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战事的前奏是经济战
台海战事的前奏是经济战
:辛桦
台海问题的发展笔者写过的《台海局势2007~2008》[1],基本上刻画了台独势力的走势。这个走势已经越来越得到验证。特别是笔者判断美国对这个走势也无力干预(笔者认为美国是有诚意加以干预的),这点正在被证实,而且将继续被证实。
看到有些认为中国在台海战事中将受到列强制裁,因此经济有可能崩溃,云云。笔者要指出,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恰恰相反,台海战事的前奏就是经济战,而且不是列强制裁中国,而是列强必须承受打击。换句话说,还没有到正式开战,经济战就如火如荼了。因此,列强根本就没有可能组织对华制裁,它们更须要做的是规避经济战的损失。而这个经济战是不宣而战,也无从针对中国做什么。也就是说,这个无形的战争,全球经济为之受累,但是却无法采取针对中国的措施。
本文就这个论点展开。
制裁中国之无可能
首先还是要谈一下为什么制裁中国已经没有可能了。笔者认为西方制裁中国的能力已经没有了。这一点,早在89年之后的几年西方最近一次制裁中国就被验证了。而近年来西方制裁印度、制裁朝鲜和威胁制裁伊朗,都说明西方经济制裁中国,是无稽之谈。
1989年之后西方列强组织过制裁中国,大概维持了不到3年。笔者记得当时美国国会听证关于制裁是否延续。当时还就是否取消对华最惠国待遇进行听证。结果是国会理解了对华制裁是不可能成功的。当时反方的观点就是:
1。中国的经济体过于庞大,自给自足的能力太强,无法由外界制裁来制约;
2。西方各国不可能步调一致地制裁,结果美国已经因为日本等国偷偷地违反制裁与中国交易而作了冤大头;
3。遏制是无效的,应该改为接触。
十几年过去了,中国的实力和世界格局的进一步改变使得西方对华制裁更不可能了,因为:
经济制裁的操作通常为两种:一种是武装禁运。比如前不久美日鼓吹的对朝鲜的海上禁运。由于中国海军目前具备了回击的能力,这个等于对华宣战,超出了经济制裁的范畴。另一种是通过国家禁令阻止商业往来交易。比如对朝鲜外汇交易的禁令。那么这种情况就是这样的:
通过国家禁令进行制裁,这个就是89年之后进行的。从实际效果看,3年时间对中国的经济影响远远没有致命的破坏。这种很多国家一起才能实行的制裁,很快就自动分化瓦解。所以有的文章认为诸如粮食禁令就能够致中国于死地的说法,实在是笑谈。
无论哪种制裁,都面临国际经济的破坏。这点下面要详述。
这还只是从技术层面讲其无可能,这些是89年制裁时列强就已经自己总结过的。实际的情况,在目前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格局来看,西方不仅无法实行制裁,而且将因为中国对台湾战争受到牵连,经济上将受到极大伤害。这点不管这些国家参与制裁也好,参战也好,不参与也好,都将受到极大影响。因为全球经济受到极大干扰。因此,如果从制裁的角度讲,必然受到更大的打击。本文就是要述及这个问题。可以说西方这次连自己都要自保,还有什么制裁中国的余力?
中国战争经济师出有名
在台湾问题没有恶化前,中国在经济领域处处小心,唯恐破坏了国际经济格局。这样的小心无论对人对己都是要的。但是自从台湾问题恶化,战争前景逐渐无法回避了,那么中国必然采取经济措施,做战争的准备。可以说目前大概已经到了这个阶段了。比如中国连续在4月5月抛售美国债券,达120亿美元。按照笔者对战争时间的估计,应该在2008年秋季或者夏季。按这个速度抛售,在明年3月份台湾选举前共有10个月,还要出手600亿美元。选举后加快出手速度,要在抛售1000亿左右。这样中国将手里的美元国债降低到什么2500亿左右,以防美国对华制裁。
换句话说,美国还远远没有开始制裁,就要承受中国备战造成的经济冲击。这个就是笔者观点的要点。
由于战争经济与平时有很大不同,中国一旦采取战争经济,那么全球经济都将受到冲击。而中国为台海备战师出有名,各国只好默然接受。
中国并非要用经济手段对付西方,因为西方还没有参与。但是西方只好默认。如果西方要制裁,那么经济冲击的反作用,就更是可以无所顾忌了。
所以这次西方要制裁的话,必须要自己掂量一下。不仅是制裁要三思而行,实际上现在已经反映出西方在共同参与遏制台湾,无论美国日本还是欧盟都对公投联合国表示反对。为什么?是西方主持正义?是西方对华友好?笔者认为这是因为战事经济将极大杀伤国际经济,各国只好一起努力灭火啊!
战争经济和经济战争
经济制裁是经济战争的一种。面临战争进行经济方面的准备以及战争期间实行经济特别措施,属于战争经济范畴。当然由于对方采取经济战争手段,中国只好也采取经济战争手段,也是可能的。
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原来处于内战状态,自从改革开放之后内战状态非正式停止,经济得以受益。但是由于台独势力急于造成独立的既成事实,中国被迫采取措施进行武装遏制,内战状态恢复。这样中国只能实行战争经济。这点师出有名。
由于国际上总有一些势力敌视中国,一旦战争爆发,诸如制裁中国的势力还是会有,中国只好采取战争经济,比如抛售美元资产和美国国债,实属迫不得已。
如果美国在台湾问题上逐渐采取所谓协防台湾的倾向,那么中国就更要经济自保。如果美国和中国能够建立足够的信任,使得中国相信美国届时决不会参与台湾方面,无论军事还是经济都会严守中立,那么中国当然不必出手美元资产。
因此,网络文章中那些宣传中国会受经济制裁而且无法承受的论调,实际上正成为中国不得不考虑和做准备的理由。于是中国必然采取战争经济的策略。
世界各国面对这个局势,正在采取遏制台独势力的做法。可以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列强实际上不会愿意承担战争造成的经济破坏。至于说什么制裁中国,笔者认为他们自身都难保,还奢谈什么制裁,根本没有能力了。
中国经济的权重太大
目前中国经济的规模以及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权重,实在太大了。中国经济的规模以及影响力,主要不光是指GDP,主要指其外贸联系度,国际投资的规模,以及对区域经济和全球经济的推动力,对全球物价的影响力,等等。世界经济本身是非常脆弱的平衡。任何异动都对世界经济产生冲击。对中国采取经济制裁无疑是对世界经济踢野蛮的一脚,其结果决不是光是中国的工人下岗那么简单。
即便不发生制裁,光是中国采取战争准备所产生的冲击,就已经够世界经济难受的了。如果战争开始,不管美国和西方怎么站边,甚至即便他们中立,世界经济所遭受的冲击将是灾难性的。
这些都是源于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权重太大。我们可以就一些具体的问题看看这种经济互动的走势。
粮食禁运根本没有可能
首先中国海陆交通的口岸太多了,根本没有条件封锁。即便列强联合对中国进行粮食禁运,走私和其他交易还是会源源不断地把粮食卖到中国。关键是你有没有钱。曾经有美国人提出“谁来养活中国?”,就是中国经济发展消费增加之后粮食不能自给引发世界粮食紧缺,怎么办?这个问题曾经造成中国经济学家的恐慌。但是问题是即便真的发生这个情况,真的粮食紧缺了,为什么饿死的旧一定是中国人呢?中国人如果经济发展了有钱了消费增加了,那么紧缺的时候照样吃香的喝辣的,用不着美国人担心。就像美国人在紧缺的时候,也不可能饿着。
如果西方禁运粮食,那么中国人有钱照样能够让满世界的粮食商走上门来,自有投机倒把的来送粮食。
反过来,禁运粮食对粮食生产国可能要造成很大的损失。中国在谷物类粮食上并不依赖进口,目前进口最多的就是生产食用油的原料-大豆。而大豆的生产国主要是美国。禁运之后美国大豆的出口受到抑制不算,由于走私大豆价格提高,必然导致国内生产大豆的农民回潮。一旦禁运个一两年,则美国的大豆市场份额将得而复失。其他各类粮食产品也是类似。禁运的结果对中国的打击有限,国际厂商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将受到损失,只有在战后重新争夺。
战前准备或许早就开始了
按照中国人的哲理,笔者认为中国政府的战争准备早就开始了。张召忠将军最近说对付台独的各项准备都已完成。这个各项准备,应该包括经济,自不当有疑。这里有几个指标,是可以用来基本判断战争经济开始的。
抛售美国国债。这个连续在4月5月进行的,目前还没有6月份的消息。按照逻辑这个抛售还将继续。如果看到连续抛售了,就可以认定战争经济开始了。
石油价格。中国正在建立石油储备。今年动作较大。这个可能跟备战有关。估计在宣布南堡油田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战备。因为宣布南堡油田明显是亚国际油价的放空。那个时候应该是中国采购石油的时间点。如果今后石油价格不断上扬,则与战备一致。
粮食价格,类似于石油。
有色金属价格,也类似。
黄金价格,类似。
这些物资的价格,应该继续上涨,而且可能会交叉上涨。当然我们不会看到中国政府正式宣布准备战备物资,所以这些指标都是隐性指标。
从最近这些指标的快速拉起,笔者认为中国政府的准备的确在进行。而这些活动与国际游资的走向在很多方面是同方向的。所以更加推波助澜。国际价格的上涨,将更加汹涌。
2007年经济战争为世界不可承受之重
这场可能将至的台海战争,其酝酿和准备时间将为一年左右。这就决定了2007年特别是下半年,中国的战争经济将越来越加快步伐。这种情况下,主要有两点,将使得全球经济难以承受之重:
1。战备物资价格上涨,导致全球通胀形势恶化;
2。中国万亿储备开闸放水,导致全球金融暗潮汹涌。
这两点笔者将随时分析。本文已经较长,不打算继续写了。观点已经摊开了,读者可以慢慢验证。
台海局势2007~2008
:辛桦 2007-5-8
本文为回顾和展望台海局势的时事分析。台湾问题属于内政,但是台湾问题涉及台海整个区域,涉及美国日本的作用,因此是国际关系的交汇,笔者多次发表这个方面的分析,在此作一个阶段性的小结。
准确预测台湾问题红线
笔者在台湾试探性地抛出所谓“第二共和国宪法草稿”的时候,就分析指出这个草稿或者类似的东西,将成为实质性的台独步骤。见《台湾独立路线图已经出台》[1]。该文写作时间为2007-3-20。笔者当时指出:“这个第二共和宪法,就是具体台独步骤的最后一步的草图”。笔者分析的道理在于指出了这个第二宪法的实质是不改变国号,但是改变管辖区域。所以“把中华民国定义为管辖领域仅此台澎金马,就否定了中美联合公的这个基础。”这个暗藏的玄机,才是要害。
从最近披露的陈云林访问美国的新闻[2]可以清晰看到,中央把第二共和宪法确定为红线。笔者在3月20日的分析与之一致。
在此笔者要申明笔者不是政府的智囊,笔者的分析完全是一种客观分析。关键是笔者对局势的分析的准确性,就是说作为一个客观分析者能够判断局势走向,这个准确性不是依赖于从哪里得到什么内幕消息。
比如这个红线的定性,笔者分析指出这是一个“台独最后步骤”。如果中央不把这个步骤定性为红线,那么就是说明中央的判断力可能有问题。
法理统一应对法理台独
笔者在除了分析了第二宪法的要害之外,还在2月23日指出了中央可能采取的措施,就是可能采取法理统一的方法。见笔者《2007台湾问题的新变化:法理统一》[3]。笔者的这个分析,在陈云林访美的细节中也得到验证,就是笔者的分析基本上符合中央的意图。
笔者的分析实际上指出在2008年奥运会之前,中央不可能对台独势力进行军事打击。这点台独势力是非常清楚的。因此,台独势力必然抓住这个时机大肆活动,力图在这段时间内造成一个既成事实的局面。而中央在无法动用军事力量的时候,只能动用法理统一的资源,加以应对。这点就是笔者得出结论的依据。
美日战略的大转向
笔者虽然多次指出美国可能会彻底调整对华战略,但是对于美日这次2+2会谈删除台海内容还是非常惊讶。笔者一直认为美国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已经没有可能大幅度调整对华战略了,但是从这次2+2会谈看美国似乎已经下了调整战略的决心。关于这点,请参看《》[4]。
美国的战略调整,对于台湾的影响当然是巨大的。但是笔者认为由于两点原因,美国即便调整战略,也不足以遏制台独势力的狂奔。这两点原因,下文中将一一分析。
美国战略调整会不会得到中国的积极响应?笔者认为:会。一定会。
但是中国对于美国的意图,以及美国对于中国的意图,双方都要一个互相揣测的过程,慢慢才会达到互信的境界。这一点,除非双方加足马力狂奔,否则恐怕要在下一届政府手里才能完成。
因此,笔者认为美国战略调整来不及遏制台独势力。
2008奥运台独认作唯一机会
两点原因之一,就是2008奥运是台独活动的唯一机会,台独势力很清楚,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了。美国的对华战略再一调整,台湾就彻底退出美国的盘子。因此台独势力只能做拼死一搏。
台独势力至死都不会相信美国会彻底放弃台湾.因此台独势力不会管美国的各种暗示和讯号。2+2会谈删除台海内容,对于台独势力并没有多少警讯可言。杨苏棣传话不允许台湾发展进攻性武器,台独势力也不会停止。越是这样台独势力越急迫。
比如陈云林访美的话题,不是中央放话的,是美国放话,由台湾中央社披露的。这个消息早就传到台湾了。只是到了美国发现没有办法控制了,才传出来,希望压制一下台独势力的势头。但是,没有用的。
台独势力是最后一搏。
奥运圣火的传递台湾是做了一番算计的,就是要扩大奥运会的台湾问题的影响。这样,老早就在奥运问题上加上台独因素,造成对中央的牵制。台湾在奥运上的一个如意算盘就是希望法国的罗亚尔当选,然后借助法国抵制奥运,台湾也抵制,这样就能够把奥运因素上升到国际层面,进而在奥运期间狂奔台独,牵制中央,使中央无法出手。罗亚尔败选对于台湾抵制奥运的算计落空了。但是台独势力利用奥运这个机会大肆制造既成事实的想法绝不会停止。
阿扁个人需要自保
第二个原因就是陈水扁要自保。陈要自保,就要造成台湾一个非常时期的局面,不仅要民进党当政,更要形成一个非常时期,可以趁乱自保。可以预计陈在接下去的竞选过程中,将不断推升台独的要价,提升公投的诉求。这个议题将成为台湾2008竞选的必要议题。
陈这个人在国务机要费一案所受到的指控始终是一把悬在头顶的剑,因此陈刻意自保,推动公投,修改宪法,进可以谋求法理台独,退可以引发战乱趁机进入非常时期自保。进退都可以实现自保的目的。只要不被斩首,陈总归赢。
因此陈的个人因素在今后的一年中,将对台独运动推波助澜。
2008年5月份必然公投
民进党在2007年至2008年5月大选之间的这段时期,将全力推动公投与大选挂钩。公投曾经一度被中美两国界定为红线,但是陈在去年大选中把公投挂钩大选,硬是突破了禁区。当时中美都无话可说。这次大选必然再次公投。至于议题,则会根据当时的情势,玩弄文字游戏。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公投议题一定是台湾独立的命题。这就是奥运之前民进党要达到既成事实的路子。由于大陆被奥运牵制了,所以台独势力有机会大势宣传,竭尽所能,为公投造势。国民党没有什么能力,基本上就是跟着跑。
而这段时期大陆没有太多的动作,则是意料中的。
奥运会后白脸红唱
奥运前基本上是台独势力的独角戏,充分表演。奥运结束,则进入紧张期。这个时候公投已经投了,法理台独也作了。这个时候无论是谢还是马,都大唱红脸,不断高调鼓吹两岸和谈,但是公投了,公投结果不改。这个时候谈,就是两国的谈。
正好5月份公投及大选到奥运结束有一个时间差,台独势力就利用这个时间差,完成把生米做成熟饭。
寄希望于无威而治
台独势力对于大陆政府的估计,就是到时候会像上次一样,空喊话,不会真的动手。台独势力一路走来,多少次踏红线,大陆都放过了。难道这次会不一样吗?
本届政府,给人的印象就是无威而治。会动用军事手段吗?只要不动用军事手段,台独势力就不怕。
台独势力把赌注押在大陆政府无威而治的可能上。
这个时候,大陆的许多自由派学者必然出来打圆场,说种种不必打的理由。
战争的可能不大
从历来几次台海紧张局势来看,最后的结局可能就是雷声大雨点小。战争的可能性的确不大。大陆可能继续观望,抱着侥幸心理,希望国际对台湾不予支持,希望谢或者马能够多少挽回点时局。
当然,打的可能也是有的。这个目前就不再多说了。到时候自然见分晓。
[1]台湾独立路线图已经出台
[2]台湾触红线将动用反分裂法
[3]2007台湾问题的新变化:法理统一
[4]新2+2会谈和新上海公
台海战争的可能性分析
前不久笔者写了《台海局势2007~2008》[1],其中对于台独势力在2008奥运前利用大选进行公投之类的行动落实法理台独,做了肯定的预测。但是对于战争的可能性,笔者比较倾向于打不起来。这个原因在[1]中不及细述。
本文就战争可能性作进一步的分析。
被动应战瞻前顾后
战争的可能性实际上很大程度受制于大陆的战争主动性。大陆处于一种被动应战而非主动应战的态势,已经很久了。回顾历史,毛泽东以降到邓公,是主动应战类型的国家领导人,先后进行战争包括朝鲜战争、中印战争、援越抗美、中苏珍宝岛、西沙海战、中越战争等等。包括收回香港也是邓公不惜以战争为代价震慑撒切尔夫人的。
但是目前的政府,基本上没有那种强势。除非台独势力走到头,使得中央不打就面临自己的危机,笔者认为仗就打不起来。即便打,也不可能像毛泽东那样的雷厉风行。被动应战必然是拖泥带水,犹犹豫豫。
奥运必然安然无事
奥运之前台独势力踏过法理台独红线,但是奥运不会受此影响。很多人认为奥运之前就会启战端,笔者以为不然。首先台独势力不会过早动作,他们不会留太长的时间,以防大陆速战速决然后修补奥运。所以,也就是什么3个月的时间,大陆必然采取暂不动手,确保奥运成功的策略。
迅速反应予以定罪
笔者已经判断大陆属于被动应战。被动应战不代表毫无准备。大陆对于法理台独的应手应该不会还没有预案,应该有多套预案。鉴于大陆民意必然滔滔,中央必然抢在民意之前宣布台独势力首恶为国内法罪犯,引用反分裂法加以定罪。这个反应必然非常迅速,不会拖泥带水。随后必然用国内法和内政不容干涉为主调进行全方位宣传。同时强调坚决办好奥运,不使体育运动受到政治干扰,云云,以绝外界利用奥运搞事。
这段时期台独势力必然竭尽能事嘲弄大陆没有能力军事解决,诸如“空包弹”之类,台湾民众必然空前兴奋。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如果大陆只是口头警告毫无动作,民意滔滔恐怕很难维系。因此不做点动作,是不行的。但是军事动作可能直接激发战争,被动应战的心理作用下,不会进行哪怕是军事演习。奥运因素成为极大束缚。
但是大陆必然采取真正的战前经济应手,这样的效果足以震憾台湾乃至全世界,使得国际各方有苦说不出,而国内民意得到极大缓解。
大陆必然要做的也是应该做的包括:
1。大量采购石油、有色金属、粮食等战备物资,以防日后战争期间国际封锁和制裁;大约动用1000亿美元
2。大量抛出美元购进黄金和欧元,以防战争使得美元大幅贬值;再一个一千亿;
3。准备抛售美国债券,放风,如果美国表示武装干预,则立刻毫不手软大规模作第一次抛售,抛出1/3,就是1000亿美元;
这样一进一出大约动用占到目前储备的一个零头,就是1万3千亿的那个3千亿。这个过程大约至少要3个月。也就是从5月到9月份中期。这个过程将极大改变国际金融面貌,美元降急剧大跌欧元大涨,石油黄金小麦有色金属价格飙升,犹如世界末日。
这个时期,全球必然关注战争前景,对于中国的意愿作猜测,大部分会确定中国一定会在奥运后动手。于是外界纷纷绕绕,而国内民意因此得到一种安抚。台湾这段时期恐怕要经历第一波经济震撼。台湾股市汇市可能暴跌。台湾政府必然动用资金救市,台湾民众独立的决心备受考验。
奥运过后恢复战争状态
奥运结束民意对于政府的行动还是会急剧提高预期,因此即便不打也要有所表示。届时将突然停止两岸贸易往来实行战前戒备,往来通讯中断,三通彻底停止回到战争状态。这段时间最为痛苦的是在大陆的台商,这个时候必须选择是留在大陆还是退出。留在大陆,则一时恐怕回不了台湾了。航空客运全面停止,要飞到日本转。原材料无法从台湾进口,也无法出口去台湾。在台湾的产业房子都要考虑是否卖掉,台湾股市再度暴跌。
这个措施只是一个开端还是长久的封锁,外界只能揣测。美国可能要发出干预,武装护台,以及敦促谈判的口水。国际金融秩序一时混乱,其他各国将采取绥靖策略,要求中国不要越走越远。
台湾民众陷入极大悲情,台独势力继续坚持独立,甚至考虑长痛不如短痛,首先挑起战端。但是估计双方一时不会动武。
金门马祖首先归顺
中央政府必然先行收复金门马祖等靠近大陆的岛屿。这点无论是战是和,都是必须。因此在动手之前必然进行劝说,希望金门马祖主动回归。金门早在2006年就准备提出一国两制试验区,只是大陆也不原意主动改变现状,才没有下文。现在时过境迁,既然台湾已经改变乏力现状,把台澎金马作为主权领土,那么破除金门马祖,就是否定了法理台独,这是最为简易的办法。
金门马祖面对大陆压倒性军事优势,既然中央有意和平解决,岂有执意顽抗的道理,必然一拍即合。金马和平回归,当在意料之中,至于名分上的称呼,小意思啦。
如果金马稍有迟疑,那么大陆将开始动用无人侦察机开始在全台湾海峡进行巡航,金门上空已成我空军纵横之处,台军如果先行攻击,那么战端由台军先起,战端既起,则金门马祖位居炮口下,民众何苦作城鱼之殃?因此金门马祖不会等到战火即燃才归顺,必然是漂漂亮亮堂堂皇皇,反台独而促统一,成座上宾而非阶下囚的。
只是金门马祖的守军,何去何从,是他们的选择,不过这么一来回台湾本岛只能是大陆的善意才有回途了。金门马祖回归,守军屈辱投降或者带枪起义,战争未起而台湾共和国版图变色,大陆政府轻易得分。这个棋子是比吃的。在此谨作预告。
金门守军顽抗或成战争起因
金门马祖百姓和政府都是必然归顺的。守军最大可能也是带枪起义。但也可能投降但是希望遣返台湾本岛。这两种结局都是和平解决。当然这两结果都在电视上表演反复播放,台湾民众心理打击,情何以堪。
但是金门守军或者某小岛守军不愿意降,还是可能的。这个时候,将迫使大陆启动军事打击手段。不过肯定也是一逼再逼,最后不得已才用火箭炮犁平的。老百姓有充分时间退出现场,最后守军杀身成仁。
这种可能性非常小。
得陇望蜀欲取澎湖
和平解决金马,继而和平解决澎湖成为下一步目标。除此之外,金马归顺立下榜样,大陆追究台独首恶,首恶必办。因此要求台湾各地脱离台独势力,回归谈判大门敞开。
前有金马离弃,后有岛内各地外省势力犹如地下烈火,台独势力必然实行岛内清洗。各种统派组织机构包括泛蓝,恐怕受到修理,岛内自斗加剧,情理之中。
台军备战澎湖,使得澎湖成为战火必燃之地,老百姓恐怕只有逃离。这个时候不光澎湖,估计台湾外省人逃离,举家出逃,一时机场为之闭塞。
取得金门马祖,大陆战机战舰,将趋前示威。无人飞机,恐怕要飞抵澎湖甚至更加纵深。台军如果开火,则战端即起。台军如果不动,则大陆继续加紧活动。这个时候台湾有关战事逼近的消息无日无之,股市经济崩溃,断无幸免之理。
台独势力虽然口头强硬,但是私下恐怕纷纷自谋退路。所谓台湾独立,差不多就是口水泡泡了。
布雷封锁步步紧逼
除了无人飞机步步进逼之外,双方水雷密布,海陆被封,台湾东岸时不时共军潜艇出没。美军日军可能表态干预,但是双方没有实质性交战,美日无从参与,只是远离海峡观望。全球经济跌宕起伏,大家还要忙着自己家门不幸。
这样的日子恐怕不是一周两周,而是3个月半年。
台湾内部生变的可能很大,战争最后可能避免。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