此。美国将使用全部力量来保证美元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
美元霸权将在何时终结
既然美元霸权令世界其他国家怨声载道,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美元霸权也在遭受质疑,那么,世界离开美元的日子到来了吗?在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美元的未来”讨论会上,美元专家的意见极为统一。他们认为,美元的中心货币地位确实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但美元霸权还未到崩溃之时。该研究所所长伯格斯腾认为,美元霸权地位长久不变是因为美国“没有真正的对手”,这不仅仅是说货币,更是说经济规模。在他看来,欧元连续9年试图取代美元地位。但欧洲国家相互独立、缺乏统一,其金融结构在此次危机冲击下也同样不堪一击,显示出欧元要想取代美元的地位或与美元形成“双中心货币”,很值得怀疑。伦敦金融城资深汇市分析师皮埃德也对《环球时》记者表示,目前世界上还找不出一种货币或多种货币联合能与美元相抗衡。他说,在西方投资者来看,欧元和日元是除美元外影响力较大的全球性货币,但欧元区国家的经济窘境以及日本股市历史性大跌都显示它们比美国遭受的打击更大,即使它们想在金融危机之下取代美元,也是有心无力。
人民币会取代美元的特权地位吗?BBC的一篇道说,“今天的美国就是昨天的英国和明天的中国”。文章称,在美国刚开始制造产品向其他国家出口时,其国力不断强盛,而且美元也越来越成为稳固的中心货币,这也是数十年前英国向美国权力过渡的景象,现在的中国也出现了相似情况。道认为,从长期看,美国必将把储备货币这一角色向中国移交,虽然现在中国可能还不愿意承担起这个角色。有专家说,再过30年,中国就可能扮演世界储备货币的角色。但美国《国际先驱论坛》30日的分析持相反观点,称中国曾被认为可以引领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崛起,同欧元一起挑战美元的霸主地位,但从目前外部市场不断撤资、中国经济放缓的形势来看,这样的预言暂时还不能成为现实。
与此同时,众多分析人士认为,在将来支持美元强势地位的还是美国的经济实力。《华尔街日》称,美国的处境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糟,美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市场,充满微型机的消费文化,致力于创新的公司,美国依然强大而富足,仍然是超级大国。BBC近日道说,一项由世界经济论坛主持的、对全球1.2万位商界名人进行的调查告显示,美国的经济仍名列第一,美元仍是最受认可的世界性流通货币。告起草人之一汉诺兹说,联系到金融危机,调查指数所衡量的是一个国家限制冲击其经济的能力与自身恢复的能力。
还有文章预测了美元体系崩溃将给未来全球货币市场带来的无秩序状态。BBC通过对“欧元结算石油”的利害分析指出,由于美元仍然在唱主角,个别国家增加一种结算货币,就意味着增大一份风险,在价格风险之外,又附加了一层汇率风险。汇丰银行的奥斯汀认为,虽然美元霸权存在诸多问题,但如果急于求成,在短时间内另起炉灶,势必造成国际金融市场的巨大混乱,届时将会有许多国家抛出美元外汇储备转而购进新币种,后果将不堪设想。奥斯汀举例说,当年英镑和美元霸权转换时,就曾出现过这样的场景,结果用了30年才完成调整,在金融危机肆虐的今天,这样的转换风险更高,更何况,当年货币霸权转换时还保留了一个重要的过渡工具:金本位制,如今美元并不存在这种过渡介质,一旦交接过于生硬,将给世界带来难以预估的冲击。
(《环球视野》摘自2008年10月31日《环球时》)
相关文章 社科:金融危机下的资本主义制度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思考——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初探清湖渔夫:全球性货币战争的时代特征从CDS的角度看08危机真相不是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系统性危机美国次贷重创重临或达730亿美元窟窿金融危机远未成为历史经济危机的逻辑(下篇)——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的逻辑——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吕永岩:“富外穷内”国际板未面世便现魔影张庭宾:美国最危险之地——利率衍生品巨额美债何去何从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