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魔CO2 出售虚概念
妖魔化CO2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是这一战略的里程碑,西方列强向穷国出售虚概念换取实物只在早晚。将全球暖化归罪于CO2是科学的耻辱,强制出售虚概念牟利是良知的耻辱。
大多数科学家承认全球正在趋向暖化,但造成暖化的原因却不存在共识,将CO2定为全球暖化元凶是资本集团精心设计的骗局。历史上,地球年平均温度一直在12-22℃间震荡,现在的地球平均温度仅13℃,靠近最低端,气温回升再正常不过,工业文明以前就是这样。CO2含量的增加始于1万8千年前的上一个冰河期结束后。该气体的含量从1750年开始就以相同的速率增长到1940年,而人类大量排放CO2始于1950年以后的工业文明。
全球暖化因素中,CO2的“贡献率”是极其次要的。CO2的确可以阻止地球上部分较长的光波返回太空,但制暖作用与水蒸气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这点不需要遮遮掩掩的电脑模型,仅凭常识就能得到答案。我们知道,月明星稀的夜空,大气中水蒸气含量低,晚上就冷,阴雨天的夜空大气中水蒸气含量高,气温明显要比晴天高出好几度,而与此同时,大气中的CO2含量却没有变化。
气候暖化更多的是自然规律所致。地球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变化产生了众所周知的一年四季气温变化,太阳相对于银河系的位置变化必然要产生另一种“大四季”并引起相应的气温变化,只不过这种变化的周期不是1年而是2.5亿年,中间还有很多小周期,现在的气候正在趋向“春末”。能够否认这个结论的只有假设宇宙空间的星球是均匀分布的,或者宇宙每一个局部空间辐射量相同,但事实肯定不是这样。
气候暖化有利有弊,当这种变化发生在靠近X轴最左边,利大于弊。对整个地球而言,气温略微升高,CO2浓度增加,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绝大多数植物、几乎全部农作物,最需要的就是高温、高湿、高CO2浓度。对农业生产来说,CO2浓度在1000ppm时最好,现在才340ppm。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中,繁荣程度基本上与气温呈正比。最初2千年,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2℃左右,是仰韶文化到河南安阳殷墟时代,在之后较冷的三千年中,年平均气温有2~3℃的摆动,殷末周初、六朝、南宋、和明朝末期,是气温较低的时代,也是衰弱的时代,汉唐则是比较温暖的时代,也是强盛的时代。农业科技促进了中国的粮食产量,改革开放引导了中国崛起,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但是,另一方面,气候变暖、CO2浓度增加在其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农业是中国的基础,这个基础一旦出了问题,其他一概免谈,仅仅是猪肉涨价,就导致了一连串的严重后果。不难设想,如果中国粮食严重不足,物价、金融、工业、民心都会乱套。要稳定这个基础,气候、政策、科技这三者的重要性不分伯仲,后两种可以通过人为努力,气候则是天然的,人为因素起不了多大作用,如果气候趋向有利,阻止有利趋势很傻很天真。水与CO2是植物的主食。植物所需的水分可以通过灌溉解决,但灌溉的前提是有水可灌,最终还要反映到大气的水分含量中,气候变暖显然有利于海洋水分的蒸发,海洋才是陆地水分的主要,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得多。有了温度、水分和CO2,再加上政策与科技,农业就齐活了。气候暖化与CO2有利于中国寒冷和干燥地区的农业发展和能源消耗,而中国陆地大部分属于这种情况,中国东南部随着气候暖化,会催生更多三季稻。
气候暖化对中国也有弊端,比如气候异常和海平面上升,但控制碳排放是扭转不了大自然规律的,CO2只是对暖化有影响,但影响极微。海平面上升会淹没中国东部部分地区,但每年3毫米的速度不足以对发展产生宏观影响,中国西高东低,大不了城市以每年3毫米的速度向西退却,3米足够中国退却1000年,这个数据也许还存在一个坡度问题,但就是放大到300米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暖化将大大改善中国西北部气候,中国的沙漠地区历史上曾经是植物茂盛之地。
个别小岛国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危害最大,但这是自然规律,且不可能通过减碳阻止,有效的帮助办法是国际社会分流那些即将淹没的小岛国人口。不要相信那些造假的电脑模型,CO2对全球暖化的贡献率不会超过个位数,真正的因素是地球在宇宙空间的位置导致气温周期性升高并进而增加大气中水分含量,从而加剧暖化速度,而大气水分含量是人力不可能控制的,就整个地球而言,缺水问题更严重。
之所以说西方发达国家妖魔化CO2,理由如下:
1、二氧化碳导致地球暖化的结论广受非议,绝对不是什么共识。如果在常识和广受非议的电脑模型之间选择,我选择前者,因为后者可以通过采样与添加参数方式受利益集团操控,还可以通过制造舆论与设定议程强化,后两者正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强项;
2、如果纯粹从仁心考虑,发达国家排放了200年,发展中国家只排放了20年,排放多的国家向排放少的国家收取环境费,难道不是掠夺?难道不是阻碍发展中国家发展?
3、就算发达国家已经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无法塞回去,只能从现在做起,最公正的办法是发达国家先支付一定的碳排放罚款,然后规定人均排放量,人均排放多的国家向人均排放少的国家缴纳费用。以该国某年的排放量为标准是强权,是列强掠夺穷国。
4、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比减排更好的方法,比如增加植被覆盖率,植物的重量主要由水分和二氧化碳合成,减碳效果更显著,也容易被各国接受。
大气暖化和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对中国利远远大于弊,对全球来说,CO2的危害很小,真正的危害是环境污染,欧美发达国家为了掠夺发展中国家,合力制造了“温室气体”这个骗局,他们惯于出售虚概念牟利。从美元与黄金脱钩那一刻开始,这种纸币就成了虚概念,“金融衍生产品”这种远离价值创造的概念比美元更虚,当世人对这些虚概念产生抵触情绪时,他们不失时机地推出了“碳交易”这种虚而又虚的概念出售,以前是骗,现在准备抢。中国的冗余度较大,也许受损程度会稍微小些,但终归是受损,可怜那些弱小国家,在强大的舆论攻势和政策攻心下,恐怕是祖祖辈辈受剥削的份儿了。如果最后被迫确定期限在2020年,中国接下来几年应尽可能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治理环境污染。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