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邓小平为刘少奇辟啥谣

2025-02-28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小平同志和少奇同志的感情,一直是相当深厚的。他们不但在某些历史时刻同时受到冲击,而且在刘少奇同志冤案得到平反昭雪之后,毛主席所犯的严重错误写进了党中央的决议,但刘少奇同志始终以完美的形象重新呈现在我们和历史面前。近日重读《邓小平文选》,发现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小平同志就以他坚强的党性原则,为刘少奇同志澄清了一些在党内的流言蜚语,从而也为维护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团结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比如小平同志在1954年2月6日党的七届四中全会上,就详细批驳了一些关于刘少奇同志的流言(《邓小平文选》第二卷《骄傲自满是团结的大敌》)  我们常常遇到,某些同志对中央几个主要负责同志的不正确的言论,常常是不经过组织、不合乎组织原则的。全国财经会议以来,对少奇同志的言论较多,有些是很不适当的。我认为少奇同志在这次会议上的自我批评是实事求是的,是恰当的。而我所听到的一些传说,就不大像是批评,有些是与事实不相符合的,或者是夸大其词的,有的简直是一些流言蜚语,无稽之谈。  比如今天少奇同志在自我批评里讲到的对资产阶级的问题,就与我所听到的那些流言不同。对资产阶级问题,虽然我没有见到一九四九年初少奇同志在天津讲话的原文,但是据我所听到的,我认为少奇同志的那些讲话是根据党中央的精神来讲的。那些讲话对我们当时渡江南下解放全中国的时候不犯错误是起了很大很好的作用的。虽然在讲话当中个别词句有毛病,但主要是起了好作用的。当时的情况怎么样呢?那时天下还没有定,半个中国还未解放。我们刚进城,最怕的是“左”,而当时又确实已经发生了“左”的倾向。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采取坚决的态度来纠正和防止“左”的倾向,是完全正确的。我们渡江后,就是本着中央的精神,抱着宁右勿“左”的态度去接管城市的,因为右充其量丧失几个月的时间,而“左”就不晓得要受多大的损失,而且是难以纠正的。所以,我认为少奇同志的那个讲话主要是起了很好的作用的,而我所听到的流言就不是这样的。  [据相关史料,刘少奇同志于1949年4月28日在天津市职工大会上的讲话引起争议的提法有:“今天中国不是资本家太多,太发展了,而是太少,太不发展”。“资本主义的剥削在今天还不能够废除”。“在目前中国条件之下,私人资本主义的剥削有若干发展是进步的。”“今天中国资本主义是在年青时代,正是发挥它的历史作用、积极作用和建立功劳的时候”。“今天在我国资本主义的剥削不但没有罪恶,而且有功劳”。引起争议之后,毛主席又归纳为“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四面八方”政策。]  又比如对于富农党员的问题,不过是早一点或迟一点发指示的问题,但是我听到的流言就不是这样的。  [1949年4月29日,刘少奇在北京庆祝五一劳动节大会上的演说中公开宣布“不动富农的土地和财产”。12月间又对时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安子文等谈到“党员成分为富农的其党籍怎么办?这个问题提得过早了”。]  又比如对于工人阶级半工人阶级领导革命的问题,在提法上当然是不妥当的,可是这里并没有涉及党的性质问题,但是我听到的流言就不是这样的。  [关于半工人阶级领导革命,是解放初期刘少奇同志主持所发的中央文件中的一个新提法,遭到许多地方党委的质疑,后在毛主席过问下进行了纠正]  我说有些流言是超过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限度的,不但从组织方面来说不应该,而且有些变成了无稽之谈或随意夸大,这种现象是应该值得我们注意的。  小平同志在这里,提出了维护多位中央负责同志威信的问题,这是维护党的团结和保持坚强领导所必须的。从小平同志在这个讲话中列举的流言,我们可以大体感觉到当时党内有一部分同志对刘少奇同志相当不服气。但正如小平同志指出的那样,刘少奇同志作为二把手和毛主席接班人的地位是历史形成的,为了党的团结,就必须像维护毛主席那样来维护刘少奇同志。所以当高岗等人背后说刘少奇同志坏话的时候,小平同志很快就向毛主席反映了这种不经过组织、不合乎组织原则的情况,从而引起党中央高度重视,及时解决了高饶反党集团问题,也正是从这个时候起,反对刘少奇同志的性质也就开始正式确定为“反党”,小平同志对此特别强调  “我们能够把维护中央的威信和维护中央几个主要负责同志的威信分开吗?能不能这样说,维护中央的威信与中央几个主要领导同志无关,例如与少奇同志无关,是否能够这样解释呢?”  就是对这种定性原则的详细说明。包括后来一些同志对刘少奇同志的反对,也同样属于反党性质。小平同志对党中央领导主要负责同志的维护,特别是对刘少奇同志威信的维护,体现了他坚定的党性和原则性。这是值得广大党内同志认真学习和发扬的。
标签:同志   维护   中央   问题   我们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