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中国的战略瓶颈期

2025-02-27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中国崛起的战略瓶颈期

  

  有理论指出,中国在历史、现在和将来,遇到了或即将遇到的战略机遇期,一共有四个。

  

  第一次机遇期:大航海与郑和下西洋

  

  第二次机遇期:中日的洋务运动竞赛

  

  第三次机遇:中国只把握住一半 二战后美苏两霸的冷战对峙,以及科技革命的第三次浪潮,再次为许多国家提供了重大的战略机遇。对中国来说,这也是第三次战略机遇。与前一次机遇期相似,在战败废墟上需要重建国家的日本,又成为中国的竞争参照。 在被美军占领这一特殊条件下,日本一方面在政治外交上听命于美国,另一方面利用美国与苏联对峙创造的发展空间,借助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提供的机会,及时调整经济结构,再次赶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快车,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创造了“日本奇迹”。虽然日本还没能成为世界大国,但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而中国只能算是抓住了这次机遇的一半。

  

  第四次国际战略机遇期的到来

  

  概括地说,一段时间要成为国际战略机遇期,一般包括三个条件:一是较好的和平环境,主要国家之间没有爆发全面战争的可能性;二是出现能够促发生产力跳跃发展的重大发现与发明,这一点在第一次机遇期中体现为地理大发现与随即开始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在后两次机遇期中体现为第二次科技革命与第三次科技革命;三是世界经济持续发展。

  上世纪最后25年,是第四次战略机遇期的发轫,并且在千年之交,成为定势,滚滚洪流向前推进,中国很好地抓住了第四战略机遇期的开端,利用了30年的时间,使中国的经济发生了摧枯拉朽般质的的飞跃。但是由于遇到了08年年末全球金融风暴,中国经济还能否保持稳定快速健康的增长,是一个难以预料的问题,这将关乎到第四次战略机遇期后期的有效利用。

  我所认为的战略瓶颈期,将发生在2040~2050年前后,为什么说是这个时期,我将给大家做出解释。

  

  第一、 根据经济学规律以及马克思经济学原理,任何金融风暴和大萧条,都是以小于半世纪,也就是50年为一个周期,进行循环,而每15年左右,就会爆发一次小规模金融危机。20世界30年代的大萧条,到20世纪70年代石油引发的西方世界经济大倒退,经历了40年,上世纪70年代到本世纪第8年,也经历了近40年,而97年亚洲金融危机,离70年代和现在,都只距离15~20年。所以,下次金融危机,将会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地爆发于2040年~2050年前后。

  

  第二、 经济链条的高端争夺,根据郎咸平教授的理论,我国的制造业处于国际经济链条的最低端,高端部分和定价权由西方国家掌握。在现行体制下,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几乎完全是不可能的,除非发展新兴产业,占领制高点。然而,制造和生产,始终延续在人类历史的始末,2040年的中国,甘心处于低端的地位么?一场由定价权和经济高端领域的争夺,将会以金融战、或者其他非正常措施在2040~2050年爆发。

  

  第三、 随着中国老龄化的推进,以及人口红利的消失,苏联式的资源浪费型发展方式将越来越在我国显现,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石油短缺,都将导致新的能源产业转型,以及人类社会汲取能源的方式,将根本地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包括我国在内。届时,我国将达到15~16亿的人口顶峰,如何供养如此之巨的人口规模,和维持56个民族的繁荣稳定,面对人类社会的巨变,这个时期将是地球上最庞大国家的生死攸关的十字路口。

  

  第四、 纵观历史,任何一个主导世界的领袖国家,都会用武力来确定它的领袖地位,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当然前提是2010年到2040年经济发展仍承良好态势,中国将在2040~2050年,在第二大经济体的基础上,越来越撼动美国的第一地位,此时,美国对于中国的战略容忍态度,将变成一壶开水,随时可能崩盖儿。如果乐观地推算,中国软实力将在2040~2050年发展到足以挑战美国软实力的地位,在全球,与美国争夺文化“仆从国”。此时的日本,将再现历史一如既往地在中美之间选择一个更强大的主子,作为依附对象。台湾问题也将有与涉及地缘政治和中国的远洋战略,越来越棘手,战争的爆发,必将在这一时期出现,由于人类科技革命的发展,战争的手段和方法都会大有不同,同时,爆发地域性乃至全球性战争,都将会从侧面推动科技的飞跃发展。一些不确定因素将这场战争的定义多元和复杂化,比如伊斯兰世界与基督教世界的文化碰撞以及恐怖主义,会在理论上产生宗教圣战,石油的快速枯竭和新油田的开发,将石油最为激烈的争夺,最可能定格在2030年~2040年,而台湾问题,将会由于岛内政治的变化,产生微妙的结果。无论如何,不管这场战争是大是小,是复杂是简单,都必将是我中华民族和我国的战略决战。这决定了通过一场战争,会改变瓶颈的状况,此战中国必须胜利。

  

  第五、 以上三种解释,都建立在我国国内稳定,政治发展,民心团结的基础之上,但是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政治体制的改革,政治参与也会相应根据民众的呼声必然扩大,如何把握国内政治的火候,和中国共产党执政极限会不会到来,一切都是未知数。最近我在研究苏联,从苏联解体的历史中,可以相应地反映出我国未来政治民主化的改革分寸和尺度,也给我国提供的有益建议,避免社会国家大动荡的发生。中国共产党推进民主政治改革,将会在2040~2050年受到80后广泛参政的挑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权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始终坚定不移地认为,像我国这样在人类历史上少有的人口众多民族复杂地域辽阔的国家,必须采取集权来确保民族的向心力以及国土的完整和历史的延续。但是,这种集权不是建立在寡头政治或者特权阶级的基础之上,而是一种广泛的精英的又关注普通民众的民主性质的集权,集而不紧,中而不重,应该是这种体制的特征。80后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必将造成我国国内政局的一定程度的混乱,但究竟到如何的程度,将根本性地影响到我国战略决战以及战略瓶颈期的突破。

  战略机遇期已经解释清楚,毋庸置疑的是,2040~2050年是我国决定命运的关键时期。那么80后将如何影响我国的前途命运。

  “一个大国的崛起,或者说是一个世界领导国的崛起,从理论上讲,在一代人之内是可以完成的。从1945到1968年,短短23年,苏联人把一个战后废墟上一贫如洗的国家建设成与美国平起平坐的超级大国。也就是说,每一代人都有机会利用他们执政的30年,使国家崛起为世界领导国。与此同时,也必然有的国家可以用30年失去其世界领导地位。”——清华大学阎学通

  

  “在所谓“文明的冲突”的时代, 西方世界不再是稳态的———以“9·11”恐怖袭击为标志。东方世界也不是稳态的———因为在过去的一百年里, 它还没有适应西方文明的冲击, 它还在寻找新的社会秩序和世界秩序, 而这一套新秩序需要协调三种冲突: 这就是来自不同文明的核心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的冲突; 不同社群之间, 因贸易关系而全球化了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冲突; 还有基于旧式能源的生产结构向基于新式能源的生产结构转变时, 经济组织之间的冲突和人口代群之间的冲突。”——《未来十年政治领袖的品质》

  

  1980年一1989年的10年中,中国约有2.04亿人出生。这2亿人口目前最大是29岁,最小是20岁,正逐步迈向社会的主力位置。至2030年,这群人的年龄将达到40~50岁,全面接掌中国的中高层,到2040年,这群人的年龄将达到50~60岁,全面接掌中国最精英的地位,影响着我国社会各事业的前途,就是到2050年,80后的这群,虽然已经60~70岁,但社会影响力,始终左右着90后精英们的决策,所以,关乎中国国运的这群人,必将是80后。

  

  刚才我们讲到的80后的特征有,最重要的精神特征人本化和理性化、价值观的转向个人主义、非主流心态和方向缺失、自我意识鲜明等,虽然乍看都是正确的,但是随着岁月的流失,一些特征将会消失,而一些特征将会留下来。由于80后的理性化、多元化、人本化的特质,导致中国政治的理性化、多元化、人本化的发展,也就是中国政治,将在可预见的未来,走向理性、多元、人本,政治局面也会变得多元、去集权化以及更加服务于日益壮大的中产阶级。我国军官团的80化,也将导致军队的革新和创制新的体系,但是,去集权化和自我意识鲜明,将极有可能破坏军队的团结和军队的忠诚,出现难以预料的情况。80后目前所体现出来的特征,在经济方面尤为凸显,不难想象,当80后在如日中天的时期,中国的经济将更加富有弹性、活力以及竞争力。经济的热烈活跃气氛,同时也从侧面预示着中国政治局面的热烈与活跃,也将影响到文化领悦的繁荣和百家争鸣的重现。

  历史永远是多变的,而辩证地看待问题,不仅尊重的历史的多变性,也体现了多元平行历史世界的哲学构想。

  

  在这里,我向大家预测两种结果,也就是80后对中国社会未来的影响。

  

  首先,我是一个悲观主义倾向的人,看问题总往严重的方面想,这次也将一如继往。2040~2050年,中国的战略瓶颈期,责任和重担将主要由80后承担。由于80后的多元性和不确定性,将深刻地影响到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虽然60后和70后的前辈并没有完全在历史中消失,很多决策,将会受到他们的斧正,但主要力量还是在于80后,80后,就像一股大浪,这一浪,很狂野,拍在中国这艘巨轮上,不仅起到推进作用,也将严重动摇中国的平衡与上下一体的集中。如果悲观地想,80后将政治多元化的扩大,和肆意地推进民主,加快去集权化的发展,将导致派别林立,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和战斗力下降,最终纷繁复杂的政治局面影响到经济界、军界,严重扰乱我国的稳定和民族的团结,一旦战略决战此时爆发,混乱的中国仓促应战,如果战败,西藏新疆很可能脱离中国,而台湾的独立将成为既定史实,中国社会会按地域分成不同的派系,也有可能导致新南北朝的产生,国土沦丧,国力剧减,民族崩坏,历史倒退,百年不振。此乃中华之大不幸!

  其次,我要往乐观方向再次预测,2040~2050,中国社会权力结构的80化,会由于80后一代人的优秀品质,使政治体制发生创新性的发展,中国政治发展模式从此完成,一个新的完备的政治体制产生,这个体制将会如刚才所说,不是建立在寡头政治或者特权阶级的基础之上,而是一种广泛的精英的又关注普通民众的民主性质的集权,集而不紧,中而不重,应该是这种体制的特征。国富且民强,此时纵使外部世界如何变化,我自岿然不动,定将乾坤握于股掌。爆发战略决战,我国战胜,台湾回归,日本再次成为我国的仆从国,美国战败,北部数州并入加拿大,南部数州成立新美国,整个东亚和东南亚,再次处于中华文明灿烂的光芒照耀下,一个伟大的中央领袖国家,经过几百年艰辛,破茧成蝶,出现在黄河长江流域,我们的文明,将再次代表全人类文明的最高水平!我们80后所做出的一切牺牲与努力,换来的是接下来千年繁荣的帝国和越来越靠近的大同世界。

  最后,我想说一些带有感情的话。布热津斯基曾露骨地说过,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应该是由欧洲俄罗斯、西伯利亚共和国和远东共和国组成,不难推测出,列强亡我之心不死,千万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我们80后的这些人。我十分希望在战略瓶颈期,会出现一个伟大的亲民的强力的领袖,带领我们排除万难,排除80后我们的缺憾,带领我们取得战略决战的彻底胜利,引领我国和中华民族的彻底崛起。

  

  5000年的历史在望着我们,我们不能再让祖先蒙羞,决战就在眼前,不要总是沉溺在歌舞升平之中,时刻牢记我们的责任,用我们的手,为伟大的祖国,书写更加辉煌壮丽的篇章!让后代在我们精神力量的鼓舞下,无畏前进!

  

  

  全球化、核力量、地域政治团体、宗教、恐怖主义等不确定因素对战略决战的影响

  

  第一、 全球化已经席卷全球,首先发轫于经济领域,然后逐步扩大到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诸多领域,不难推测出,全球化在2040~2050将全面深化,这必将掣肘各种可能发生的冲突以及战争,任何形式的对决与决战看上去似乎是不可能发生的,有人就会耻笑我对战略决战的想法,其实不然,虽然全球化在未来的半个世纪内,将会有长足的发展,经济联系会更加紧密,但是作为一个经济已经发展成为全球可以与美国的经济实力相抗衡的国家,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核心利益已经不是经济环境的稳定和持续,就如同如今的美国,苏联的解体,从相反的方向上,更加巩固了美国地球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如今的美国,核心的利益乃是遏制其他强国的赶超与挑战、输出政治理念传播美国式民主和对全球进行文化侵略,宣扬美国的价值观念。纵使一个国家会因为经济的崩溃导致国家的衰退,但是关乎到政治地位军事对决的层面上,经济利益就应该靠边站。就像一个人一样,当你衣食无忧的时候,你就会在其他更高层次寻求发展,一个国家也一样。所以,全球化的深入,并不能影响一个强有力且伟大的中国领袖,谋求国家战略出路的决策。

  

  第二、 随着1945年核武器的诞生,这种终极威慑力量自从1945年在日本使用过之后,就再也没有在地球上一个国家使用在另一个国家身上。随着核力量在经过美苏争霸的可怕的灾难的扩充之后,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核力量对人类生存本身,造成了无以比拟的威胁。但是,作为一种国际地位、国家军事力量和威慑能力的象征,有核,将会越来越成为更多国家的追求。但是,随着现代战争的不断革新,核力量的大规模使用在万不得已亡国灭种之前,是绝不会轻易使用。而轻型的、具有极大杀伤力的微型核武器,将会越来越出现在军事领域,并且随着海洋和太空的不断争夺,核力量的使用往往是作为终极力量,放在每一个有核国家桌底下的王牌。对信息的控制和对制太空权的掌握,将关系到一场战争的胜负。所以,核武器的威慑力量虽然不能完全排除,但在争夺国际地位国家领导位置的决战中,使用核武器的概率将会比较小。摧毁人类生存根基的终极力量一旦使用,战争也就没有了任何意义,这是我们所应该能看到的。

  

  第三、 地域政治团体在2040年应该不会有大的变化,最有可能变化的是俄罗斯、印度。目前世界上,80%都是由中小国家构成,他们的特点是小而稳定,小而动荡,对大局势根本发生不了明显作用,但是,如果形成联邦制国家,情况将有所改变。欧盟将会在2040年进一步深化,但是达到如拿破仑先生所设想的欧罗巴共和国,是基本不可能的,但是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这种不可能也会增加可能的因素。东南亚东盟会由于中国的不断崛起,形成一种共识,或者达成一些协定,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领域加强交流,这就会在2040年形成一个包围中国南方战略通道的无形的枷锁。俄罗斯在最近的经济危机中,面临着国家破产,经济发展财富积累付之一炬的危险,不难想想,2040年的俄罗斯,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袖领导,会更加被西方世界分化或者催生颜色革命。印度所面临的巨大的国内问题,比中国还要严重,从最近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不难看出,印度社会潜伏着巨大的危险因素,在2040年,一旦印度经济改革受挫,将一定程度上动荡国家稳定,但强大统一的国家性的印度教,会弥合各种冲突,维持印度的稳定。

  

  不难看出,这四个团体,将在未来的2040~2050对中美的战略决战起到掣肘作用。中国该如何处理。首先,联俄抗美,是必须的,因为两个国家都面临着来自西方的巨大威胁,不得不走到一起,虽然可能是同床异梦,但这将极大地降低我国在争夺领袖地位的危险系数。其次,联巴抗印,将有效地防止印度在南亚坐大,同时也对我国西南边疆起到一定保护作用。东盟的团结,需要中国在越南建立亲中政府来瓦解。欧盟的团结,需要中国的远交近攻,以及利用俄罗斯来牵制欧盟。这些想法,可能不太成熟,但的确能够对解决问题产生一定的作用。同时,我要指出的是,一旦战略决战,中国战胜,下一步就必须是先瓦解俄罗斯,防止第二个苏联的产生。一个强大的有核的俄罗斯,将是中国北疆的巨大威胁。

  

  第四、 宗教和恐怖主义层次上,我对宗教研究不深,但大致知道目前的伊斯兰世界有 占全球1/4的人口,其国家分布,以印度洋为中心,横亘在欧洲东南部、亚洲南部、亚洲东南部,辐射到非洲东海岸,以及大洋洲。强有力的伊斯兰国家,目前没有产生,但很难肯定地说2040~2050年不会出现一个伊斯兰国家联盟,因为回顾历史,伊斯兰世界无论多么破碎,其总能有世界性的帝国来维系一统,而且就是到现今世界,伊斯兰世界也是一呼百应。在这个融合和冲突不断加剧的世界,基督教和伊斯兰的圣战会不会爆发,很难判断。因为恐怖主义都是发端于伊斯兰世界,恐怖主义也是伊斯兰教徒在世界范围内争夺话语权的一个体现,恐怖主义之所以恐怖,是因为破坏了一个国家所得到的经济利益和国家尊严。说全世界都反对恐怖主义,我不敢苟同,说实话,真的不能排除伊斯兰国家支持恐怖主义的可能性。而且,宗教的大圣战将很有可能随着恐怖主义的升级,爆发。圣战一旦爆发,对中国的战略决战,能起到一定减压作用,但也有可能迫使我国推迟战略决战,因为此时中国国内将会出现大批不稳定因素,由于恐怖主义的盛行,各个国家打击恐怖主义的决心,也将渐渐淡化之间的冲突,这对中国是有好处的,起码赢得了更多的发展时间,避免仓促应战。

相关文章 地球离开了谁也照样转?台海新思维——兄弟阋墙,外御其辱中国货币战略选择——信用货币向诚实货币的回归从关键点理论看中国能否崛起比彗星还要耀眼的早期公有制实践春晚小品捅破了中国出口创汇真相张文木:世界危机也是大国崛起的契机评林毅夫“应对这场金融危机”的三大法宝美国战略转型路线图《大国崛起》批判抗美援朝战略遗产:中国大国地位的奠基之战
标签:中国   国家   战略   一个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