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整合,金融化扩张
全球化整合
资本是会创造奇迹的。过去二十多年来在中国,资本创造了巨大奇迹。制造业生产和工业化发展,创造了大量财富和城市繁荣。资本有建立极大制造产能的倾向。但是资本造成的社会的不平等,限制了普遍的购买力。资本国家常规的的中心危机,生产过剩,在全球化市场体系整合下,以中国产品制造业为主角,首当其冲。典型的贫富差距,阶层与两极分化,劳资对立,失业,环境污染,官民对立问题,社会不公的基本矛盾,及资本社会商品生产的固有的经济周期,通过全球化整合,长期转移落户到中国社会。换句话,地球村西头社会的对抗性矛盾也整合到村东头的领导和百姓面前了。中国已经处在这个状态。这是资本市场的一体化或全球化整合到资本市场系统的一部分。
追求利润增殖是资本的本性。通过支持大城市经济的利润率,获取廉价劳动力,通过获取新的,尽管可能被限制的市场,通过获取新的便宜的农业和原材料产品的资源,通过对基础设施投资形成新的区域,扩张,追求利润增殖。全球化整合过程是通过贸易自由化和意识理念的推导,以去除全球性资本流动障碍和废除对外国投资障碍目的进行和完成的。过去二十年来,国际资本把半资本主义、非资本主义或前资本主义地区迅速整合入全球性市场经济体系中。
金融化扩张
在推进美元经济主导的全球化基础上,美国债务经济随之迅速膨胀。资本追逐更高利润增值的金融化。在现代资本的现实世界,由于全球产能过剩,工业和农业投资赢利低下,很多盈余资本在金融业流转,投资和再投资。金融业转向了自身投资。金融业运作的问题是它等于对已经创造的价值的价值挤出。它创造利润,但是它不创造新的价值。工业,农业,商业服务创造新的价值。由于盈利不是基于价值的创造,股票、债券和其他金融工具形式的投资的价格可能与他们真正的价值分离极大。债务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经济需要建立在实体经济基础上的。当价值与价格极度扭曲的状态不能维持的时候,当实体经济承受不了信用经济倒金字塔的重力时,就是信用泡沫崩裂的时候。债务经济上,所谓信用创新发展的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导致多米诺骨牌效应,危机呈现出来,要求集中清算。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技术进步,加快了美元主导的全球市场经济和全球化整合,通过贸易自由化和意识理念的推动,以去除全球性资本流动障碍和废除对外国投资障碍目的为己任的金融化上演了。金融化扩张就是美元主导的经济由金融投资机构,打开直接跨国跨境货币流动通道,这就是影响和搅动各国金融系统的金融资本的“全球流动性”。通过全球金融化推进,直接传导,流动五花八门虚拟工具创新出来的数万亿,数十万亿的美元金融产品,现在被称为“毒品”的通道,使实体经济国家的财富流向金融资本,让资本获得更高利润增殖。
主要货币欧元的建立,使美元有了另一种大致上市场价值相当的货币。也使美元能够没有摩擦的跨越欧元区流动。80年代,德国银行要用一万德国马克买成美圆,需要向财政部长备案,90年代以来有了技术平台,并且破除了障碍,银行能够流动相当于现在500亿欧元的德国马克,仅仅只要做一个汇款的公开陈述。这种情况,没有停止。美元得到了等同于连接圣劳伦斯的海上航道,金钱流动了。这对美国是一件美妙的事。美国近十年大多数时间的储储率是负的。只有从海外进口,才能使美国经济成长。美国通过进口债务生活。有金融投资机构计算,最近十年,美国政府,公司和私人的总计债务每增加100美元,就有19美分的GDP成长。这种几乎没有成本的印票子,或干脆电子数据出口的债务经济,使美国资本在美元经济全球化整合和金融化扩张中,获得了巨大的财富。
相关文章 社科:金融危机下的资本主义制度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思考——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初探清湖渔夫:全球性货币战争的时代特征从CDS的角度看08危机真相不是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系统性危机美国次贷重创重临或达730亿美元窟窿金融危机远未成为历史经济危机的逻辑(下篇)——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的逻辑——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吕永岩:“富外穷内”国际板未面世便现魔影张庭宾:美国最危险之地——利率衍生品巨额美债何去何从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