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唐山大地震后的毛泽东
1976年6月,83岁高龄的毛主席因患心肌梗塞已被抢救一次,稍稍好转的他只能半躺在他那宽大、摆满书籍的木板床上,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不能再下地走动了。患白内障的眼睛,因为其中一只由唐由之大夫动了手术,可以戴上眼镜看文件和书了,可是听力减弱了。7月28日,当指针指向3时42分,中南海的大地突然颤动起来,毛主席的病榻也摇晃不止,工作人员周福明立即抱着毛主席的头部,其他人找到一个大被单,几个人拉住四角,防止房子掉下东西砸着他,汪东兴走到床前说“像是地震,我再去了解一下,了解清楚再向主席告,请主席好好养病,不要着急。”
地震发生后,唐山开滦矿李玉林、空军驻唐某部副政委刘忽然和师机关参谋火速驾车进京告情况,中央办公厅听取了李玉林等人关于唐山地震的汇后,起草了地震告,告被很快送到了毛主席的床前。毛主席艰难地看完了告,得知整个城市毁于一旦后,心情极为沉重,眼泪顺着老人家的脸庞尽情地流了下来。10时左右,根据毛主席的指示,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部署:中央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国务院成立抗震救灾办公室。毛主席还批准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陈锡联、纪登奎、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吴德全面负责中央抗震救灾指挥部工作,授权他们可以调动军队和动用军需物资。
北京军区接到命令后,副参谋长李民首先率领指挥机关先头人员在唐山机场着陆。11时30分,北京军区某坦克师进入灾区,接着其他部队迅速进入了市区,子弟兵顾不上行军疲劳,水米未进就立即开始救人,他们不顾频繁的余震,攀危楼、钻险洞,哪里有危险就冲向那里…… 全国各地的医疗队正迅速组成,奔向灾区,29日上午,北京、上海、沈阳等地的医疗队出现在灾区无数重伤员被抬上飞机,送往各地抢救,乱石堆中掩埋3天、5天、8天的人们被救出,最后,连埋在矿井下15天的矿工也被神话般了出来,几十万生命得救了! 地震三天后,有一份关于唐山地震的告送到了毛主席的病榻前,这份告中提到派华国锋去唐山慰问灾区人民、下一步灾民安置。此时,毛泽东的病情恶化,连说话都很困难了,秘书要求将告念给毛泽东听,毛泽东不同意,接过告坚持一字一字看完,签署了告后,立即将华国锋叫到床前,语气深沉地对华国锋说:“尽快去唐山,代表我慰问灾区的人民,撒尽快去唐民的生活。” 这份文件是毛主席生前签署的最后一份中共中央文件。 毛主席指派华国锋出任中央慰问总团团长。8月4日,华国锋受毛主席的重托,率领慰问团奔赴唐山。由于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和唐山人民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唐山的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进展神速。 当年,中央抗震救灾指挥部主要负责人、老将军陈锡联回忆到:“世界上有哪个城市能够经受这样大的灾难?死亡几十万人,数百万人无家可归。有哪个国家能够这样迅速地开展这样大规模的救灾行动?只有我们社会主义中国能够做到,只有我们中国人才能做到!地震只过了两个月,我们就恢复了水、电、通信和交通,安置了伤员,控制了传染病的发生,开始了重建家园的工作。这是一个奇迹啊!靠什么?靠人民子弟兵全力以赴、靠全国人民大力支援,靠唐山人自力更生、自强不息!最根本的是,靠毛主席、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靠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 8月28日,距离唐山大地震一月后,毛主席已不能说话了,他的女儿李敏来到病榻前看望他时,毛泽东只能用眼神看着自己的女儿,做个手势了。9月2日,毛泽东病情更加严重。9月8日,他便进入弥留状态。9月9日零时10分,这位为中国人民操了一辈子心的老人永远的走了。 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这样描述:“地震后,唐山地震灾情很快登上新华社内参和各大纸,主席躺在床上一个字一个字地看,主席时刻关心着受灾的地区和人民,送来的地震情况汇,不顾病重,都要亲自过问。” 毛主席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没有考虑自己的健康和自己亲人的安危,他心里始终装的是人民,更惦记遭到地震灾害中的唐山人民!他以生命最后时刻的微弱余力,仍在呼喊着自己的心声--人民万岁!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