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让“国家更富,人民更穷”?
是谁让“国家更富,人民更穷”?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贫富悬殊在西方各国普遍明显加剧,其中标榜经济运行最自由的美国尤为突出。
在富裕的西方,一方面是企业利润飙升,另一方面劳工的收入占GDP的份额已下降到历史的最低水平。不但低技能蓝领的工作岗位不牢靠,而且位处中产阶级的白领,工资也很少增长。很多员工为此惶惶不安。全球化致贫?美国弗吉尼亚州西南部小镇加拉克斯是家具生产地。2006年家具商店在发现墨西哥尤其是中国的产品价格更有竞争性后,不再从加拉克斯进货,迫使那里的三家大厂在数月之内相继关闭,1000多工人失业,占该镇工人总数的1/3。这是全球化对西方社会冲击的一个典型案例。在欧洲,意大利的制鞋厂商抗议中国的竞争,德国汽车工人担心工厂向东欧外包。如果富国劳工市场机制灵活,失业工人经过培训,还可能找到工作,但是工资一般要下降,倘若年纪偏大,文化程度较低,则很难改行。
美、欧工人再就业困难情况有所不同。在美国,工作机会稍多,问题在于收入下降。在欧洲,更难的是工作难找。有研究告反映,美国由于贸易自由化,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失业的制造业工人,2年后65%又找到了工作,但大部分人降薪,其中有1/4减薪30%以上。在欧洲,在90年代失业的工人能够再就业的不到60%,但降薪30%以上的只有7%。西方劳工往往不经思索,把生活的艰辛归咎于经济全球化。美国有些政客利用群众的偏激情绪推行保护主义,并把矛头主要指向中国。自2005年初以来,美国国会已通过27项限制中国贸易的法律。现在有一半以上的美国人要求政府采取措施保护本国公司,即使降低经济增长水平也在所不惜。相当一段时期以来,资本的回率大大超过劳动力的回率,导致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经济学界有看法认为是经济全球化拉大了收入差距。贸易自由化的结果是使西方的低端商品市场被发展中国家占领,有关企业被挤垮。
据估计,全球化每年可给美国企业带来1万亿美元的收益,但是普通员工却很难从中得到分享。技术进步致贫?技术进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对于企业增长利润可以立竿见影,而广大员工不可能同步受益。其间不但要有一个过程,而且自动化水平提高的直接后果是生产和工作的“精益化”,产业结构调整,最终是企业精简组织机构和裁员。因此,技术进步能提高员工工资的说法是不现实的。有分析家认为,全球化与技术进步的影响两者之间是互相作用的,很难把两者截然割裂开来。西方国家把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低端技术工作转移到第三世界,正是它们的企业和技术提高档次的过程,为增长财富开辟了新的途径。全球化带来高额利润,为企业加强研发提供了资本。但是,在此转变的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主要由广大员工来承担,他们有的改行,有的就此被淘汰。人们一般不会责难计算机,而是把不幸的遭遇迁怒于外国人,包括穷国的竞争对手和移民。分析家指出,如果实施一种使人们终生固守一样工作的政策,而有些工作在别处却可以完成得更好,那么这种政策就是自走绝路。高管先动了奶酪?西方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的直接表现是企业经理的天价高薪。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美、欧企业高管与普通员工工薪比例呈指数性增长。在美国,有的经理一天的薪酬相当于普通员工一年的收入。美国企业管理咨询机构于2006年确认,有11家经营不善、股价疲软的大公司,其中包括有名的美国电电话、默克、华纳—时代,它们的CEO连续两年年薪超过1500万美元。根据哈佛大学卢西安贝布丘克和康奈尔大学雅尼夫格林斯坦因两教授的统计,在1993年—2003年之间,美国标准普尔指数500家公司(其市值占到美国上市公司的80%)头5名经理的全部薪金约为3500亿美元,其中尚未计入养老金,这部分收入可提高总收入1/3。
在2000年—2003年之间,这些公司主管的平均年薪为850万美元,相当于普通员工的320倍。2006年,美国布洛姆贝格和《洛杉矶时》共同主持了有关高薪问题的民意测验,80%的人认为主管薪酬过高。哈佛大学商学院二年级2/3的学生对高管高薪持批评态度。90%的股民和60%的企业部门负责人认为高管“收入明显过高”。自由派经济学家正面支持高管高薪。他们认为对高管的特殊待遇有利于企业的竞争,符合持股人的利益。但是该派也反对企业过多向高管授予股权,这是在股价长期处于牛市情况下高管高薪的重要根源。现在美国公司平均有15%的股权为高管所占有。股权由董事会决定授予,现在美国有57%的企业,董事长与CEO由一人双肩挑,许多主管成为资本家,这就为企业的欺诈行为开了方便之门。发达国家也要“吃大户”为了减少两极分化的消极影响,欧洲推行资产再分配政策,即加大对高薪阶层的课税,同时加强公共服务,支援弱势群体。在这些方面,美国都落后于欧洲。但从实际情况看,美国经济形势远远好于欧洲。为此,有分析家认为:几十年的历史已证明,在创造总体繁荣方面,美国有活力的经济体制优于欧洲以平等为导向的经济体制;一个有灵活性的社会胜似追求平等的社会;只要经济能发展,尽管存在高薪阶层和收入明显差距,这也是可以容忍的。
当然目前布什政府税收政策对富人的宽容和对公共福利的吝啬都是需要纠正的。一方面容许高薪的存在,但同时又必须解决普通员工所面临的挑战。分析家认为美国联邦政府必须:第一建立独立的医保和养老体制,使广大员工失业时无后顾之虑;第二要改进教育体制,对失业员工进行培训,掌握能够适应工作变动的技能。这些当然不是轻而易举的,但是在全球化带来巨大收益的情况下,国家完全有实力完成上述任务。(Speciat report:Executive Pay,The Economist Jan.20,2007杨景厚 编译)
补白:
数亿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投入国际市场,而且还有数亿即将跟进,这给西方企业家带来空前有利可图的机遇,同时也极大地冲击了西方的劳工市场,压低了发达国家的劳动力价格,其中包括一部分脑力劳动者。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