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知名银行家纷纷落马次贷黑洞吞噬近万亿美元

2025-02-27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短短一周内,美林首席执行官斯坦•奥尼尔和花旗集团CEO查克•普林斯相继成为了美国次贷危机下新的牺牲品。曾经财大气粗的华尔街如今个个“谈虎色变”,都在惶惶不安地猜测着下一个落马的会是谁。今年4月,当美国第二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时,几乎没有人预料到,蝴蝶这次小小的展翅,竟然真的在全世界掀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风暴。

  

  
  从“全赢”到“全输”

  

  
  即便在富人聚集的加州橘子郡,一辆火红的法拉利敞篷跑车仍然会让人驻足观看。车主卡尔•艾尔赛义德也承认自己有些招摇,尤其是考虑到买车的钱是靠向低收入、信贷评级低的弱势人群发放高利率的次级房贷赚来的。不过,他很快会提醒你,在他的同行中,拥有私人飞机都算不得新鲜,只拥有一辆法拉利跑车已经是“格外克己”了。艾尔赛义德曾供职于美国第二大次级房贷公司新世纪金融九年,这九年适逢美国次级房贷市场的“黄金时代”。

  

  
  美国的贷款市场根据借款人的信用条件把他们分为“优惠级”和“次级”。收入低、信用记录差的人只能在次级市场寻求贷款,贷款利率通常比优惠级抵押贷款高2%—3%。马里兰州一名房地产经纪人徐捷对记者说:“那几年的房地产市场热让买房人和银行都失去了理智。房价冲高的时候,只要买房子就会赚钱,所有人都去投资,而银行也想尽一切办法贷款给你。”次级抵押贷款爆炸式发展成就了炒房人、经纪人、银行家,华尔街的股票投资人也在他们身上大赚特赚,那是一个全赢的时代。

  

  
  2007年2月,弗吉尼亚郊外的黑人妇女杰西卡由于无力支付房贷,眼睁睁地看着银行收回了她的房屋。三年前,杰西卡借了一笔30年的次级房贷,随着贷款利率从原来的6.6%涨到9%,她再也无力负担月供。在上百万个像杰西卡这样的购房者被收回房屋后,灾难降临到了次级贷款机构头上。2007年3月12日,新世纪金融公司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停牌。紧随其后,全美20多家深陷危机的次级贷款机构濒临破产。受到牵连的还有消费品制造商。无力按时支付房贷的美国消费者更没有余钱去购买汽车、电器和其他商品,那些针对美国市场的亚洲制造业也深受打击。仿佛就在一瞬间,一场“全赢”变成了“全输”。

  

  
  全球性小股灾接连不断,各国央行近万亿美元救市

  

  
  在新世纪金融公司停牌的第二天,全球股市就出现了“黑色星期二”。先是金融股的大跌拖累美国股市全面下挫,道琼斯30种工业平均指数大跌242.66点,跌幅1.97%;标准普尔500股指下挫2.04%。美国股市的恐慌很快波及欧洲和亚洲股市。欧洲股市周二也纷纷大跌,伦敦、巴黎及法兰克福三地基准股市周二都下跌超过1%。而亚洲股市方面,3月15日,香港恒生指数下跌2.65%,日本日经225指数下跌3.08%,印度孟买股票交易所Sensex指数下跌3.01%。部分以美国为主要出口市场的个股股价跌势较重,三星电子、丰田汽车更是领跌。

  

  
  此后,6月22日、7月10日、7月26日、8月10日……全球股市多次出现危险性大幅下跌。几乎美国关于房地产市场的任何一个告都会带来全球性的小股灾,对冲基金、共同基金等资金大鳄损失惨重,既惶惶不安又蠢蠢欲动,酝酿着市场更大的动荡。为了挽救市场、减少恐慌,各国央行罕见地多次联手救市,美欧日在8月9日、10日连续注入了3200亿美元以上的紧急资金。然而仅仅5天之后,美国股市再次带动全球股市集体跳水,亚太股市创下了“9•11”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各国央行只好继续将巨额资金撒下“无底洞”。截至8月31日,美国已注资1452.5亿美元;欧洲注资约6441.55亿美元;日本注资467.73亿美元;澳大利亚注资151.39亿美元;加拿大注资43.68亿美元。

  

  
  然而从9月7日到10月20日,无论是“黑色星期五”还是“黑色星期一”,次级房贷危机的阴影始终笼罩在全球股市上方,挥之不去。就在11月1日,美联储再次宣布向市场注入410亿美元的临时资金,其规模甚至超过了“9•11”事件后的注资规模。

  

  
  从“天文数字年终奖”到“失业危机”只需一年时间

  

  
  美国次贷危机在9月13日终于波及到了英国。英国的第五大按揭银行北石银行在14日发出盈利警告,表示向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借贷100亿英镑以应对国际信贷市场流动资本短缺的问题。消息传出后,数以万计的储户在银行前排起了长长的挤兑队伍,三天内提走20亿英镑,这也是英国近百年来最大的银行挤兑风潮。为了尽快平息这场罕见金融危机给英国社会带来的影响,一直秉承政策独立、不干涉市场的英格兰银行头一遭出手救市。

  

  
  而在英吉利海峡的另一端,欧洲大陆的市场受创程度更加惨重。包括巴黎银行、瑞士信贷以及德意志银行在内的欧洲多家银行都因为受到美国次贷风暴影响而盈利大大缩水。瑞士信贷在10月份公布了第三季度的最新盈利告,宣布因为早前的全球风险投资失利而亏损36亿美元。德意志银行在同一时期也表示,最新季度因为在美国房产市场的投资导致净亏损接近2.6亿美元。而不久前刚刚爆出的美林高达84亿美元、花旗高达110亿美元的巨额亏损,不仅将两家公司的掌门人拉下马,更是将其他金融巨头在次贷危机中遮遮掩掩的亏空逼到了阳光下。

  

  
  去年的圣诞节,欧美银行家们天文数字的年终奖曾让全世界人民津津乐道了一个多月。伦敦金融城高级管理人员的奖金总额突破了180亿美元,华尔街更是派出了240亿美元的年终奖。然而今年,等待金融城的却是明年6500名的裁员名额,美林、花旗、高盛、摩根斯坦利这些业内大鳄的巨额亏损以及高层的人人自危。

  

  
  2008年全球经济,美国领跌?

  

  
  然而最让人们担心的,是次级房贷危机可能带来的美国经济的衰退。美国房市已经陷入20多年来最大的萧条;华尔街金融业面临着成百上千亿美元的亏损;消费不振打击着国内制造业和零售业。包括格林斯潘、索罗斯在内的金融大腕屡屡预言美国的经济衰退近在咫尺。连续17次提息的美联储终于进入降息周期,9月18日、10月31日两次降息,却没有打消人们的悲观情绪。根据彭博新闻社和《洛杉矶时》的一项联合民调,60%的美国人认为美国经济会在未来一年内衰退。

  

  
  对美国经济的不看好使国际资金大量流出美国,去追逐更好的盈利机会。但是,假如作为全球经济火车头的美国经济出现衰退,其他国家真能独善其身吗?一方面,美国国内需求的减少严重影响了各国的对美出口,而对很多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来说,以美国为主要市场的出口是带动其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美元贬值带来一系列骨牌效应:油价每桶直逼100美元的历史新高,金价已经突破27年来的最高,各国货币对美元屡屡创新高……都进一步加大了世界经济增速放缓的几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相继下调了2008年的世界经济增长预期。

  

  
  世界何时才能走出次贷危机的阴霾?

  

  
  半年前,没人预料到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会如此之大,就像现在没人说得清,这场危机的余波还会延续多久。有专家认为,次贷危机的影响正逐渐过去,而美国财长保尔森却说,当前信贷市场动荡的持续时间会长于上世纪90年代的俄罗斯债务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以及上世纪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甚至比以往20年中任何一次金融震荡的持续时间都要长,因为而平息这样的危机没有“速效药”。他认为,与以往相比,现在需要更长时间消化这场危机的原因在于,现在全球化程度更高。“美国抵押贷款已被分割,出现在德国州一级的地区性银行账上。”而另一个原因在于,如今这些金融产品的复杂性。

  

  
  而英国《金融时》的首席评论员马丁沃尔夫认为,在这场信贷危机的后面,人们看到了全球经济快速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在欧洲,从来不干预市场的央行和政府也不得不出来救市。虽然官方的干预解救了一时的燃眉之急,但这却让人看到西方一贯秉承的自由市场经济也不再那么具有原则性。在经济学者们看来,体制上的裂变或许比数百亿美元的损失带给市场的打击更加的沉重,并成为挥之不去的潜在威胁。▲

相关文章 社科:金融危机下的资本主义制度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思考——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初探清湖渔夫:全球性货币战争的时代特征从CDS的角度看08危机真相不是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系统性危机美国次贷重创重临或达730亿美元窟窿金融危机远未成为历史经济危机的逻辑(下篇)——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的逻辑——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吕永岩:“富外穷内”国际板未面世便现魔影张庭宾:美国最危险之地——利率衍生品巨额美债何去何从
标签:美国   危机   美元   市场   银行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