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俄冲突,拉开新战国时代序幕
格俄冲突,拉开新战国时代序幕
龙凯锋
1.格俄冲突,俄占优势
格俄冲突,目前俄罗斯是占据了军事上的绝对优势。格俄冲突其实已经演变成了美俄冲突。俄罗斯现在变得非常强硬,前段时间和法国达成的停火协定,估计只能算是草稿了。这几天,俄罗斯在安理会提出了自己的停火决议草案,这种草案到了安理会,估计不讨论几个月是不会达成最后结果的。很明显,俄罗斯这一招很高明,前面和法国达成的协议,某种程度上起到了缓兵之计的战略效果,只是不知道这是否是法俄商定好的,如果是这样,中俄欧多强之间的战略协商机制基本建立了。也是,法俄的协议,怎么能比得上联合国的协议有权威呢,就只能算是停火协议的草稿了,不具备法律效率。
俄罗斯一方面在格鲁吉亚巩固军事成果,并将军事成果转化成当地的政治成果,扶持当地有声望的人上台执政,格鲁吉亚各地就不再属于萨卡这样的光杆司令指挥了,估计下一步,格鲁吉亚各地声讨萨卡的狼烟四起,萨卡估计也只能狼狈下台,到美国或美国腿子那里去寻求政治避难了。
在联合国,俄罗斯是不会吃亏的,不说俄罗斯自己有否决权,而且我们中国也可以帮帮它啊。在联合国的争论,估计让小布什心疼啊!格鲁吉亚还能拖多久?萨卡还有耐心拖吗?再拖下去,萨卡真成了光杆总统了。
2.美国会冒险攻打伊朗吗?
有朋友说:伊朗危险了!我也注意到一些情况:一是美国和伊拉克准备设定撤军时间表。这个时候设定撤军时间表,似乎有战略欺骗的嫌疑。而且伊拉克政府说,绝不允许任何军队从伊拉克侵略他国。言外之意是其他国家(暗指伊朗)也不能侵犯我领土,不能打击驻扎在伊拉克的美军了。这个信息只有两种可能:美国要么真的实行战略收缩,要么真的攻打伊朗。具体是哪一种,得结合世界大势和美国国内形势来分析。二是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辞职。关于巴基斯坦,具有两个战略通道作用。对美国来说,是阿富汗美军补给战略通道;对中国来说,是中国挺伊朗的战略通道。穆沙拉夫在台上时,是确保了美军的阿富汗补给战略通道,这条通道美国一直在使用。对中国挺伊朗的战略通道,能不能开辟得穆沙拉夫的战略决心,也就是穆沙拉夫必须在中美之间做个决断,我看老穆有点左右为难了,两个大哥谁都得罪不起啊。从这个角度说,穆沙拉夫下台,对中美来说,可谓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美国的阿富汗补给战略通道,可是一天都不能断的;而中国支援伊朗的战略通道,目前还处于待使用状态,谁急谁缓,对谁是性命攸关,我们一眼便知。何况,美国一直在扶持印度,而且巴基斯坦内部反美力量甚多,美国也无法解决巴基斯坦的经济问题,这些都决定了美国难以完全掌控巴基斯坦,中巴友谊是牢固的。三是格鲁吉亚冲突拖住了俄罗斯的战略行动能力。这一点我到不这么看,格鲁吉亚弹丸之地,和俄罗斯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只要俄罗斯防止支持格鲁吉亚的外部势力渗入,防止格鲁吉亚成为类似于第二个阿富汗,则基本大局已定,美国也无可奈何了。在对付俄罗斯的立场上,美欧分歧很大,俄罗斯的能源主导地位和核军事威慑,对欧盟都是一种震慑。而且,美元和欧元的交锋,欧盟也心知肚明。从这点上看,俄罗斯的战略行动能力根本没有受到格鲁吉亚的制约,何况俄罗斯支援伊朗的装备,估计早被伊朗掌握了,所需要的是后续补充,这一点并不影响俄罗斯的装备支援能力。四是中国奥运会,制约了中国的战略行动能力。这也只是美国的一厢情愿而已。奥运会取得了巨大成功,通过奥运会,中国结交了更多的亚非拉国家,巩固了和这些国家的友谊,同时团结了国人和全球华人的意志和精神,这些都决定了奥运会后,中国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将得到极大恢复,这也算是中国国民战斗精神的恢复,看不到这一点,就属于战略短视。
从种种分析看,美国还是不具备攻打伊朗的条件。如果非要冒险,那也没有办法。萨卡不是也冒险了吗?希特勒不是也冒险了吗?东条英机不是也冒险了吗?很正常,小布什想冒险,我们也没有办法,自己承担后果就可以了。
3.俄罗斯全球反击
格俄冲突,是美俄关系的拐点。有人说,冷战已经结束了。其实,美俄冷战一直存在,并没有结束。至少在美国战略策划中,一直在进行。北约东扩、颜色革命、挑拨俄欧矛盾、孤立俄罗斯,都是美国对俄罗斯的冷战手段。拿破仑说得好:胜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乘胜追击。所以,前苏联的垮台只是第一步,让俄罗斯没有崛起机会,才是美国最终的目标。
俄罗斯一方面在对波兰、捷克做出强烈反应的同时,在波罗的海舰艇上部署核弹头,摆出一副与美国同归于尽的战略态势来;一方面对一些亲俄反美的关键国家,大打自己的反导牌,或者导弹牌,这让美国左右为难。
俄罗斯毕竟是核武器和其他高新武器的主要国家,如果这些高新技术扩散开来,美国对其他国家的非对称打击就失去了战略威慑效果,这就严重损害了美国的战略霸权利益。
俄罗斯这招很高,你卖你的盾,我也卖我的盾,同时我卖我的矛。谁怕谁啊?导弹和反导系统,不是美国的专利,到头来,最怕的还是美国。这也是美国一直投鼠忌器,不敢在波兰和捷克实际部署,而是讨论许久才签约的原因之一吧。
可以预见的是,俄美关系已经走上了对抗的轨道,难以逆转。因为俄罗斯已经准备全球存在,特别是军事存在,这直接威胁到美国的霸权利益,是美国所不允许的,势必产生直接的战略对抗。
4.多强该有所为了
世界的多极化,真正的含义应是世界政治力量的区域化。在这个世界上,还是大国和强国说了算的,他们根据自己的地理位置,文攻武备建立自己的影响范围,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区域影响力。
多强整合区域力量,势必挑战美国在该区域的战略影响力,有时这种挑战是直接的,有时是通过代理人来进行政治斗争或者战争来实行的。政治角斗场是残酷的,小国注定大国争夺的卒子,战略地理位置不重要的小国,尚且可以选择中立;处于战略重要地理位置的小国,则注定成为一颗卒子,在大国之间做好明智的选择,选择好的大哥,尚且保全自己;选择不好的大哥,作为牺牲品就是意料之中的了。萨达姆被美国所抛弃而且被吊死,是一例子;米洛舍维奇被美欧联合送上国际法庭,莫名其妙死在狱中,也是一例子;贝布托被炸死,也只是美国的一个牺牲品,这都是注定的。
多强该有所作为了,美国呼风唤雨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这是时代发展的大势。中俄欧将首先挑战的是美国在中东的霸权地位;上合组织战略协同,剔除美国在中亚的渗透;俄欧挑战美国在地中海的霸权地位,这可是俄欧的出海战略要道啊;俄美争夺北极的控制权.....等等。可以断定的是,格俄冲突,掀开了世界多强挑战美国区域利益的序幕,美国衰落的趋势已经难以逆转了,这就是天命所归。
相关文章 马也:“玫瑰英雄”的末路——五论格俄之战俄罗斯赢得“新斯大林格勒战役”欧美对于北极熊与大绵羊的区别对待戴旭:俄罗斯将全球反击美国马也:俄罗斯--死路和生路——四论格俄之战“石油卢布”叫板美元霸权马也:冷战问题上的老账和新账--三论格俄之战货币战争又再次拉开序幕!“新冷战”来临?马也:国家的军事抗击开始了--再论格俄之战宋宜昌:啊!又是高加索打破黑海对峙僵局的赌博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