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号事件的吊诡与调查结论的难言之隐
今年3月26日晚,韩国“天安”号护卫舰因发生不明原因的爆炸事故而沉没。舰上人员104人有58人获救。 韩国联合调查团经过近两个月的“调查”,于本月20日公布了正式调查告,认定天安号系遭朝鲜小型潜艇发射的鱼雷攻击而沉没。
综观天安号事件发生以来韩国方面先后透露出来的种种与“调查结果”不合拍的措辞,以及调查结论中有违日常经验法则的判断内容,深感天安号事件充满吊诡之处。
第一,事件中沉没的天安号是一艘反潜型浦项级轻型护卫舰,主要用于沿海反潜和巡逻。它参加了韩美联合军演,毫无疑问具有与美军技术水准相匹配的科技含量。但是,它竟然会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被朝鲜的小型潜艇一弹击沉。这在事件发生后的一个时期,对世界上任何人来说都是难以想象的。无怪乎舰上58位生还者也无法判断爆炸到底是发生在舰内还舰外。
第二,对于这次沉舰原因,韩国方面先后提出了内部爆炸、触礁、水雷爆炸、鱼雷攻击等4种可能,使真相扑朔迷离。韩联社 3月29日 称,一位姓朴的天安舰船员认为是舰艇的螺旋桨撞到暗礁而沉没。韩国国防部长金泰荣则在 4月2日 说:“不排除包括朝鲜布设的水雷爆炸在内的所有可能性” ;“水雷和鱼雷都有可能,但我认为是鱼雷攻击的可能性更大。”
部分韩国国会议员在3月29日质疑说,事发时韩美两国正在黄海海域进行联合军演,美军两艘宙斯盾军舰和韩军的“世宗大王”号军舰也在附近参演,而1200吨级的天安号为何驶往一个并不常去的水深只有25米的沿岸地方?会不会是军方炮弹“自摆乌龙”误将天安舰击沉?
事件海域附近白翎岛居民称,当时曾听到了约15分钟的炮声,提出天安舰有被朝鲜炮击的可能性。有分析认为,朝鲜用鱼雷攻击的可能性很小,因此有人推测“可能是南北交火造成沉没”。而韩国海军方面表示:没有发生海岸炮或导弹等地面攻击。炮声是因为当时位于天安舰附近的另一艘巡逻舰“束草舰”在雷达上发现鸟群后进行射击,这是很正常的行为。
而部分韩国媒体则用肯定的语气道:“几乎可以确定是因为遭受朝鲜攻击而沉没”。
第三,朝鲜社会科学院博士金明哲在香港《亚洲时》上发文说,有四大证据表明,朝鲜不可能击沉“天安”舰:1、朝鲜潜艇的隐身性能,还不能穿越美韩反潜部队的重重防御;2、朝鲜潜艇行动缓慢,无法在韩国水域秘密行动并安全撤离;3、当时美韩正在进行军事演习,两国海军至少有4 艘“宙斯盾”舰艇和其他海军潜艇的参与,“自摆乌龙”的可能性很大;4、美国副国务卿斯坦伯格和驻韩美军司令夏普在内的高级官员,都说过未发现朝鲜涉入“天安”舰事件的证据。为此,金明哲调侃说,如果汉城认定事故原因是朝鲜所为,这会让朝鲜制造的武器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更强的吸引力。
金明哲认为,参演的4艘“宙斯盾”舰和大多数美韩两国舰艇都装备有“MK-46”型鱼雷,该型鱼雷具有强大的反潜和反舰能力。而从美军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场上的表现看,经常误伤友军,因此美军的嫌疑最大。金明哲强调,如果调查结论是美军误伤,不仅令美军昂贵的作战系统蒙羞,更将在韩国国内掀起激烈的反美情绪,因此两国领导人都在试图掩盖真相。奥巴马总统在4月1日就沉船事件向韩国总统李明博表示哀悼时,还表示愿意让李明博主持 2012年的下届核安全峰会。法新社评论称“这令许多人吃惊”,因为大多数观察家都认为俄罗斯会是下届东道主。奥巴马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姿态,最可信的解释,就是要安抚韩国有可能会对美军误伤“天安”舰的愤怒情绪。
第四,从技术上讲,迅速断定天安号沉没的原因并不很难,但从它的沉没到调查结果的正式公布历时五十五天,耗时之长令人惊讶,折射出韩国方面的难言之隐。天安号在有争议的北方界线附件爆炸沉没,韩方竟然在第一时间内无法确定沉没的原因着实令人不解。时隔多日,韩方才道出事情的原委,说是护卫舰的船底遭受不明原因的破坏。联合调查团4月25日表示,初步调查结果显示,系“水下非接触性爆炸”导致天安号沉没的可能性很大。韩国联合通讯社当天援引政府高级官员的话道说,“非接触性爆炸”的意思是指“近距离爆炸”。
这个所谓“非接触性爆炸”等于“近距离爆炸”的说法显得十分诡异。这个“近距离”指多远?这等于是说朝鲜鱼雷是在没有击中天安号时的水中爆炸的。而根据枪弹痕迹鉴定,可以确定开枪者与弹着点的距离,那么根据天安号的爆炸痕迹,也可鉴定出距爆炸点的准确距离。但是联合调查团似乎对这类客观物证不感兴趣,而对在海水中泡了几十天的沉舰痕迹上的“炸药”性能却说得活灵活现。
第五,如果按韩国军方先前所说,天安号是船底遭受不明原因破坏而沉没,那么朝鲜潜艇的鱼雷要击中天安号船底,就得将潜艇驶到天安号舰身下面水域或至少很近的下面水域发射,才有可能击中舰身船底。可这又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好奇:难道朝鲜潜艇的消声技术已经天下无敌了,如此近距离也不被天安号雷达发现?也没有被附近的4艘“宙斯盾”舰艇发现?更为诡谲的是,朝鲜潜艇在天安号船底下作恶后仍能安全地扬长而去。韩美海上联合军演应该是少不了有反潜内容的,天安号上100`多官兵的反潜意识难道真的都等于“零”吗?要知道事发海域海深只有25-28米,也就是说朝鲜潜艇几乎是贴近了天安号活动的。如确是如此失职,李明博怎么至今没有处分一个海军长官。
第六,对韩国公布的联合调查告结论,除韩美日一致倾向性认同并谴责朝鲜外,中俄两国的态度是很值得玩味的。对中国来说,身处东北亚的主导地位,想扮演“外甥”纠纷中的“娘舅”角色并无不当。但这个居间的“娘舅”并不是那么好当的,极有可能两边都不讨好。对俄罗斯的态度,显然带有对自己在韩朝事务中被边缘化的不满情绪,但它的表态内容是符合一个主权国家独立行使外交事务规则的,不存在意识形态的倾向性。
第七,尽管天安号事件留下了这么多的吊诡之处,对说起朝鲜眼睛会冒血的国内愤愤们来说,并不妨碍他们进一步妖魔化朝鲜时的亢奋情绪,也不妨碍他们对国家的朝鲜事务政策进行含沙射影般地妄加猜测。他们不会满足于对朝鲜的谴责或制裁,只盼望借机将朝鲜从地球上抹掉。因为朝鲜已经对美国的军事盟国进行了军事攻击,就应针锋相对采取复措施,并希望中国忘掉往日的唇齿关系,坚定地站在美国人一边。盼望朝鲜在天安号事件中落个偷鸡不着蚀把米结果的愤愤肯定不少,但主导国际战略的美国能否照顾这些顺民急不可耐的期盼,还得受到多方面利害关系的制约,也许这永远只能是国内愤愤们的梦想而已。相反,朝鲜人对联合调查告结论并没有表示出更为激烈的措词,因为他们无意中捡了个大便宜:如果联合调查告结论属实,经得起国际法上证据的验证,那么国际上对朝鲜的军事技术就不能不刮目相看了。对愤愤们来说,这到底是喜呢还是悲呢?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