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年谱(1949--1976.)1953年六十岁
1953年 六十岁
1月5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的指示》。根据中央指示,各地开始了新“三反”运动.
1月13日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20次会议正式通过了《关于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决定于1953年召开由人民普选产生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此基础上,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选举新的中央人民政府。随后成立以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32人为委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和以周恩来为主席,安子文、彭真、邓小平等23人为委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起草委员会。毛泽东领导了中共中央宪法起草小组的工作,主持制定了宪法草案初稿。
1月14日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21次会议,通过《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批准海关与对外贸易管理机关实行合并的决议》。批准任命刘澜涛、高岗、彭德怀、饶漱石、林彪、刘伯承分别担任华北、东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行政委员会主任.会议并批准任命沈越为热河省人民政府主席.
1月 中共中央决定成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其任务是有计划地、系统地翻译出版马恩列斯的全部著作.
2月1日 中共中央、政务院发布贯彻婚姻法的指示.
2月4日 至7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京举行.会议通过《关于政治告的决议》、《关于常务委员会会务告的决议》和《关于支持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各项要求的决议》。毛泽东在会议闭幕时作了加强抗美援朝的斗争、学习苏联、反对官僚主义三点重要指示.
2月11日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22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选举法》。建立了以刘少奇为主席及28名委员组成的中央选举委员会.选举法由毛泽东签署命令于3月1日公布施行.
2月12日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召开第23次会议,通过薄一波所作关于1953年国家财政预算的告.
2月13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建立计划机关的通知》。
2月15日 中共中央把曾以草案形式发给各级党委试行的《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作了个别修改,通过为正式决议.决议提倡组织起来,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发展农民互助合作的积极性.方针是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和可能,稳步前进.
2月16日 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要求切实纠正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中正在滋长的急躁冒进倾向.
2月18日 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贯彻婚姻法运动月工作的补充指示》(贯彻婚姻法运动月为3月)。
2月21日 毛泽东在海军某舰上的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发表.
2月 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成立,邓子恢任部长.中共中央批准县和专区两级党委设立生产合作部或农村工作部,作为党委的助手机构,负责农村战线的日常指导工作.
同月 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说,在10年至15年或者还多一些的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及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同月 中共中央决定马列学院(中共中央党校的前身)增设一个部,为高等院校和地方党校培养理论教员.
3月5日 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共中央委员会书记约瑟夫 .维萨里奥诺维奇 .斯大林逝世 .
3月6日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发出唁电,代表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对斯大林的逝世表示最沉痛的哀悼 .唁电指出:“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和斯大林三十多年来的关怀指导和支持是完全分不开的 .在中国人民革命胜利以后,斯大林和他领导下的伟大的苏联人民和苏联政府,对中国人民的建设事业,又给予了慷慨无私的援助,斯大林对中国人民伟大的深厚友谊,中国人民永远感念不忘 .斯大林不朽的光辉,将永远照耀着中国人民前进的道路……”毛泽东还于9日在《人民日》发表了题为《最伟大的友谊》的纪念文章 .《人民日》发表了《痛悼我们的导师——伟大的斯大林同志》。
同日 中共中央、中央人民政府、全国政协发布通知,全国县以上行政地区于3月9日联合举行追悼大会,悼念斯大林.
3月8日 中共中央在听取了中央农村工作部关于农村工作中主要倾向是急躁冒进的汇后,当天发出《关于缩减农业增产和互助合作发展的计划数字给各大区的指示》。
3月10日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加强中央人民政府系统各部门向中央请示告制度及加强中央对于政府工作领导的决定》(草案)。中共中央决定,今后政府工作中一切主要的和重要的方针、政策、计划和重大事项,均须事先请示中共中央,并经过中共中央讨论和决定或批准以后,始得执行.
同日 中共中央发出《学习悼念斯大林同志的文件的通知》。
3月16日 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春耕生产给各级党委的指示》。
同日 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党内通知《反对大汉族主义》。
3月17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布置农村工作应照顾小农经济特点的指示》。
3月19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解决区乡工作中“五多”问题的指示》。
3月26日 《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
4月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出版。
4月1日 中共中央把《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关于春耕生产给各级党委的指示》和《人民日》社论汇编成册,毛泽东命名为《当前农村工作指南》,交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4月2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应当重视手工业的指示》。指出: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很大比重,是在一个很长时期内不可缺少的.在农业使用手工工具结束以前,对于手工业经济的维持,对于手工业者生产积极性的扶植,必须十分重视.
4月3日至23日 受中共中央委托,中央农村工作部召开第一次全国农村工作会议.邓子恢传达毛泽东所提出的要在10年至15年或更长一点的时间内,在全国范围内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
4月10日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出版,即日起由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发行.
4月14日 中共中央批转天津市委《关于天津工程技术人员会议情况及今后工作意见的告》。中央指出,对于原有的技术人员,必须采取积极团结、教育的方针.
4月20日 中央组织部发出《关于政府干部任免手续的通知》。规定:今后凡属中央人民政府或政务院任免范围的干部,在中央人民政府或政务院任免之先,仍需分别按党内管理干部的规定经过审批.
4月23日 中共中央发布《关于1953——1954年干部理论教育的指示》,规定全党干部理论学习的高级组和中级组在1953年7月至1954年12月的一年半时期内学习《联共(布)党史》第9章至第12章和列宁、斯大林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部分著作.要求全党主要干部系统地了解苏联实现国家工业化、农业合作化和完成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规律,以便把苏联的经验用于中国.
4月25日 中共中央下达《1953年国民经济计划提要》。要求各部门必须建立与加强计划管理,建立和健全责任制,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大力提倡学习苏联和推广先进经验;在一切国营企业逐步实行严格的经济核算制度;加强基本建设工作.
4月28日 国家计委向中共中央告《关于工业、运输技术人员的现状和培养办法》。
5月1日 首都各界50万人举行五一节庆祝游行大会,毛泽东等参加检阅.
5月2日至11日 中国工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致词,传达了中共中央提出的实现国家工业化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任务.
5月6日 贯彻婚姻法运动基本结束,各地区准备把贯彻婚姻法工作转入经常化.
5月17日至27日 毛泽东主持召开三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教育工作.
5月27日 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向党中央呈送他于1953年春带领调查组在上海等地调查后写出的《资本主义工业的公私关系问题》的告,指出:国家资本主义的各种形式,是我们利用和限制资本主义工业的主要形式,是我们将资本主义工业逐步纳入国家计划轨道的主要形式,是我们改造资本主义工业使它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主要形式.公私合营是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最有利于将私有企业改造成社会主义企业.中央政治局讨论并同意了这个告,明确了对资本主义工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
6月 在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给中央的《关于利用、限制和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若干问题》(未定稿)的告的批语中,明确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
6月9日 中共中央批转《国家计委关于编制1953年度计划工作的总结告》。告指出,在经济计划工作中,贪多冒进的思想已经成为当前主要的危险.
6月14日至8月12日 中共中央召开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主要讨论如何解决贯彻执行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会议揭发和批判了税收、商业、财政、银行工作中在最近一个时期的严重错误.会议期间高岗、饶漱石开始分裂党和阴谋争夺国家的最高领导权力.
6月15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第一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表述。此后,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又多次开会讨论,对有关文件修改补充,使之不断地完善起来 . 9月24日 ,在庆祝建国四周年的口号中,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宣布了这条总路线。
毛泽东在会议上首次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作比较完整的表述:“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十年到十五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不要脱离这条总路线,脱离了就要发生‘左’倾或右倾的错误.”
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批评了党内存在的两种倾向:有人认为过渡时期太长了,发生急躁情绪,这要犯“左”倾的错误。有人在民主革命成功以后,仍然停留在原来的地方。他们没有懂得革命性质的转变,还在继续搞他们的“新民主主义”,不去搞社会主义改造,这就要犯右倾的错误。他还着重批评了“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确保私有财产”等说法。他说:我们提出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比较好,所谓逐步者,共分15年,一年又有12个月。走得太快,“左”了;不走,太右了。要反“左”反右,逐步过渡,最后全部过渡完。
6月30日 接见青年团二大主席团,论述了总路线的思想,要求青年团就如何执行总路线和总任务,按照青年的特点作出适当的规定。他说,青年团在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当中,要有自己的独立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要使青年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
7月1日 农业劳动模范李顺达“七.一”前夕写信给毛泽东.信中说:“目前我们的中心任务是保证胜利完成夏季生产,夺取今年秋季更大的丰收.
7月 在中华全国总工会送审的《关于加强资本主义工业企业中工会工作的指示》上,写了一段批语,进一步明确:国家资本主义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下的用各种方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 .……这种资本主义已经不是普通意义下的资本主义,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即是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它是带了若干(有几种程度不同的情形)社会主义性质的 .”
8月5日 中共中央批准试行国家计委《关于编制经济年度计划暂行办法》(草案)。
8月 在审阅周恩来在1953年夏季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结论时批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应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
9月7日 邀请民主党派负责人和一部分工商界代表座谈,阐述了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要性,指明了我国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方针政策和步骤,强调国家资本主义是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必经之路。他告诉大家:“有了三年多的经验,已经可以肯定: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完成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较健全的方针和办法 .”“将全国私营工商业基本上引上国家资本主义轨道,要稳步前进,不能太急,至少需要三年至五年的时间,因此不该发生震动和不安。”
毛泽东就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问题同民主党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进行谈话,系统地说明了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完成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方法、时间和利润分配等一系列具体政策.这次谈话有力地推动私营工商业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9月12日 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24次会议上,对当时一些党外人士因为农业税重了一些,向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提出“施仁政”的要求提出了批评。他指出:所谓仁政有两种:一种是为人民的当前利益,另一种是为人民的长远利益,例如抗美援朝、建设重工业。前一种是小仁政,后一种是大仁政。两者必须兼顾,不兼顾是错误的。那么重点放在什么地方呢?重点应当放在大仁政上。现在,我们施仁政的重点应当放在建设重工业上。要建设,就要资金。所以,人民的生活要改善,但一时不能改善很多。这就是说,人民生活不可不改善,不可多改善;不可不照顾,不可多照顾。照顾小仁政,妨碍大仁政,这是施仁政的偏向。
会议听取了彭德怀关于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告,通过了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慰问电.
9月13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善学校工作及防止学生罢课和请愿事件的指示》。
9月14日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25次会议,批准陈云副总理《关于财政经济工作的告》。
9月15日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26次会议,李富春作《关于与苏联政府商谈苏联对我国经济建设援助问题的告》。会议并通过了向苏联政府致谢电.
同日 毛泽东致电马林科夫主席,感谢苏联对中国经济建设长期、全面的伟大援助.
9月16日至18日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召开第27次会议,听取并通过了关于政治法律工作的告和关于文化教育工作的告,通过了关于推迟召开全国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毛泽东批评了梁漱溟.
同期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召开第28次会议.任命邓小平为财政部部长.
9月25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颁发1954年度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的指示》,指出了1953年经济工作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编制1954年国民经济计划的具体方针.
9月至10月 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第二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确定党的组织工作任务是:动员全党从组织上保证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贯彻执行,保证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实现.全面打破了饶漱石利用这次会议分裂党的企图.
10月1日 首都北京举行盛大的国庆节庆祝典礼.毛泽东参加检阅.朱德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
10月4日 中共中央批准华北局《关于纠正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中急躁冒进倾向后的情况及当前工作任务》的告.批语肯定:华北局确定当前生产互助合作运动应以发展和巩固互助组为中心环节,是完全正确的.
10月10日 中共中央召开粮食统购统销会议.
10月15日 两次同中央农村工作部负责人在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谈话中指出:“个体农民,增产有限,必须发展互助合作.对于农村的阵地,社会主义如果不去占领,资本主义就必须会去占领.”互助组不能阻止农民卖地,要合作社,要大合作社才行.他还指出:“总路线也可以说就是解决所有制问题.”
10月16日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
10月 中共中央决定在农村实行粮食征购,在城市实行粮食定量配售的办法,叫作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简称统购统销。 10月16日 中共中央正式作出《关于粮食统购统销的决议》。
10月26日至11月5日 中央农村工作部受中央委托,召开第3次农业互助合作会议,总结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经验,讨论《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草案)》。
11月4日 在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一次谈话中指出:“不靠社会主义,想从小农经济作文章,靠在个体经济基础上行小惠,而希望大增产粮食,解决粮食问题,解决国计民生的大计,那真是‘难矣哉’!”
11月9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精简行政编制的通知,要求各大区党、政、民各机关在1953年编制预算的基础上精简编制14。05万人(中央一级机关及全国工会系统、公安系统不包括在内)。
11月13日 毛泽东和金日成在会谈时商定两国经济及文化合作等.
11月15日 中共中央作出计划收购油料、计划供应食油的决定。
11月24日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审查干部的决定》。中央认为,必须在两三年内对全国干部进行一次细致的审查,以便更进一步了解我们的干部,保证国家建设任务顺利进行.
同日 中共中央发出《中央关于调配干部,团结改造原有技术人员及大量培养训练干部的决定》。
11月28日 中共中央批准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关于目前副食品的产销情况及今后措施的告》。
11月 中共中央发出《中央关于加强干部管理工作的决定》,决定改变现行的干部管理办法,逐步建立在中央及各级党委统一领导下,在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统一管理下的分部分级管理干部的制度.
12月8日 毛泽东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参加北京市西单区中南海选区的基层选举投票.
12月9日 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1954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条例》,决定发行公债6亿元.
同日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29次会议批准任命陈雷为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主席.
12月 在审定和修改中宣部拟定的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中,形成了对总路线的完整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
在湖北视察时对孝感地委负责同志说:什么叫过渡时期?过渡时期的步骤是走向社会主义;类似过桥,走一步算是过渡一年,两步两年,三步三年,10年到15年走完。要水到渠成,防止急躁情绪。
向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必须逐步过渡,不能站在岸上,必须上船,必须一桨一桨地向前划去。
12月16日 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指出:由具有社会主义萌芽,到具有更多社会主义因素,到完全的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发展道路,就是党所指出的对农业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12月24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加强干部文化教育工作的指示》。
同日 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揭露高岗、饶漱石的问题.经毛泽东提议,政治局起草了《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草案),提交将要召开的七届四中全会讨论.
12月28日 中共中央批准并转发了经毛泽东两次修改审定的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写的《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提纲进一步完善了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准确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
毛泽东提出休假期间委托刘少奇主持中央工作,高岗反对,私下活动,要求担任党中央总书记或副主席,要求改换总理的人选。中共中央书记处采取措施制止高岗、饶漱石的活动。
12月24日 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严重警告高、饶。提出了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建议
12月25日 毛泽东复电鞍山钢铁公司,为鞍钢三大工程(中国第一座机械化自动化的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和七号炼铁炉工程)相继竣工并投产表示祝贺.
冬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今冬明春向农民宣传总路线的指示》。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