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毛爷爷的农业合作化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025-02-27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1.中国农业合作化问题
世界各国的农业似乎都是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特别是美国和西欧,把这种模式发挥到了极致。而中国,前苏联以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无一例外地都走过农业合作化的道路。而且后来又不约而同地放弃了农业合作化的模式。跟随西方走上了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模式。而且效果非常好。那么是不是可以认为,当年的中国农业合作化是错误滴。特别是中国的人民公社制度,是不是更是错误地。

  

   农业合作化并不是中国共产党的发明。中国早在两千年前,秦孝公时期商鞅变法,就实行了合作农业的雏形。这就是里甲制度。十户为一甲,十甲为一里。一人犯罪,十户连坐。一些混蛋历史学家把这个称之为鼓励告密制度。真是狗屁。这些人应该到学校补习形式逻辑,一人犯罪,十户连坐如果是鼓励告密,那么告密的结果不是自找惩处吗?里甲制度最成功的就是鼓励百姓互相帮扶,这完全适合当时落后的生产力。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百年之后,秦国成为中华大地上最强大的国家,一举吞灭六国,完成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统一。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目的是反封建,是耕者有其田。说起来是我中华高祖孙中山先生的主张。但是,这个本来应该由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历史使命,却因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不争气,历史性地由共产党来完成。正是由于这是一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的先天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几乎就在耕者有其田的同时,立刻就产生了土地兼并。产生了新富农。许多翻身农民并没有享受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成功的胜利果实。不得不把刚分得的土地卖掉,再次成为失地者。两极分化迅速蔓延。尤其是革命军人家庭,革命干部家庭,革命烈士家庭,工人家庭,由于家里劳动力少,生活水平普遍很低。在抗美援朝前线作战的战斗英雄的家属,讨饭为生的绝不是个别现象。这样怎么能巩固新生的革命政权呢?

  

   所以,毛爷爷在土地改革之后,立马进行了农业合作化的工作。实行了以前在解放区行之有效的变工队制度。也就是互助组。翻身的贫苦农民互相帮助,共度难关。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兴修水利,几千年来就是发展农业的根本所在。但是兴修水利需要极大地投入。而中国当时又很穷,长江,黄河,淮河等大的河流都要动用国家力量来治理,根本腾不出手来修建区县一级的水利设施。又是两千年前的秦国,给我们做出了光辉的榜样。率先兴建了举世瞩目的都江堰,郑国渠,灵渠。至今发挥着巨大的社会效益。毛爷爷他们步秦始皇的后尘,创造了初级社,就是把多个互助组和在一起,有更大的力量抵抗天灾,兴修有一定规模的水利设施。然后有发展成更大规模的高级社,水利设施的修建当然也水涨船高。农田水利建设,本来应该是国家投资进行修建的。但是由于这项社会公益设施的非商业性的属性,使得步入腐朽的中国封建王朝包括蒋介石都不投入一分钱。中国的水利设施欠账好几百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也没有钱,于是这项公益设施只好由农民自己无偿地修建。那时候一到冬天,全国农村都在挖沟修渠。如此中国农民整整白干了三十年,不要国家一分钱,那基础建设的规模可是海了去了。
这是多么巨大的原始积累!新中国农业集体化最伟大的成就就是为中国农业修建了成龙配套的水利设施。改革开放以后,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当然,农业集体化的弊端也是不容忽视的。毛爷爷当初实行农业集体化,很重要的一个目的是消除产生资产阶级的土壤。因为中国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的汪洋大海,时时刻刻都在产生新生的资产阶级。而中国的资产阶级,就算是民族资产阶级,在当时也还不太懂得怎样与共产党合作。毛爷爷搞农业集体化,把小资产阶级连根拔也就不奇怪了。可是,经营规模与经营手段是密切相关的。新中国解放初期的农业生产技术也就是秦始皇时期的水平。在秦始皇的古老的生产力基础上,农业经营规模却不适当地扩张,造成了生产效率的低下。特别是发展到人民公社,不再是农业集体。因为公社主要领导都成了吃皇粮穿官衣的国家干部。农业经营的好坏跟他们实际上没关系了。所以,截止到改革开放,我们历史上最好的农业收成还是1957年。也就是高级社那一年。

  

   解放初期曾经定下的农业合作化的步伐是25年完成,与此同时,农业机械化的步伐也是25年完成。也就是说,原计划到1975-1980年之间大体上让中国农业进入现代化。居然与改革开放的时间惊人地一致。虽然历史不能假设,但是说明毛爷爷当时的农业集体化的既定方针还是正确地。如果农业集体化的步伐与农业机械化的步伐相一致,到1980年,实行农业集约化生产,农民将就地转化成为农业工人。就像北大荒,新疆建设兵团那样。转化为具有极高效率的农业生产集团。它的效率不是小农经济包括现在的承包制所能比拟的。举例说吧,当小麦成熟的时候,收获小麦使用联合收割机的操作手,他的技术水平高低与收获效率密切相关。小麦的成熟期很短,要在最合适的当口把麦子收回来,早了晚了都影响收获量。注意,是收获量。不是产量。如果操作手技术不佳,就可能丰产不丰收。所以,小麦收获期的早上10点到下午3点之间,是放高效的时间段。也就是,在这个时间段,由一级农机手上机,康拜因高速行进。以超过菜鸟农机手好几倍的效率收割。那场面可真是壮观无比!想想看,小农经济能行么?小农经济的小地块能产生这样优秀的一级农机手么?就是现在,农村不也是把农田向种粮大户集中么?在农业机械化的基础上,规模经营当然更具优势。

  

   农业合作化,为新中国稳定了国家政权,在建国初期国家没有能力向农业大规模投入的时代,农民为改革开放无偿地提供了农业水利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特别是住在北京的人们。你们现在喝的水,都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农民工在国家组织下挖成的京密引水渠引到市区的。农业合作化在那个时代有它的历史必然性。不能因为今天承包了就把农业合作化全盘否定。当然你今天不需要穿开裆裤了,因为你大了。不过你六个月的时候,开裆裤不是很适合你么?农业合作化就是建国初期中国农业的开裆裤。实际上,直到今天我们都还在吃农业合作化的老本。把老本吃完了的地方,就闹旱灾比如重庆。就闹水灾比如1998大水。改革开放这么多年,虽然有钱了。但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于社会公益事业并不积极。改革二十年,宁可把钱吃掉贪污掉,也不向水利设施投钱。躺在毛爷爷的家底上吃老本。长江三峡好多人反对。黄河就修了个小浪底和一个桃花峪。这两个黄河工程还都是1958年大跃进时期提出的项目。还是吃老本。一点创新都没有。唯一的一个创新还是电影演员葛优发明的。把喜马拉雅山炸开甭多了有50公里这么个口子,把印度洋暖流引入西部地区,让沙漠戈壁变成万里良田。

  

  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又是一个现代精英们经常诟病的话题。以当今国营经济后退,民营经济发展来否定毛爷爷当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的必要性。精英们如果年龄不足50岁,那么可以认为是没经历过历史,少不更事。虽然50岁的人已经是很成熟的人了。但是放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是刚脱掉开裆裤的少儿。既然是顽童,不懂事说错话不奇怪。如果精英的年龄超过50岁,还在痛骂毛爷爷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那就是别有用心了。
在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的态度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仁至义尽。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先天不足,严重缺钙。在帝国主义面前始终直不起腰来。对中共则是若即若离。虽然不满蒋介石的反动统治,但是也不认可毛爷爷的主张。自身则以第三势力自居,准备等国共两党斗得精疲力竭时候来摘桃子。看到国民党势大,就要共产党退让。交出军队交出解放区。既便如此解放后共产党得天下并不独占,民主人士在中央政府中占有一定比例。毛爷爷甚至要把中国的国名都叫做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不但是对民族资产阶级,就算是对外国的跨国公司,毛爷爷都没有采取像对官僚资本主义那样的没收政策。而是让他们继续经营。以当时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为例,当时上海的电力控制在美商手中,城市公共交通和自来水供应则归美英法几家瓜分。鬼佬害怕被共产,要跑。共产党给他们吃定心丸,说只要奉公守法,我们一视同仁。最后倒是美蒋反动派的轰炸机把杨树浦发电厂给炸了。美国飞机专炸美国工厂,真是历史奇观。上海刚解放百废待兴,工人生活极端困难,共产党通过基层党组织说服工人不要闹罢工,与资方合作共度难关。黄埔江被美国军舰封锁,原料进不来,开不了工,共产党从解放区调拨棉花煤炭供给上海资本家的工厂。陈毅特地全家出动带着老婆孩子造访当时大资本家荣氏集团的府邸。向他们述说共产党的政策。给足了资本家的面子。
但是,那时候的资本家还不太会跟共产党合作。仍然奉行唯利是图的做法。客观上就是跟共产党作对。中国的资本家历来有假冒伪劣的传统。现在三鹿奶粉事件之所以产生,就是因为资本家那时候就疯狂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给志愿军生产的棉衣里头掺杂破纸片,绷带用得是黑心棉。造成志愿军不必要的伤亡。平时的经营当中,买空卖空,囤积居奇,行贿受贿,偷税漏税。解放前的那些搞法解放后一点没糟践,全对共产党用上了。国外面对着美帝国主义的封锁,国内要再不稳定,国家就危险了。于是毛爷爷不得不搞粮食的统购统销。不得不把整个民族资产阶级赎买过来,全中国都成为一个经济整体。这是典型的战时经济。其中也不乏有过火的地方。但是,面对美帝国主义的战争威胁,国家安全自然要放在首位。在国有经济还不发达的时候,不能让资本家再搞窝里斗。
改革开放以后,民族资产阶级重新诞生。这些民族资本家都是共党培养出来的。比起他们解放初期的先辈成熟多了。跟共产党合作得比较好。当然是依靠权钱交易跟共党搞关系的。不过既便如此,像四通公司那样顽固企图打倒共产党的民族资本家毕竟是少数。应当说,现在是国旗五颗星当中,最大的那颗星共产党与第四颗星第五颗星也就是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关系最铁的时候。当然现在的政策早把第二颗星和第三颗星忘记了,不少人骂街。俺就是其中一个。

  

  未完待续。

标签:农业   中国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