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格俄冲突中的中国立场

2025-02-28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格俄冲突中的中国立场

  

  田忠国

  

  从美国的全球战略上说,格俄冲突只是美国全球战略上分化中俄关系的一步棋子,击疼俄国,让中国持观望态度,分化中俄的军事联盟关系,进而在捆住俄国手脚的同时,为下一步推动美国的全球战略,也即围困中国的战略目标作好准备。

  

  围困中国的战略目标,是美国一直致力的重要的全球战略目标之一,但是,中国地大人多,是头惹不起的雄狮。毛泽东时代,在美强我弱的情况下,美国吃尽了苦头,这就告诉美国,要想战胜中国,不是让中国醒来,而是让中国沉睡。让中国沉睡的路径也不是什么新鲜活儿,只不过就这么几招,一是培养美国利益的代言人(俗称美国鹦鹉),从意识形态上先行渗透。二是掠夺中国主权经济(美其名曰叫经济全球自由化),掌控中国经济主权,并在合适的时机实施颜色革命,肢解中国,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三是从全球战略上扼占中国的命门,比如说对南海、东海油田的占领战略,支持藏独、疆独战略。有人认为,中美之间只是个意识形态不同导致的结果,如果中国步美国之后成为第二个美国了,一切矛盾乃至争端都会消失殆尽。但是,从前苏联的经验看,这种看法不仅无知,而且愚蠢,因为,苏联解体后,俄美之间并没有友好,而是美国掀起了对俄罗斯围困的高潮。

  

  由此可知,美国的友好只是为了达到占居全球战略利益,并非为了真正帮助别国崛起。

  

  有媒体道称,日本提出核查中国的核武器数量,而美国也加快了向台湾输送武器的速度,前者虽然声音来自日本,但在我看来,那不过是美国通过日本向中国挑衅,因此,我认为,中国要想争取一个和平发展的历史时期,就应该按照迟浩田将军“打沉日本,打残美国”的战略办。打沉日本,才能震住周边,守住南海、东海,打残美国,才能保住中国的生存空间,使西方不敢对藏独、疆独再存妄念。

  

  昨天读到 宋晓军 先生的文章。宋文认为,中俄之间只存在利益平衡关系,言下之意,中俄之间不存在道义上的支援关系,因此,中国不明确态度是静观利益之变。如果从短期利益关系上说,中国持此态度是个不错的明智之举,但若从战略利益的角度说, 宋 先生确有点短视了,因为,再大的短期利益,也是无法代替战略利益的。

  

  因此,我认为,从战略利益的角度说,中国必须同俄罗斯一道,向美国说不。

  

  同时,警告日本,如果一旦侵入中国领海,由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日本单方面承担,包括战争后果。战争即可以消耗财富、损耗国力,但美国经验告诉我们,战争也可以创造财富、增强国力。国威是打出来的,而不是让出来,让的结果只会逗引美国更大的胃口,损害本国和本国民众的利益。

  

  中国的战争决心,是决定中美之战延迟还是提前到来的关键。因为,对于美国来说,中国的战争决心,是美国衡量打,还是不打的关键因素。

  

  美国的全球战略足以证明,美国早就成为充满野心的邪恶国家。

  

  正义向邪恶挑战,是中国义不容辞的责任。

  

  但在打之前,中国应该清理美国鹦鹉,把他们赶到美国去。

  

  中国前三十年的经验证明,只有不怕战争,敢于打仗,才有可能阻止战争。在中美战争对峙中,中国的全球战略制胜点不在别处,而在美国。在美国的白宫。

  

  中国用亮剑表明中国的坚定立场,是适逢其时。

  

   2008年8月31日 星期日

相关文章 马也:“玫瑰英雄”的末路——五论格俄之战俄罗斯赢得“新斯大林格勒战役”欧美对于北极熊与大绵羊的区别对待戴旭:俄罗斯将全球反击美国马也:俄罗斯--死路和生路——四论格俄之战“石油卢布”叫板美元霸权马也:冷战问题上的老账和新账--三论格俄之战货币战争又再次拉开序幕!“新冷战”来临?马也:国家的军事抗击开始了--再论格俄之战宋宜昌:啊!又是高加索打破黑海对峙僵局的赌博
标签:中国   美国   战略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