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拉丁美洲红衫军:美国的头痛才开始

2025-02-28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拉丁美洲红衫军:美国的头痛才开始

  

  林深靖

  

  委内瑞拉12月3日总统大选投票,左翼领导人查韦斯(Hugo Chavez)以61.05%的绝对多数获选连任。他的支持者集体穿上红色T恤,拥到总统府前广场,向阳台上同样穿着红衣的查韦斯欢呼致意。广场一片红衣红旗,气势磅礡的“红衫军”在拉丁美洲涌现。

  

  这是查韦斯1998年首度当选总统以来的第三度连任,而且得票率一次比一次飙高,证明查维所代表的“波利瓦革命”以及他所倡议的“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已经在他的国家深根固柢,难以撼动。2002年4月,美国为了拔除眼中钉,曾经在委内瑞拉策划发动了一场政变,结果只造成查韦斯的短暂去职,他重返职位后,权力基础反而更为巩固。于今,古巴的革命领袖卡斯特罗传出病危的讯息,拉丁美洲的社会主义阵营接班人,似乎已非查韦斯莫属。要论群众魅力,要论反美反帝的坚决,要论博识雄辩,査维兹身上的确可以看见卡斯特罗的影子。

  

  而且,查韦斯“革命输出”的野心和能量,也委实不输给卡斯特罗。十一月二十六日的厄瓜多尔总统大选中,四十三岁的左翼经济学人科雷亚(Rafael Correa)轻易击败美国鼎力支持的大富豪诺波亚(Alvaro Noboa)。科雷亚宣称他学习的对象,他心目中最崇敬的偶像,就是查韦斯!

  

  查韦斯的挑衅美国的“丰功伟绩”,国际媒体上已有相当丰富的导,然则,委内瑞拉毕竟是全球第五大产油国,石油带来的财富可以做为查韦斯实践其社会主义理念的支柱。拉丁美洲其它的国家未必具有这样的条件,譬如,厄瓜多尔在经济和政治上都是一个相当不稳定的国家,一千三百四十万的人口当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生活在贫穷线之下,而过去十年来,没有任何一位总统可以安然卸任,有三位还是被街头的人民力量推翻的。

  

  那么,厄瓜多尔新任总统科雷亚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究竟有什么本领,可以让厄瓜多尔脱胎换骨,解除经济和政治的双重危机?他是否会像查韦斯一样,在美国的后院放火,成为冷战之后新一波反美反帝风潮的急先锋?根据科雷亚的自述,他是“人道主义者、基督徒与左翼斗士”的混和体。是人道主义者,因为,他认为政治和经济首先是要为人服务;是基督徒,因为他从年轻时代就受到解放神学社会信念的熏陶;是左翼斗士,因为他相信公平、正义和劳动的价值绝对超越于资本的积累。

  

  科雷亚声称他将追随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的脚步,在拉丁美洲开展“二十一世纪的社会主义”,与阿根廷、巴西、智利、波利维亚、乌拉圭、位内瑞拉、尼加拉瓜等左翼政权连结成“进步轴心”。在竞选过程中,他一再宣示,将严格限制美军在厄瓜多尔境内的活动,拒绝签署美国所主导的“美洲自由贸易区”协议,还威胁要切断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会”的关系,结束这些国际经贸体制对厄瓜多尔的操控。如果这就是科雷亚就职后的施政方向,那么,他无疑已经预告了未来国际地缘政治上一个崭新的格局,一个新型态的“冷战”可能正在酝酿之中。

  

  在一九九○年代之前的冷战格局,基本上是以东西为分野,西方是美国所领导的资本主义自由市场阵营,东方则是唯苏联马首是瞻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集团,双方在核战阴影下形成“保证相互毁灭”的恐怖平衡。如今,“二十一世纪的社会主义”在拉丁美洲崛起,而且阵容不断在扩大当中,即使是当前右翼政党当权的墨西哥、哥伦比亚和秘鲁,其内部的左翼势力都相当庞大,随时可能翻转政局,成为全球“进步轴心”的一员。科雷亚很清楚,他的权力基础,不仅来自于厄瓜多尔的选票,还来自于这个新兴的社会主义阵营,这个阵营的连结,无形中扩大了厄瓜多尔的政经实力,让它得以重获民族的自信和尊严,敢于和雄霸世界的北美老大哥脱钩,找到自主发展的道路。

  

  一九九○年,当柏林围墙崩垮,苏联、东欧阵营瓦解之后,美国大喜过望,认为这是“历史的终结”,美国在长达数十年的冷战之后,获得最后的胜利,证明资本主义自由市场是人类社会发展唯一可能的途径,社会主义已被扫进历史的垃圾桶,永世不得超生。讵料,社会主义左翼势力如今却是公然在它的后院集结扩张,而且反美的意志似乎日趋顽强。历史不仅没有终结,而且布局曲折,高潮迭起。美国的头痛时间才正要开始!

相关文章 巴西学者:拉美“后新自由主义”的特点是什么?法国学者:三份历史文件构建走向拉美一体化的解放大业彼得拉斯:历史视角下的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反攻大陆,古巴国际主义50年社群社会主义:对极端自由主义的回应美国霸权政策的又一重挫:记第五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委内瑞拉:只有国有化和计划经济才能解决危机20世纪80年代墨西哥经济改革思想的失败2008年委内瑞拉地区选举:革命的温度计宋晓军:中国为委内瑞拉发卫星美国为何不爽索飒:全球化进程中的拉丁美洲传统作物(土豆篇)拉美危机的背后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