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不用“与国际接轨”吧?
金融危机不用“与国际接轨”吧?
资本在驱动车辆的同时也润滑刹车皮
夏河年
1944年7月,美英等44个国家签订了布雷顿森林协议,内容包括确定美元和黄金挂钩,35美元兑一盎司黄金,其他货币和美元挂钩,自由兑换,美元成了国际贸易结算的通用货币。只要思考一两秒钟就可以明白,这个协定对美国以外的国家不怎么公平,但美国的强大带来的安全感足以填补心理落差。那时的美国人还是勤劳朴素的,并未过多地想利用这个协定吃人家的豆腐。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陷入经济危机,为了转嫁危机,白宫宣布退出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美元的印刷量不再受黄金存量的束缚,美国认为印多少钞票对自己有利就印多少。此后,世界经济走上了他国向美国出口实物美国向全世界出口美元的单行道。大凡黑眼珠见到白银子,智商都会升高20个点以上,谁都明白自己成了帮美国打工的,但几十年的国际贸易和金融结算沿袭下来,美元套住了全世界,挑战这个秩序的代价比遵守它更大,对个别企图挑战秩序的家伙,CEO的CEO——美国总统——会提醒五角大楼用铅笔在花名册上打圈圈,铅笔是彩色的,分绿、蓝、黄、橙、红5种,黄色和橙色标记的是媒体炸弹的攻击目标,红色是发射巡航导弹的信号弹。
美国本土置身于两次世界大战之外,罗斯福正式宣战前几年奉行绥靖政策,交战双方通吃,尤其是向日本供应战略物资,不但符合鼓动日本杀向苏联的战略,也捞到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宣战后诱发的国民生产激情,使得本土两次置身世界大战之外的美国经济处于世界最强大的地位,因此,美元——而不是英镑或卢布——与黄金挂钩是自然的,也是资本能量的正常展示。但是,宣布美元和黄金脱钩无异于对世人明目张胆拦路打劫,不过没办法,当初只修了这么一条路,想绕开也难。资本第一次展露狰狞的面目。
如果本·拉登用10架波音飞机将白宫炸成废墟,美国的地位并不会下降一个级别,大不了从奥巴马或奥巴牛当中挑一个接任小布什的位置,其他照旧,华尔街才是美国的希望之光,白宫与五角大楼只不过是灯塔的维护者,正是华尔街的圈钱业务为美国的繁荣提供着强力和持久的动力。美国用初级资本虽略显心黑但勉强说得过去地打造了华尔街,华尔街的强势资本推出了虚拟金融业务,当概念包装成“产品”出售时,融资发展实业显得老土,亿万富翁可以在一夜之间诞生,只要金融家在正确的时间推出包装漂亮的概念投放市场出售。此时的资本不但是驱动燃料,同时还是刹车皮的润滑剂,华尔街成了闯入步行街的灌满燃料、刹车皮滑溜溜的车辆,腿脚慢的不是车轮底下丧生就是被慌乱的人群踩踏。我们将录像带倒回去再看一遍惨剧现场。
美国是发展过实体经济的,国际通用货币发行权使得这一繁荣得以持久和加速,来钱快和保障足的美国成了人才与资金的磁石,隶属于大财团的美国媒体让这一切显得如晚秋时节小院子里的午后阳光那么自然和谐,他国培养的人才与牙缝中省下的资金供美国挑选像普世价值那样天然,经济繁荣成了这一切的必然结果。众所周知,社会主义苏联和中国曾经数十年为国民提供免费住房,社会主义朝鲜迄今还保留着这一保障,可见住房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排名第一。达尔文说过,美国人民的祖先也是从山洞里蹦出来的猴子,故有了钱首先想到买房子。先是备足了现金的人买房子,然后是现金不够但具有还款能力的人买房子。经济持续增长让购房者与传统银行都得到巨大的现实好处,“人人有房住”成了举世闻名的美国梦。有了想买的就不愁愿卖的,次贷银行降低了放款标准,门槛从20%首付降到零首付最后到负首付,什么担保不担保,去他奶奶的,先将客户撰到自己手里再说。不就是客户违约还不了钱吗?到时候我依法没收房子再出售,除了收回本金还有赚,多大的事啊!这一策略一直奏效,因为房价持续上涨,卖出价总是高于买入价。毋庸置疑的是,各国央行都会为了防范金融崩盘而制定监管措施,但华尔街的钞票太多了,资本天生就有公关能量,滴几滴润滑油到刹车皮上,看你还如何减速。房市的繁荣拉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发展又反过来拉动房市的繁荣,国际结算货币的身份使得华尔街不但赚国内百姓的钱,也赚外国的钱。为了美国的国家利益,唐僧师父歇歇吧,别唠叨个没完,喋喋不休地念紧箍咒害穷人住不上房子,下次不投你票。
房价发烧了,次贷银行的哈佛脑袋并未烧糊涂,任何国家的房价都不可能永远上涨。怎么办呢?首选将房价推到虚高,链条那么长,每个人都想,在我这一节断裂的可能性比在其它地方断裂的可能性小多了,我只要在泡沫破裂之前将风险转嫁给下线就OK了,下线也是这样想的,下下线还是这样想的,于是张三李四王二麻子都成功地将利润留给了自己风险转给了别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银行和按揭中介转移风险的办法是做成以次贷为抵押的证券产品放市场出售。这种“金融产品”是虚拟的,买进卖出都方便,没有拦卡车运输那么些麻烦事。有一天,“产品”不好卖了,小菜一碟,俺许诺更高的回,将姑娘打扮得梨花带雨楚楚动人,看你如何坐怀不乱。身体好的,乱了也就乱了,免疫力差的,这一乱就乱出了爱滋。根据法律,联邦政府爱救治谁就救治谁,好色之徒不得有意见,早就叫你悠着点,可你偏偏喜爱滋事,现在爱滋了能怪谁!
华尔街那些待租的店面的前租赁者并非都是次贷直接导致卷铺盖的,死最早的雷曼兄弟其实只有28亿美元的次贷证券,这点坏账它有足够的能力消化,其直接死因是房价的下跌和信用体系的崩塌,很多信用好的人权衡利弊后选择违约,亏损后的雷曼兄弟因为收不进来而放不出去,信心和流动是金融业务的两条腿,这两条腿的骨头露外面后不能及时救治而得了败血症,死了。雷曼倒下了,众多雷曼的下线也不得不继续减计资产,原来“优”的债券变“次”了,一个个竖立的骨牌被前面的推倒,由于动量的叠加,倒下的速度越来越快,声音越来越响,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华尔街海啸。
2008年好像是灾难性年份,中国发生的事大家都知道就不重复,北美那边,一波接一波的台风排着队鱼贯进入美国。美国很强很富有,不速之客的顺手牵羊伤不了筋动不了骨,有形的顺手牵羊摧毁不了虚拟的金融产品,就像拳击运动员力气再大也不能让光线拐弯。华尔街出售的是信心支撑的概念,一旦信心没了,资金的流动就停止了。金融机构的倒闭,受害者还是老百姓,首先,办实业的人贷不到款了,生产无以为继,工人失业了(金融机构的普通职员先走了一步);其次,购房者惨了,10万美元买来的房子现在只值两三千美元,到爷爷的坟头上哭去吧;白宫斥资7000亿美元救市,最后的买单者还是美国纳税人——如果外国政府投资机构中乔装打扮的买办者权力不大的话。
美国政府接管两房后有人惊呼“美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来了,我拿透明直尺量了一下发现,它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竟然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前者是给狂奔的资本能量套上缰绳,使包装概念牟利的业务有所制约,收归国有的意义并非是单纯的救市,7000亿美元当然首先是为了救市,但这点钱不过是快餐式的救市,更大的意义在于表明政府不会再放任资本能量乱冲。“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则是让资金能量从政府计划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华尔街海啸的教训告诉我们,资金的能量在放手后是可怕的,政府必须在资金的驱动经济功能与润滑刹车皮功能之间寻找平衡点。西方那些虚拟金融项目中国都有了,只不过规模小些而已,一旦任其自由发挥,后果比华尔街更严重,毕竟人家还可以指望外国买单。当中国的财产性收入比重逐渐增大时,就应该提高警惕,否则早晚会玩儿出概念产品泛滥,国人素来好赌,只要放开,投机就替代了投资,这种心理很容易被“坏人”利用。金融市场有几个零碎的“概念产品”供爱好者活跃活跃气氛就行了,千万别让它弄得普通百姓上班还谈论着惦记着,尤其是所谓的大腕经济学家,说话要严谨一点良心一点,老百姓存点钱不容易,别三下五除二就全给套没了。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