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朝鲜半岛危机的归因与走向

2025-02-27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朝鲜半岛危机的归因与走向

  

  芥子

  

  2010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美韩两国在黄海海域举行联合军演;紧接着,12月3日至10日美日两国又举行了代号为“利剑”的联合军演。与此同时,继11月23日韩朝双方在延平岛互射炮击之后,12月20日,韩国驻延平岛军队举行实弹射击,并在军事分界线三八线附近实施炮击演练。上述军事行动以及这一期间美日韩三国当局的战争喧嚣,把朝鲜半岛局势推向了千钧一发的危机关头。由于中国与世界和平、正义力量的共同努力,使朝鲜半岛局势暂时恢复了“平静”。朝鲜半岛局势是出现了峰回路转?还是仍然波诡云谲、暗流涌动?人们正在拭目以待。然而朝鲜半岛危机的发生是有着深厚历史背景和浓重现实缘由的。藉此,人们又不难透析其成因和未来走向。

  

  朝鲜问题的历史回顾

  

  (一) 朝鲜是如何分裂成两个国家的

  

  朝鲜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统一国家。一百年前,即1910年8月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直到1945年8月才从日本帝国主义长达38年的统治下挣脱出来。然而,当时朝鲜的命运仍处于前途未卜之中。

  

  本来,早在1943年12月,中、美、英三国发表的《开罗宣言》已明确宣布:“三大盟国轸念朝鲜人民所受之奴隶待遇,决定在相当期间,使朝鲜独立。”然而二战结束前夕,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在苏联的雅尔塔签订《苏美英三国关于日本的协定》(史称雅尔塔协定)则规定:作为苏联对日作战的条件,千岛群岛(含日本称为的“北方四岛”)须交还苏联;朝鲜由中、美、英、苏四国共同托管。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本宣战。就在苏军对日作战前夕,正集中用兵于日本的美国,担心朝鲜被苏军独占,于是与苏、英签订了《波斯坦协定》,划定了苏美两军在朝鲜的作战区域。当苏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击溃了日本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的军队,日本于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时。美军尚未进入朝鲜,却急忙通过其国务院宣示了“在整个朝鲜的日本部队应由美国受降”的主张。经苏美双方妥协,匆忙以北纬38°线作为美苏两军对日受降和占领区的分界。

  

  在美军占领区,美国军方把日本殖民机构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宣称其原来制定的法令“继续保有全部效力”,还启用了大批亲日分子和代表大地主阶级的政客。与此同时,却残酷镇压朝鲜人民争取自由民主、独立统一的行动。而苏联却宣布“苏联将在同朝鲜一切反日的民主政党广泛合作的基础上,帮助朝鲜人民建立自己的民主政府”。显然苏联的态度受到朝鲜人民的拥护。以朝鲜劳动党为首的爱国力量为建立一个独立、统一的朝鲜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但终因国内反动势力和美国的破坏与阻挠,这个目标未能实现。

  

  1948年8月15日,在美国的策划扶植下,在朝鲜南部建立了“大韩民国”,由亲日亲美的李承晚出任“总统”。这标志着朝鲜半岛南北分裂的局面正式形成。10天之后,即1948年8月25日朝鲜举行最高人民会议选举,特别应当指出的是:当时的选民中,南朝鲜的选民占77.52%之多。9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金日成首相担任朝鲜最高领导人。苏军于同年12月底撤出朝鲜。而美军却与李承晚当局签订了《美韩临时军事协定》,强行在朝鲜领土上驻扎,到现在仍保持三万人规模。

  

  以上史实充分说明:

  

  1、 北纬38°线的性质是逐步演变而来的。1945年时, 38°线仅仅是美苏两国分别在朝鲜对日本占领军受降和临时占领的分界线。尔后,由于美国当局的操纵,催生了大韩民国;在这之后,北方建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38°线成了事实上存在的南北两个不同政治体系的分界线。

  

  2、 朝鲜的分裂是大国间博弈和妥协的结果。从意识形态角度讲,美国同当时的日本军国主义政权是一致的,在朝鲜建立一个亲美亲日、反共的政权,符合美国的政治需要。而苏联也乐见在朝鲜出现一个自己的盟友以抵消美国在亚洲的势力扩张。

  

  3、 朝鲜分裂是内部纷争的根源。朝鲜南北两种政治势力之间的斗争,从一开始就围绕着国家的独立、统一展开了。并且这种斗争往往又同国际间的政治斗争紧密相连,在某一时期,甚至非常激烈。

  

  (二) 朝鲜内战是如何爆发的

  

  早在祝贺韩国成立的致词中,美国将军麦克阿瑟就颇具意味的宣称:“隔绝韩国南北部的人为障碍(指38°线)必须亦将予以撤除”。1949年1月21日李承晚公然宣称:我希望“国军北进”。2月7日李承晚集团公开打出“北进统一”旗号,说:“南北分割必须用战争解决”。与此同时,南朝鲜政权一方面加紧迫害爱国民主人士,至1949年8月,逮捕爱国者15.4 万人,杀害9.3万余人;另一方面在38°线附近发动武装挑衅活动达432次之多。

  

  这一时期,北朝鲜一直致力于朝鲜的和平统一,直至1950年初其考虑的还仅仅是如何应付李承晚集团军事进攻的防御措施。1949年6月,在朝鲜劳动党倡议下,由南北72个政党和团体组成了祖国统一民主主义战线,提出在没有任何外国干涉的条件下,举行南北朝鲜普选,建立统一的中央政府的建议。惜因遭到李承晚集团的反对而失败。

  

  1950年6月25日,韩国军队分三路从海州、金川、铁原三个方向发起对朝鲜的进攻。当日,朝鲜人民军举行全线反击,朝鲜内战全面爆发了。

  

  (三) 美军入侵和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斗争

  

  朝鲜内战爆发两天后,即1950年6月27日,美国总统命令其空军、海军介入战争,同时命令其第七舰队入侵我国台湾海峡,“进驻”基隆、高雄两大港口。美国军队反应如此“神速”,显然是早有准备。7月1日,美军地面部队进入朝鲜;7月7日美国操纵联合国拼凑16国军队组成的“联合国军”(美军占90%以上)发动了大规模侵略战争;9月15日,美军在朝鲜西海岸的仁川港登陆,对朝鲜人民军形成南北夹击之势;9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悍然下令美军越过38°线北犯;10月初,美军锋芒直指中朝边境鸭绿江边,麦克阿瑟狂妄的放言:鸭绿江不是(中朝)最后的边界。

  

  据时任彭德怀同志军事秘书、志愿军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杨凤安提供的资料,在志愿军入朝参战前,仅1950年8月27日至10月25日,美国空军入侵我东北边境辑安、临江、丹东、宽甸、长白等地19次,出动42架次飞机实施侦察、扫射、轰炸,致我国平民38人伤亡及大量财产损失。刚刚建立一年的新中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

  

  此时,西方人所谓的“朝鲜战争”(或称“韩战”)的性质,已由朝鲜南北双方的内战,转变成美国军队直接参战,支持一方打击另一方,并公然侵犯中国领土的侵略战争。值此危急时刻,以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英明决策,派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

  

  1950年10月25日,志愿军发起出国第一战,一举把侵朝美军推至清川江南岸。11月25日,第二次战役开始。我军收复平壤,将敌人逼至38°线,扭转了朝鲜战局。12月31日发起了第三次战役,1951年1月4日我军攻克汉城,8日将敌人逐至37°线附近。1月25日敌集中23万兵力向我全线200公里的正面发起进攻,我军以阵地防御、战役反击、运动防御等多种形式作战,历时87天的第四次战役打响,战局转入相持阶段。1951年4月22日,我军发动全线反击,发起第五次战役。之后,我军由战略反击阶段转入战略防御阶段。1951年6月30日,“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发表声明,表示愿意同我方举行停战谈判。接下来,美国反复玩弄战、和两种手段,企图在谈判桌上攫取在战场上得不到的利益。他们发动“夏季攻势”,对我方补给线实行“空中封锁”,大打什么“绞杀战”。到1952年6月,为时一年的“绞杀战”被我军彻底粉碎了。同年10月14日,震惊中外的上甘岭战役爆发。战争双方在这块只有3.7平方公里的地方投入10万兵力(敌方6万,我方4万)。以当地597.9和537.7两个高地为争夺节点,展开了一场殊死拚争。志愿军15和12军前赴后继,夺取了战役的最后胜利。上甘岭战役后,美国不得不于1953年4月恢复与我方谈判,但仍然横生枝节、拖延时间,并不断发出战争叫嚣。5月13日我军发动金城战役,战至7月27日金城战役以歼敌5万余人,收复土地178平方公里胜利结束。这一天——1953年7月27日上午10时,双方谈判代表在板门店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联合国军”总司令、美军上将克拉克在后来的回忆录中写道:“我成了历史上签定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的第一位美国陆军司令官”,“我感到一种失望的痛苦”。

  

  纵观60年前的这场战争,人们不难得出以下结论。

  

  1、 美国和李承晚集团是制造朝鲜内战,并将其演变为对朝中两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罪魁祸首。美国的武装干涉,是朝鲜战争由内战转化为反对外来侵略战争的重要标志。

  

  2、 抗美援朝战争,是国际反华势力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一场战争;是中国人民面对侵略威胁,奋勇反击、捍卫和平的正义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洗雪百年屈辱、重振国威军威的奠基战;是促进亚洲和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确立国际总体和平格局的里程碑。

  

  3、 毛泽东同志以空前的胆识和气魄,作出了抗击美帝侵略的英明决策。他率领中国人民以劣势装备战胜了世界头号军事强国;在经历战争洗礼的同时,创建了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不愧为中国人民的伟大统帅和英明领袖。

  

  跌宕起伏的半岛危机

  

  美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遭受惨败之后的数十年以来,一直对这场战争保持沉默。1995年,美国悄然在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右前方建了一个“朝鲜战争纪念墙”,用以纪念那些“捍卫他们从不熟悉的国家和从不认识的民族”的阵亡侵朝美军。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连续三年举办纪念“朝鲜战争”的各种活动。奥巴马政府上台之后,多次宣示“重返亚洲”的战略思路。在抗美援朝战争60周年前夕,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专程来到38°线附近,举起望远镜向朝鲜北方一侧眺望……上述动向是“纯属巧合”,还是暗作铺垫?明眼人似乎不难看出个中玄机。

  

  (一) 黑云压城的半岛危局

  

  2010年3月,韩国舰艇“天安号”爆炸沉没。韩国指责是朝鲜所为,朝方表示抗议,并提出由朝韩双方联合开展事故调查。该建议遭到韩方拒绝,且单方公布了所谓证据。9月,中国一艘在我国领土钓鱼岛水域进行正常捕捞作业的渔船,遭到日本军舰撞击受损,日方非法扣押我渔民和船只,拘押和审判我方船长。事后,中国政府要求日本政府就此公开道歉并赔偿相关损失,日方至今没有回应。11月1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登上千岛群岛(日本称为“北方四岛”)之一的国后岛视察;12月4日,日本外相前原诚司乘海上保安厅飞机“空中视察”了“北方领土”。11月23日,韩国军队在延平岛举行炮兵演习,因弹着点落于朝韩双方争议海域,逐招致朝鲜炮兵回击,酿成“延平岛炮击事件”。

  

  2010年11月28日,美韩两国在黄海海域举行联合军事演习。此次军演最近处距我国山东半岛仅有170公里。据此,中国政府表述了反对在中国经济专属区采取军事行动的态度。然而美韩却置若罔闻,据香港《华南早》11月28日道:美韩军方表示“决不顾北京的反对”,美方还声称“继续留在黄海符合我们更大的战略利益”,而这也意味着(针对)中国。

  

  12月3日,美日联合军演启动。这次军演与12月1日结束的美韩军演相比,军力投入相当于前者6倍,时间为两倍。演习以中国为假想敌(日本《每日新闻》12.3),目标锁定在钓鱼岛(香港《亚洲时》12.3)“意在牵制北朝鲜和谋求进入海洋的中国”(《日本经济新闻》12.2)

  

  在美日军演期间和之后,韩国持续在朝韩有争议海域进行实弹演习。朝韩双方都放言给对方以复性打击,半岛局势一时处于“失控”边缘。12月20日,韩国驻延平岛军队举行“实弹射击训练”,在一个半小时内发射了1500余枚炮弹(韩联社,12.20)。耐人寻味的是,此前韩国曾大肆炒作要在18日至21日举行这次演习,后来却一再推迟,直至19日联合国安理会就朝鲜半岛局势举行紧急会议,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之后,才发动了这次演习。

  

  对此,朝鲜的反应则是“不值得”应对。美联社援引朝鲜军方的一份声明说,“朝鲜认为今天的演习与上月不同,韩国炮弹落在了朝鲜海岸以南更远的海域。”一时间,国际舆论众说纷纭,有人据此得出了“峰回路转”的乐观结论。前景果真如此乐观吗?世人正在拭目以待。

  

  (二) 云谲波诡的危机走向

  

  半岛危机看似扑朔迷离,其本质却洞若观火。基于此,半岛危局的大致走向似乎也不难作出基本推断。

  

  1、 美国霸权的政治需要

  

  马克思主义战争观认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在苏联解体、东欧易帜之后,世界政治格局本应朝着多极化发展。但是出于称霸世界的野心,美国却搞起了一家独大的单极政治。他们企图象肢解苏联一样分裂中国,象“统一”德国那样吞并朝鲜。2006年10月14日联和国安理会通过的,旨在进一步制裁朝鲜的1718号文件,就是美国操控联合国打压朝鲜的典型例证。

  

  连系美国在伊拉克、阿富汗的做法,其行为不外有三:一是己所不欲,必施于人。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制造核武器、使用核武器,并且至今不肯承诺不首先对别国实施核打击的国家。但是,对于它臆造的“敌人”,却动辄污称人家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核武器”,操纵某些“国际组织”到人家国内甚至总统卧室去“核查”。二是核查不出,经济制裁。对压而不服的国家泼以脏水,污蔑人家是“恐怖势力”、“流氓国家”,进而操纵联合国对这些国家实行“经济制裁”。三是恐吓不成,祭出大棒。长驱直入、攻城掠地,推翻政权、杀掉总统,换上中意的代理人,推销“民主政治”和“普世价值”。这次对于朝鲜,不过是故技重演而已。

  

  这次半岛危机,是美国出于自身需要而一手导演的。首先是政治需要。奥巴马上台之后,政绩乏善可陈,又面临2012年的选举,为了赢得华尔街大亨,特别是大军火商的选票,奥氏不惜铤而走险。其次是经济需要,美国已深陷经济危机(不是金融危机)数年,至今未见“企稳回升”。为了转嫁危机,就需要找人买单,不造成军事危机,谁会掏腰包呢?再次是军事需要。美国陷入伊拉克、阿富汗战争的泥淖难以自拔,可是出于本性又要“重返亚洲”,因而必须制造危局,才能在中国周边排兵布阵。

  

  显然,美国是半岛危机的制造者,也是最大的受益者。

  

  2、 日本野心的恶性膨胀

  

  二战以后,日本的军国主义势力非但没有象德国一样得到比较彻底的清算,反而不断膨胀,近年以来愈发变本加厉。同俄国,有“北方四岛”(千岛群岛)之争;同中国,有钓鱼岛之争;同韩国有独岛(竹岛)之争。这次朝韩危机,本没有日本什么事,但它却表现得反常的兴奋。其居心,不是昭然若揭了吗?

  

  日本已成为半岛危机的二号推手。除了同美国有着类似的政治、经济需求之外,其军事目标尤为鲜明。日本保留了美国在亚洲最大的军事基地;一再宣称如果“台海有事”就进行干预;这次美国军演主要是搞“夺岛之战”,日本媒体直言,“此次演习设想的是岛屿防卫行动,重点是如何对付中国军队。”(日本《每日新》12.3)。尽管美国犹抱琵琶半遮面,韩国也不尽情愿,日本还是热望拉住美韩打造“东北亚小北约”。

  

  12月9日,日本抛出新《防卫计划大纲》。其概要是:(1)将“密切关注”中国,升级为“警戒监视”中国;将“基础防卫”政策,转换为“机动防卫”政策。(2)向“西南海域”(指包括钓鱼岛甚至台湾岛在内的海域)部署战力,提高机动能力。(3)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则”和“无核三原则”,不断挑战日本战后宪法。《今日美国》12月10日指出:“日本甚至讨论过去不可想象的事:发展核武器”。

  

  近代史上,日本发动的大规模侵华战争有两次。一次是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另一次是1937年的全面侵华战争。而这两次都是与朝鲜危机有关或以朝鲜为跳板发动的。当今,对于日益膨胀的日本军国主义势力,人们绝不可掉以轻心。

  

  3、 韩国扩张的尴尬心态

  

  朝鲜本来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地处38°线南北的人民是同一个民族,南北恢复统一,是朝鲜民族的一致愿望。在金大中、卢武炫等执政时期,北南双方都有和平统一的愿望,并且取得过诸多实质性进展。李明博上台以后,无视北南人民的民族团结意愿,在“武装统一”的路上渐行渐远,直至发展为企图借助外国势力强行吞并北方的态势。

  

  韩国的野心与实力是不相匹配的,因而李明博不得不狂赌一把。一方面他伙同美国,不断挑起南北争端,连续发起以朝鲜为敌对目标的军演。这无异于助纣为虐、手足相残。另一方面,不顾全体朝鲜人民的民族感情,同历史上侵占朝鲜国土,奴役朝鲜人民的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沆瀣一气,剑指北方。这无疑是引狼入室、饮鸩止渴。

  

  说到底,朝鲜问题是朝鲜南北双方的内部事务。是外国武装力量的强势介入,才使朝鲜半岛陷入今日的危机,并不断将危机推向战争的边缘。同样,解决朝鲜问题的主动权也应该操在朝韩双方人民自己手中。李明博政府应当立即改弦更张,放弃借助美日力量武装吞并朝鲜的愚蠢梦想,认真回应北方人民一贯主张的和平统一的真诚愿望,顺应包括韩国内部健康力量在内的亚洲各国人民维护半岛和平的美好愿望,通过六方会谈,消弭争议、促进和平。当年,李承晚在美军已经支撑不住,被迫与中朝谈判的情势下,仍然冥顽不化,拒绝和谈,结果被美国人指使的杀手乱枪击毙的结局,想必是任何明智的政治家都不会步其后尘的。

  

  半岛局势的未来走向如何?这是世人关注的焦点之一。笔者认为,近期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并不大。因为:其一,半岛局势保持高度紧张但又不爆发战争最符合美国利益;其二,美国尚未完成在亚洲的军事布局,也未完全下定同中国直接交锋的最后决心;其三,日本虽极力搅局,但以它的一己之力发动大规模战争似乎也属力不从心。

  

  当前,美国在两次军演之后,又施展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外交手段。其实,这不过是老调之重弹——在大棒施威之后,又在挥舞胡萝卜而已。这次半岛危机中美国的表演,再一次向世人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帝国主义是战争的根源。帝国主义的寄生性、侵略性、掠夺性本质从来也没有改变。任何对帝国主义有一天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希望,只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另一方面,帝国主义的纸老虎本质也没有变。在经济上,“金元帝国”的昔日风光已不在,而是陷入经济危机难以自拔。在政治上,推行强权政治的结果,使它在世界上人心丧尽。在军事上,仅靠几条航母强撑门面的军力,也难以保持永久的优势。透过其“强大”的表象,人们分明已经看到了它色厉内荏、日薄西山的本相。

  

  因而,从长远角度看去,半岛危机仍然面临两种前途:一是通过全世界和平、正义力量的斗争,遏制了战争贩子的企图,争取到一定时期的和平岁月;二是帝国主义一意孤行,再一次把战争强加在亚洲人民头上。那么等待它的只能是“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的下场。亚洲人民只有用正义的两手,回应反人类的两手,才能力争第一种前景,才能在未来的反侵略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010年12月30日)

相关文章 金正恩靠什么粉碎美韩“北侵野心”朝鲜卫星前的众生相朝美交易,谁输谁赢网友揭秘:“朝鲜出事了”谣言是这样诞生的金正日17年治国路——“按照领袖的思想和意图推动革命和建设”2012,毁灭或重生朝鲜人民所展示的力量,我被深深震撼文锋:从那些被有意或无意歪曲和忽略的朝鲜事实真相说起学者笔谈:朝鲜变局与中国的立场金正恩给李明博“下马威”?叶劲松:资本对朝鲜的攻击及怎样看待朝鲜韩国政府为什么如此嚣张?
标签:朝鲜   美国   日本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