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物价疯涨穷人无以果腹取泥土做饼充饥
海地人民对付饥饿传统疗法---吃泥土饼
据美联社30日道,海地物价飙涨,幅度之大已经远非普通老百姓可以承受。由于食品价格疯涨,海地最贫苦的穷人一天甚至吃不上一顿像样的米饭。为了填饱肚子,部分穷人只好不顾一切地诉诸极端手段,取泥土做饼充饥。
午餐时间又到了,在海地一个条件最恶劣的贫民窟,沙琳-仲马开始用餐。但是她午餐所吃的是泥土做的饼!沙琳今年只有16岁,还带着一个一个月大的儿子。由于无以果腹,沙琳常常被饿得胃部一阵阵剧痛,最后她只好求助于海地人民对付饥饿的"传统疗法"--吃泥土饼充饥。据悉,做饼用的干黄土取自海地中部高原地区。
海地怀有身孕的妇女和儿童一直视这些黄土为"宝贝",因为它既可以作为抗酸剂,又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钙元素。但是在诸如海地首都太子港的"太阳城"贫民窟等地,黄土、食盐和起酥油(植物油所制)调和在一起做的饼则是当地穷人一日三餐的主食。沙琳就与她刚刚出生的儿子、五个兄弟姐妹以及失业的双亲一起挤在"太阳城"贫民窟的两间破屋里。她向记者表示:"当我母亲找不到任何东西做饭时,我就不得不一日三餐吃黄土饼充饥。"
沙琳介绍说,她的儿子伍德森出生时重量只有6磅多一些,但是现在甚至出生时更瘦小了。沙琳表示,尽管她喜欢黄土饼的奶油味和咸味,但是吃过之后总是会引起胃部疼痛。她说:"当我给伍德森哺乳时,小家伙有时也很痛苦,看上去就像害了疝气痛病一样。"
由于油价飙升,带动了化肥、水利灌溉及运输成本高涨,全球食品价格随之大幅攀升。而全球对生物燃料的需求越来越大,也进一步"火上浇油",给食品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沉重压力。这一问题在加勒比海地区尤其突出。由于该地区岛国大都依靠进口,部分国家的食品涨价幅度已经达到了40%。鉴于全球物价飞涨,加之2007年海地洪灾频发,飓风季节也给海地全国庄稼收成造成毁灭性打击,联合国粮农组织已经宣布海地以及其它几个加勒比海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加勒比海地区领袖去年12月也召开紧急峰会,商讨削减食品税,以及建设大型区域性农场,以减少对进口的依赖。
在海地盐湖贫民窟的市场上,两杯大米的价格已经由去年12月的50美分涨到了60美分,而与一年前相比,涨幅则达到了50%。豆类、炼乳和水果的价格涨幅也与大米相当,甚至连一份可食用粘土的价格在过去一年之中也暴涨了1.5美元。当地穷人表示,现在制作100个饼所需的一份黄土已经涨到了5美元。他们指出,尽管黄土饼也要5美分一个,但是与其它食品相比,相对还是很便宜。美联社记者看到有人在市场上兜售黄土饼,就尝了一块。记者发现,饼一接触到舌头,就立刻吸光了嘴里的潮气,而此后数个小时,一股泥土的怪味一直留在嘴里无法消失。
而这种黄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则有利有弊,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免疫学教授杰拉德-卡勒汗深入研究"食土"现象之后表示,一方面,黄土内含有致命的寄生虫或毒素,而另一方面,黄土又可以增强孕妇子宫内胎儿的免疫性。海地当地医生也表示,以黄土饼为主食会造成营养不良。40岁的玛丽-诺埃尔在一个市场上靠卖黄土饼为生,以抚养七个子女。玛丽-诺埃尔表示,她全家人也吃这种饼。她说:"我知道它对我的身体有害。我希望有一天我会拥有充足的食物,到时我就可以不用再吃这些饼了。"
海地的历史:1844年至1915年为海地内乱时期,先后更换了22位统治者。1915年至1934年被美国占领。美结束占领状态后,海地先后由樊尚和莱斯科任总统。1946年海地发生军事政变,迪马瑟•埃斯蒂梅为总统。1950年保罗•马格卢瓦尔上校出任总统。1957年至1986年杜瓦利埃家族实行独裁统治,1986年2月7日,在人民反暴政斗争浪潮的冲击下,杜瓦利埃逃往法国。以原军队参谋长亨利•南菲将军为首的全国执政委员会接管政权。10月19日举行第一次全国立宪议会选举。1987年3月通过新宪法。1988年1月17日马尼加当选为总统,组成文官政府。1990年底阿里斯蒂德当选总统,9个月后被军事政变推翻;1997年至1999年,海地总理空缺,政府陷入危机。
海地的经济: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以农业为主。主要矿藏有铝矾土、金、银、铜、铁等。其中铝矾土储量较大,约1200万吨。也有一些林业资源。工业基础较薄弱,集中在太子港,主要有来料加工、纺织、制鞋、制糖、建筑材料等。农业是主要经济部门,但基础设施薄弱,耕作技术落后。全国近2/3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可耕地面积55.5万公顷。粮食不能自给。主要农业产品有咖啡、棉花、可可、大米、玉米、高梁、香蕉、甘蔗等。旅游业收入是外汇主要之一。游客大部分来自美国和加拿大。主要海港有太子港和海地角。海地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75%的人生活在赤贫状态下,全国只有20%的居民能用上自来水,文盲率高达80%。
外交:主张民族自决和不干涉原则的外交政策。
评:海地地处非洲大陆吗?否!它距发达的美国不1000多公里,就在西方极乐世界的大门口;它是独裁国家吗?否!它实际的是西方民主政治;它的贫穷是因为实际了“落后”的计划经济吗?否!它实际的是文明的市场经济,并且可能是很先进的国际化的经济。
摘:1994年9月19日,美国出兵海地。阿里斯蒂德及其新政府在美国帮助下,制定恢复经济的各项政策,紧缩政府开支,裁减公务人员,取消除玉米、大米、大豆之类的大宗产品外的所有贸易关税,促进出口和增加商业税和财产税;把大型的国有企业私有化。为了帮助海地恢复经济,美国准备提供2.5亿美元的援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亦应允在15个月内提供7.7亿美元的援助款项。
海地更具体情况我不知道,但我可以想象出来,海地在政治和经济上是全面西化了的社会。但这样的社会,为什么对经济非但没有改善,反而使其更加糟糕了呢?这和国内某些经济学家描绘的“彻底国际化”后场景,简直就是天堂和地狱的差别呀!
朝鲜人民因灾害饿两天肚子,右派就大肆宣传,以此来贬氏社会主义朝鲜和计划经济;现在海地人民饿得把泥土当主食,把泥土饼摆上柜台,右派们怎么没言语了呢?朝鲜人民粮食不够,美国人急忙提供“善意”的帮助,可当海地人民把泥土做饼当粮食时,为什么就没有人管了?文明人们也不炒作?想到这真是让我难受!
中国封建时代的“观音土”,又出现在当今文明世界上,这是世界文明的悲哀!西化了的经济学家根本不可靠!国人呀,我是多么的担心呀!
资本无国界,资本家也就没有祖国,全世界无产者团结起来!
相关文章 成都学者:银根会放松吗?王小刚:中国经济已面临“滞胀"风险的理性分析及对策思考混乱的经济学名词之通货膨胀中国的通货膨胀已攀升至高位,应该采取渐进式举措加以调控梅新育:中国物价上涨罪不在"猪"美联储才是祸首吕永岩:对美巨额利益输送必须严查、追究!通胀“魅影”下的规避与应对——“通胀治策”论坛精要从猪价轮回看生猪产业的沦陷通货膨胀与经济危机梅新育:境外上市受阻有利于削弱输入型通胀通货膨胀的真相:美联储放水与大象挤入澡盆竖琴螺对通货膨胀的独特看法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