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变帝国主义金融掠夺为国内社会主义运动

2025-02-27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变帝国主义金融掠夺为国内社会主义运动

  

  半二十八画生

  

  一、目前的危机是金融掠夺的危机

  

  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次贷危机,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进入2008年秋,以房利美、房地美、雷曼兄弟、美林等公司相继被收购或倒闭为标志,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了。这是金融掠夺的危机。最近,美国政府不仅自己孤注一掷地准备投入7000亿美元企图挽救危机,实际上是毫无节制地挥霍资本主义信用,而且在西方列强已经大规模注资救市之后,继续颐指气使地呼吁日、德、英等其它国家采取类似疯狂的救市计划,进行全球性的金融体系(笔者注:实质是全球性的金融掠夺体系)救援行动。
这一金融掠夺体系救援行动概念在大多数情况下被人们所歪曲,他们不是单方面地加以运用,就是寻找借口说这场救援行动还可能具有资产阶级合理信用的意义。
金融掠夺是资本输出发展的最高阶段,这个阶段只是在20世纪7、80年代以后才达到的。1971年布雷顿森林会议后,实行了货币与黄金的脱钩,金融商品的贸易异军突起,总体来说,70年代以来,垄断资本面对的是一个长期停滞、杂以危机的局面。面对生产相对过剩的局面,面对资本过剩与劳动力过剩(失业率很高)同时并存的格局,大资本家在国内找不到一个资本快速增殖的投资途径,转而通过全球化的方式,以新自由主义为进攻武器,向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和其他国家转移资本,实现资本的全球扩张。近20年来即自1987年10月股票市场崩溃后时期的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与其说来自如战后繁荣时期那样的利润扩大,不如说来自持续注入流动资金,然后经济泡沫破裂这样一种金融掠夺循环。著名的例子有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1992年英国金融危机、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阿根廷金融风暴等。
战后的开始二十几年里,资本主义信用促进了生产资本的发展,使生产资本获得较高的利润率,然而现在,“金融恐怖平衡”注入流动资金可以促进实体经济,但迄今为止,在世界所有地区,金融资本总是要占有其他地方生产的财富,同时,金融资本的需要正在摧毁旧的生产和经济组织形式,却无法挽救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资本主义的发展走到了不但无法解决“垄断同与之并存的自由竞争的矛盾”,而且日益依靠“金融资本的庞大 ‘业务 ’(以及巨额利润)”从传统、一般资本输出到金融掠夺的发展来挽救失败的命运,加剧了“同自由市场上 ‘诚实的 ’买卖的矛盾”,“资本主义的一般特性,就是资本的占有同资本在生产中的运用相分离,货币资本同工业资本或者说生产资本相分离,全靠货币资本的收入为生的食利者同企业家及一切直接参与运用资本的人相分离”,“金融资本的统治,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这时候,这种分离达到了极大的程度。金融资本对其它一切形式的资本的优势,意味着食利者和金融寡头占统治地位,意味着少数拥有金融‘实力’的国家处于和其余一切国家不同的特殊地位”, “资本主义的某些基本特性开始转化成自己的对立面”,帝国主义所特有的“寄生性和腐朽”日益明显地表现出来,“垂死的资本主义”日益明显地表现出来。
以美国金融风暴为标志的空前金融危机,整个说来,资本主义的发展比从前要快得多,但是这种发展不仅一般地更不平衡了,而且这种不平衡还特别表现在某些资本最雄厚的国家的腐朽上面,以致使人类面临这样的抉择:要么过渡到社会主义,要么一连几年、甚至几十年地经受为勉强维持资本主义金融掠夺体系而进行的金融战争。

  

  二、资产阶级为什么救市

  

  1、金融资产庞大。据估计,对冲基金的数量已经由1990年的610家增至2007年第一季度的9575家。所管理的资产总额达1.6万亿美元。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募资规模在2006年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684家基金共筹集了4,320亿美元的资金。国际清算银行估计,衍生品市场的价值已达到红200万亿美元,约6倍于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价值。
新资本主义越来越趋于全球化。高收入国家居民拥有的国际金融资产和债务与总的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由1970年的50%升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100%,2004年又升至 330%。
美国目前的年国内生产总值大约20万亿美元,但金融衍生物产品的价值高达500多万亿美元,各类抵押担保资产的价值大得惊人,给经济运转带来欺骗和危险。
美国财政部最新公布的国际资本流动(TIC)告显示,截至2008年5月,中国共持有美国国债5065亿美元,中国仍为美国国债第二大持有国。同期,日本持有美国国债最多,为5787亿美元。英国为第三大持有国,规模为2725亿美元。里昂证券的一份告估计,多数中资银行持有的房利美和房地美债券规模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在0%-1%之间,而中国银行的这个比例约为2.6%。估计中国主要银行持有价值约300亿美元房利美和房地美债券(另有3600亿美元的说法)。
就法国而言,正规股市的成交额1996年已达7.73万亿法郎,远远超过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6.49万亿法郎)。
2、金融掠夺利益巨大。阿根廷爆发金融危机之后,阿根廷警方在联邦法院的命令授权下,于2002年1月16日,对外资银行进行了三十多起突击搜查,搜查重点针对一些著名西方跨国大银行,包括美国的花旗银行、波士顿银行,英国的汇丰银行以及西班牙、法国的银行等等。阿根廷联邦法院和议会进行的调查表明,这些外资银行涉嫌违法的滥用资金和资本外逃,将阿根廷民众三百亿美元存款转移海外。
一方面,“维持美元稳定也是无奈之举”,一方面,希望维持或参与全球金融掠夺体系分赃,这就是是金融资本救市的原因和目的。

  

  三、资产阶级和金融掠夺

  

  政府有一点是不落后于它的西方伙伴的:它也能够像它们那样大规模地欺骗“自己的”人民。无比庞大的撒谎和欺骗机器在国内也开动了起来,其目的就是用经济沙文主义毒害群众,就是要造成一种印象,似乎政府是在进行一场“正义的”维护本国金融信用,是在无私地保卫“同胞”经济利益等等。
官僚、工商业资产阶级的上层分子热烈支持政府的参与救市政策。他们理所当然地在期待着能从瓜分处于困境的金融企业遗产中得到巨大的物质利益和特权。他们已经在一系列会议上预先设想了国内金融机构“抄底”救市获胜时大量金钱源源流入他们口袋的情景。比如,英国第三大银行巴克莱银行宣布,同意以17.5亿美元收购雷曼北美投资银行部门及大楼。在宣布向银行控股公司转型后不到12个小时,受金融危机困扰的摩根士丹利(俗称“大摩”)宣布,终于找到了买主——日本第一大银行东京三菱UFJ金融集团。两家公司分别发出公告,三菱UFJ将收购大摩至多20%的股份。中行将出资二十三亿元收购法国洛希尔银行股权,甚至有收购摩根投资银行的传言。
城市“中等”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自由职业者等广大阶层,也沾染了经济沙文主义,至少在所谓救市行动开始时是如此。但最终当他们血本无归时,将发现自己成为参与救市(实际是参与金融掠夺体系)的炮灰。

  

  四、无产阶级和金融掠夺

  

  金融掠夺无疑造成了最尖锐的危机,空前加剧了群众的灾难。这种金融掠夺的反动性质,各国资产阶级为了以本国“信用”观念掩饰其掠夺目的而编造出的无耻谎言,这一切在客观的形势下正在不可避免地激起群众的不满情绪。共产主义者的责任,就是帮助他们充分意识到这种情绪,加深和发展这种情绪。能够正确地表达这个任务的只有一个口号:变帝国主义金融掠夺为国内社会主义运动。金融掠夺时代任何彻底的阶级斗争,任何认真执行的“群众行动”的策略,都必然引向这一步。谁也无法知道,触发一场强大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将是第一次帝国主义金融危机,还是第二次帝国主义金融危机,它将发生在危机期间,还是发生在危机后,但是不管怎样,共产主义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就是要朝着这个方向去一贯地和不屈不挠地进行工作。
无产阶级拒绝任何经济沙文主义,反对任何对别国的金融掠夺,反对任何金融投机,主张有步骤地关闭股市、期货等投机市场,有步骤地使银行等金融机构恢复正常信用。上世纪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经济危机爆发,而社会主义苏联经济却迅猛发展就是最好的历史注脚。

相关文章 社科:金融危机下的资本主义制度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思考——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初探清湖渔夫:全球性货币战争的时代特征从CDS的角度看08危机真相不是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系统性危机美国次贷重创重临或达730亿美元窟窿金融危机远未成为历史经济危机的逻辑(下篇)——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的逻辑——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吕永岩:“富外穷内”国际板未面世便现魔影张庭宾:美国最危险之地——利率衍生品巨额美债何去何从
标签:金融   掠夺   银行   资本   美元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