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两亿农民工击垮美国

2025-02-26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两亿农民工击垮美国
广州求心经济研究所 党爱民 2008-9-24

  

  目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正在向纵深发展,这是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了深入认识这次经济危机的本质,我希望借助我提出的“货币耗尽理论”对这次经济危机的机制从学术上、理论上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货币耗尽理论

  主流经济学一般认为,货币作为交换的媒介,它的流动是持续的。1块钱,老板拿它去买皮鞋,鞋匠再拿去买面包,面包师傅拿它去小麦,农民拿它去买化肥,如此往复一圈后,又回到了老板的手里。而且,主流经济学认为,只要经济足够自由,这种循环是完全可以持续的,会达到非常完美的一般均衡状态。由此,他们还提出了货币中性论。
  而在我看来,以上这些理论是极其错误的,或者说只能适用于经济极其短缺的年代。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其本质是有效需求约束下的、生产过剩的经济,一切经济的目的,由原来的满足消费转移到了赚钱这个最核心的目的上来了。赚钱,才是当今资本主义的灵魂,社会的一切资源,包括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文化的,都是围绕着赚钱这个基本目的。
  货币耗尽理论是这样的。如果每生产一件商品,资本家以利润的形式得到30%,工人以工资的形式得到70%,那么,如果国家投资(或消费)100元的货币,那么,会出现以下一系列反应:
  第一期,资本家生产100元的商品,政府得到100元的商品;资本家得到30元的货币利润;工人得到70元的工资。
  第二期,资本家为工人生产70元的商品,工人得到70元的商品,同时还得到49元工资;资本家得到21元的货币利润。
  第三期,资本家为工人生产49元的商品,工人得到49元的商品,同时还得到34.3元工资;资本家得到14.7元的货币利润。
  第四期,资本家为工人生产34.3元的商品,工人得到34.3元的商品,同时还得到24元工资;资本家得到10.3元的货币利润。
  如此循环往复,最后资本家会从工人手里赚走全部货币,变成他自己的利润,政府刺激经济的全部效应就到此结束。以上过程是一个衰减的过程,每一期生产的规模在不断缩小,可以写成以下等比数列:     100,70,49,34.3,… (1)
  以上等比数列的求和很简单,就是:
     100÷0.3=333.33 (2)
  其中100元是政府得到的投资品(或消费品),233.33元是工资以工资购买的消费品,资本家得到了100元的货币。
  如果有一笔货币,是以对外出口的形式进入经济系统的,效果也同上一样。

  “货币耗尽理论”指出,同样一笔货币,如果在工人工资比例较高的情况下,会生产出更多的社会福利,货币耗尽的速度会减慢,政府的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效果会提高;反之亦然。统计资料显示,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工资占国民收入的份额较高,一般在60%以上,因此,这些国家富裕;而我国工资占GDP的份额仅仅为10%,因此,两极分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效果都不明显,过早陷入需求不足的困境,唯一出路就是对外寻求转移过剩。

二、全球化

  基于货币耗尽理论,我认为,要击垮一家国家的经济,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向他提供廉价劳动力。如果劳动力无法直接转移,也可以透过商品输出的途径间接转移劳动力。廉价劳动力的转移,破坏了原来的分配结构,使得货币耗尽的速度加快(注:(1)式得衰减速度加快,(2)式的分母加大)。
  本来,按照历史统计数据,美国的劳资分配比例是可以接受的,30年代以后一直维持在64%左右,这是美国维持长期繁荣的根本。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尽管美国也出现过多次大大小小的经济危机,但没有像这一次这样令人震撼!
  这次经济危机,与全球化关系密切。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美国的资本,与世界上最廉价的中国劳工相结合,生产出了全世界最廉价的产品,再把这些产品销售到美国去。一件成本只有几美元的玩具娃娃,到了美国就可以售几十美元,一双成本几十美元的鞋子,到了美国,就可以收几百美元。资本家大赚特赚的时候,他们根本就忘了,美国的老百姓并不能生产美元——如果在生产环节没有付给他们足够多的美元,那么,他们的消费力总是有限度的。廉价劳动力生产的廉价商品,很快就榨干了美国人的腰包(货币耗尽)。有些人可能还不明白这个道理,我想打个比方。好比一个赌场,每次下注,即使你输,它会给你返还一些;同样一笔钱,那些返还越多的赌场,你可以反复玩很多次,可以玩很久;反之,在返还率很低的赌场,你很快就会输光赌资、没法晚下去了。全球化的结果就是帮助资本家减低了返还率(提高了利润率),加速了全球资本的耗尽。对于资本家来说,赚钱,仅仅是个游戏。凯恩斯曾经说过,只要让大家尽兴就行,没必要把赌注下那么大。然而,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资本家的赌注下得太大了,就几年的光景,把整个美国资本主义的大厦玩倒了!
  那些贷了款、住进了大房子的美国穷人,在生产房子的时候,并没有领到多少工资,很多材料都是从中国廉价买来的。那么,在这样的条件下,你从哪里搞钱来还贷款?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中国的廉价劳工、没有来自中国的廉价材料,建造这些房子的原料全部来自美国,那些房地产老板就不会那么高的利润(降低货币耗散速度),美国劳动阶层就会拿到更多的工资,这些工资就可以购买更多的房子,从而就会减少借贷的数量,从而也就降低了金融风险。或者,如果给中国的工人更加高一点的工资,那么,这些工资会转化为消费需求,这些消费需求也会给美国工人提供就业机会。
  两亿中国农民工,击垮了美国,首先是击垮了美国的分配体系,然后间接地击垮了美国的金融体系。这比任何部队和尖端武器都管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美国大量进口廉价商品的情况下,我们已经无法估计美国的劳资分配比例。但是,我们可以肯定,像现在这么高的利润率,美国的消费者手中的货币,是很快就会被榨干的。

三、拯救美国办法

  以我的观点来看,要挽救美国经济,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美国的金融危机是由次贷引起的,那么,解决危机的办法还是要由次贷着手。一个贷款买房的人,由于刚刚失业付不起本月或最近几个月的供楼款,这笔钱可能也就是几千美元。但是,如果判他违约,让他搬出房子,这一下子就会造成几十万上百万美元的不良资产,而很多资产又是通过打包上市的,这些资产的价格在证券市场上是与其资产的收益率密切挂钩的,本来几分钱的收益的资产,在市场可能买很高的价钱(跟我们的股市是一样的)。如果这几分钱的收益没有了,那么这项资产就会严重贬值。这种贬值就会引起其他各种连锁反应。
  总体来说,美国的经济泡沫是由很少的一点实质收益吹起来的。现在的问题是,即使这点微不足道的资产收益也没有保障了。那么,这就暗示我们,只要用很少的资金维持住资产的收益,也就可以维持整个金融链条不致断裂。
  像按揭贷款这类资产,它的收益是分布在二三十年的一段很长时期之内的事情。虽然一个人今天付不起供楼款,但说不定今后哪一天它就会有能力支付了呢。如果救济个人只须花几千美元,但如果因此要救济他的贷款银行,就要花几十万上百万美元!
  综上所述,我建议:
  1、美国应当减低利率,减轻贷款人的债务负担。
  2、变拯救银行为拯救个人。只要政府保证个人贷款项目不违约,则整个利润链条就是完整的。这是最省钱的办法。这也是把风险在时间跨度上摊平的办法。
  3、要致力于维持国际收支平衡。所有的美元是借出来的。一旦国际收支不平衡,必然会导致国内部分债务无法清偿。债务多了,必然爆发危机。当然,加强监管是必不可少的。
  4、按人发钱,扩大需求。这不仅是拯救穷人的措施,也是拯救富人的措施、拯救国家的措施,帕累托改进。

四、美国可能走向社会主义

  这次经济危机以后的美国,或者经济危机中的美国,可能会走向社会主义,这不仅是我的判断,也是国际很多著名时事评论家的判断。30年代的大危机,促使美国建立起了社会福利制度,大多数美国人,也就是通过这项制度享受经济发展成果。今天的经济危机,可能促使美国建立起更加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制度,具体如何实施,那便是美国的“特色”。这次经济危机,给中国的教训是,中国应当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扩大内需,把经济建设的中心由资本主义的赚钱转移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正确轨道上来,把人民利益摆在首位(摆在资本和戏子利益的前面),切实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相关文章 社科:金融危机下的资本主义制度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思考——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初探清湖渔夫:全球性货币战争的时代特征从CDS的角度看08危机真相不是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系统性危机美国次贷重创重临或达730亿美元窟窿金融危机远未成为历史经济危机的逻辑(下篇)——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的逻辑——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吕永岩:“富外穷内”国际板未面世便现魔影张庭宾:美国最危险之地——利率衍生品巨额美债何去何从
标签:美国   货币   得到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