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刘振起:纪念毛主席诞辰130周年—认识长征,她一定认为他是救星

2025-02-27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他心中始终装着普天之下的劳苦大众,终生操劳,无私无欲;他救苦救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真正的“人民的儿子”。

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上小学,学唱的第一首歌,就是《东方红》。当然,现在唱的最顺的歌,也是《东方红》。实在的说,唱《东方红》,但从没有想过,人民心中怎么会飞出这样的颂歌!“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

刘振起:纪念毛主席诞辰130周年—认识长征,她一定认为他是救星

研读长征历史,我深深明白了这事理的逻辑:那是毛主席光辉的照耀!是毛主席挚爱人民情怀的回响,是毛主席救苦救难精神的辉映!

1934年12月,长征的红军,仍处在极其艰危的时刻,博古“左”倾路线还没结束,红军长征还有确定的方向和目的。12月下旬,长征中的毛主席,“从黎平出发向黄平进军途中,在村旁见到一位老年妇女因冻饿而倒卧路旁,当得知为当地农妇时,立即从身上脱下毛线衣一件,又从行李中取出布被单一条,还让警卫员拿了两袋粮食的干粮袋,一并送给她。老妇连连道谢。”

那个特定的时态,一捧粮食就是一条命。老妇一定认为他是救星,是她祖上八辈积德修来的福。可她哪里知道,那粮食袋是他的那份口粮,那被单、毛线衣是他的唯一衣物啊!

1935年6月4日,“毛泽东离开化林坪,至水子地宿营。在翻越一座山时,遇国民党军飞机轰炸,身边警卫班长胡昌保牺牲。毛泽东悲痛地双手抱胡昌保放平躺下,用自己的毛毯盖在胡的遗体上。”

胡昌保走了!胡昌保盖着领袖唯一的御寒物品走了!记得有人曾疑叹,长征那样的艰危环境,为什么人们还愿意跟着毛主席走。不知道你是怎么想这个疑叹的?

我们再分享毛主席的几个小故事:

1929年10月的一天,毛主席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到达上杭县苏家坡村,当他了解到全村竟无一人读过书时,他那颗挚爱人民的心,被深深触动了。“要让老百姓识字学文化啊!不然,老百姓怎能求得彻底解放呢!”于是,苏家坡“平民小学”诞生了。开学的第一天,他迈着轻快的步伐走上讲台,给孩子们上了第一课。他勉励孩子们:要为翻身求解放而努力学文化。

1933年4月,毛主席和临时中央政府机关从叶坪来到江西瑞金的沙洲坝。沙洲坝是个缺水的村子,“沙洲坝,沙洲坝,没有水来洗手帕,三天无雨地开岔,天一下雨土搬家。”所以,一村人洗衣、洗菜、吃水都靠一个池塘,这个池塘杂草丛生,塘水浑浊的怕人。毛主席一次偶然碰到了老表挑水,问清了情况,作了调查,于是就带着红军战士和乡亲们给村里挖了一口井,解决了村里人吃水的问题。这个故事,选在了小学一年级的课文里,“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1944年的一天,毛主席让通知延安市委书记张汉武到他办公室来。张书记心想,毛主席叫他来,一定有什么大事,便急匆匆赶到毛主席的办公室,他万万没想到,毛主席问他知不知道侯家沟有两个村子多年来不生娃子了。张书记听后不免一笑,说到“我以为主席有什么大事呢?这种小事就连我们都管不着。”毛主席听后很生气的说,“这不是大事,还有什么是大事。”随即,毛主席指示他找医院化验水,改善环境,使这两个村子又有了娃娃的欢笑声。

刘振起:纪念毛主席诞辰130周年—认识长征,她一定认为他是救星

  

   这就是毛主席,他心中装着普天下的劳苦大众,救苦救难,终生操劳,无私无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真正的“人民的儿子”。

刘振起:纪念毛主席诞辰130周年—认识长征,她一定认为他是救星

标签:毛主席   长征   大事   红军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