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韩军演和印度增兵,列强到了收获期?
11月 28 日开始的美韩黄海军演成了这两天的网络热点,形形色色的人们从各自的立场出发阐述各自的观点,还没等人们的兴奋度降下来。今天又有一条消息映入了眼帘,《中印今举行边界问题会晤,印度向争议地区增兵!》,内容是这样的:
11月29日 至30日,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将在北京举行第14次会晤;中国总理温家宝上月在越南河内与印度总理辛格会面时表示,会在年底前访问印度,以庆祝中印建交60周年。然而,印度军方却接连作出不利于两国友好的举动:除在中印边境有争议的“阿鲁纳恰尔邦”(即我国的藏南地区)组建一支5000人侦察兵部队外,22日,印军宣布再向中印边境新增派两个山地师,且公然宣称这两个师是为了“拱卫”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
一方面要举行边界谈判,一方面大举增兵。其目的不外是增强军事实力,向对方施压,维护已经获得的利益,从而增加谈判的砝码。在谈判的前夕采取这样的做法,明显是没有谈判诚意的表现,只要具有正常思维的人都知道,这样的谈判根本就不会有什么结果,这样的谈判还有什么必要呢?我们还要上赶着访问印度,去庆祝什么中印建交60周年。我的心里涌起一股悲凉的感觉,从美韩军演到印度增兵,莫非中国已经够肥够大,列强认为已经到了收获期。
今天的中国,我觉得用内外交困来形容并不过分。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是深远的,经济发展日趋艰难,通货膨胀加剧,人们生活水平下降。我们生活的国际环境也开始恶化,不断出现的各种难题考验的中国领导层的政治外交水平。
从70年代末开始,中国祭起了改革开放的大旗,从指导思想和治国方略等方面与前几十年进行了分割。所谓改革是对国内而言,具体来说就是承包,农业是把土地交给家庭承包,工业是把厂矿和企业交给私人承包。承包说到底就是一种生产组织方式,既不是科学技术,也不是生产方式,更不是生产过程。这种改革其实也不是什么新的东西,农业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几千年来中国农民一直是以男耕女织的家庭方式进行生产的,而工业上厂矿和企业由私人来进行经营,解放以前中国一直是这样做的。
我们所做的不过是在经过前面几十年的奋斗,已经初步形成的工农业生产体系的基础上,让这些基础设施更好地、更快地、超负荷的发挥作用而已,从一种省吃俭用的生产状态,转入一种讲究吃讲究穿讲究生活质量的享受状态,我们边骂着娘,边扒着房,砍着树,毁着地,卖着祖产,换来了一身光鲜,满桌的鱼肉,这种发展方式就是典型的竭泽而渔。为了一时之快,一己之私,断了祖宗望,挖了子孙根。为了所谓的经济增长,为了改革的神话不破灭,在改革的过程中对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能躲就躲,能拖就拖,现在终于躲不过也拖不起了,然而也到了无可解决的时候。这就像一个体育运动员,教练员不是从训练思想上找问题,踏踏实实搞好训练,而是捞偏门,给运动员吃兴奋剂。明知道吃兴奋剂不是什么好事,是要吃坏了身子,甚至会死人的。但是为了取得好的成绩,也就顾不得了。后面的继任者谁不愿意承担成绩下滑的责任,还想取得更大的成绩,表明自己并不比前任差,甚至还要强一些。所以就给这个身体已经逐渐虚弱的运动员用更好的兴奋剂,加大兴奋剂的用量。谁都知道这样下去早晚有一天会出事的,但是谁都想尽量最大限度地榨取这个运动员的潜力,为自己的脸上增光,同时也祈祷要出事最好不要在自己的任期内出事,只要在我这一段没有事,以后爱怎样就怎样吧。谁都知道这个雷早晚要爆炸,但谁也不知道它何时爆炸,谁赶上只能怨他自己不走运。
改革是对国内来说的,而开放就指国际而言。改革开放之前,新中国已经与世界上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与美国的外交谈判也在进行之中,只是由于某些人所共知的原因,迟迟没有与美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而且在众多亚非拉穷朋友的帮助下,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新中国的外交威望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而 邓小平 先生主政之后,先是以副总理的身份访美,然后以几近闪电的速度与美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将这一开放“成果”收归名下。毛泽东时代中国的外交政策“义”字当先,这个义就是原则。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支持,也有反对。立场鲜明,态度坚决。而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开始发生重大转变,中国政府开始奉行一种“利”字当先的外交理念,据说还为这种外交理念找到了理论依据,就是前英国首相丘吉尔的名言:大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丘吉尔何许人也?是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的首相,一个资本主义的政客。资本主义国家以商业立国,商人的最大特性就是逐利,在追求利益的前提下,无论是诚信、原则、立场、良知都是要靠边站的,为了利益一切都可以用来牺牲。就是这个利益至上的帝国主义国家,对国内发起“羊吃人”的圈地运动,为资本家的工业生产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还是这个利益至上的的帝国主义国家,用自己的坚船利炮,在世界各地建立自己的殖民地,号称日不落帝国,对世界各国人民进行疯狂的屠杀和掠夺。又是这个利益至上的英国,为了谋取利益将鸦片输入中国,以此来毒害中国人民,掠夺中国人民的财富。当这一恶行被中国人民拒绝时,便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迫使腐败的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烧毁圆明园有它,后来八国联军公路北京还有它,渡江战役前夕,又是这个英国派出军舰在长江上游弋,阻挠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然而就是这个劣迹斑斑的帝国主义国家的外交理论,居然被某些中国人当成了经典的外交指导思想。不过话又说回来,丘吉尔的这句话和某理论当中的“不管黑猫还是白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还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韬光养晦,决不出头”这一政策,根据我的理解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在国际上不当第三世界国家的头儿,中国在国际上不代表任何人,只代表自己;二是在国际重大问题和矛盾冲突面前,不表明自己的观点,左右逢源,避免成为矛盾中心。这一外交方略的提出,是中国的外交实践越来越趋近于功利化、实用化。遥想当年,在联大会议上以压倒性优势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决议,决议通过后,整个联大会场沸腾了,有些第三世界国家的代表激动得当场跳起舞来。新中国能够这么快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一点连中国政府自己都没有预料到,所以毛主席激动地说是亚非拉的穷朋友把我们抬进了联合国,我们要为他们说话。当心中国代表团到达纽约联合国总部时,几十个国家的代表在过道中排起了长队,向中国表示祝贺。原定半天就结束了大会,在中午稍事休息后,下午继续开下去,一直开到傍晚六点四十分,历经六个多小时,这在联合国的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因为新中国的进入,整个20世纪70年代的联合国,被称为联合国历史上最活跃的年代。中国已经实际上成为第三世界国家的领袖,这种地位不是中国自封的,也不是那个国家赐予的,而是中国以自己的所作所为成为所有被压迫国家的表率,第三世界国家把新中国看成是他们天然的代表。新中国为第三世界国家说话,同时也是在为自己说话。
然而毛主席逝世以后,中国的外交政策越来越趋于保守,逐渐丧失了自己的原则和立场,毛泽东时代所积累起来的外交威望也丧失殆尽。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只有中国是第三世界国家,如果中国不为第三世界国家说话,处处只想着自己的利益,那么中国在联合国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呢?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占着茅坑不拉屎,只能让原来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第三世界国家寒心!这些年我们在国际重大问题和矛盾冲突面前,采取含糊的态度,谨守老祖宗“枪打出头鸟”的教诲,从不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在关于重大问题表决之时,多数都投了弃权票。弃权弃权,放弃了自己本应该有的权利和义务。我们想尽量远离是非和矛盾,在发生冲突的各方之间左右逢源,八面玲珑,从而为自己获取最大的利益。然而设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你想得到的东西往往正是你要失去的,我们想谁也不得罪,但我们往往谁都得罪了。就以美国攻打伊拉克为例,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不得人心,世界各地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战游行和示威,但在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却是一片沉寂,似乎是一潭死水,激不起半点波澜。在美国攻打联合国之前,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分成两派,美英为主战派,俄罗斯和法国则结成了某种形式的反战联盟,当时两派都想探明中国的态度,而中国则在两派之间徘徊观望,谁也不想得罪,希望借助中国独特的地位获得最大的利益。然而美英等得不耐烦了,最终他们绕过了联合国,单方面发动了伊拉克战争。中国的希望落空了,表面上谁也没有得罪,却又谁都得罪了。美英发动伊拉克战争并没有获得中国的支持,所以不会感激中国。而反战的一方和伊拉克,则因为中国也没有表明反对态度,也不会对中国有多大好感。人们最不喜欢左右逢源捞好处的人,这种人不想付出,出力最少,却总想给自己捞到更多的好处,在人际关系上是这样,在国际关系上也是如此,骑墙派和墙头草是最令人生厌的。
几十年来我们抛弃了就有的外交政策,奉行实用主义原则,打着学习先进技术的旗号向西方靠拢,言必称欧美日,动辄与国际接轨,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乃至日常生活各个方面向西方转化,并美其名曰普世价值。其实学习榜样不过就是美国、日本和欧洲那几个国家,说是和国际接轨,其实倒不如说是和西方接轨来得恰当。如若不然,为什么不向非洲和南美学习,那也是国际的一部分哪。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过去的朋友对我们寒心、失望,一个个离我们而去。过去的朋友离我们而去了,而我们努力接近的欧美日根本不会拿我们当朋友,所以我们的地位就越来越孤立。从过去的朋友遍天下,到现在的四周布满敌人。前段时间的钓鱼岛事件,我们鲜有听到对我们表示支持的声音,我们听到的都是美国、日本和西方的喧嚣,那些第三世界国家,那些我们曾经的朋友是什么态度呢?我们不知道,也或者是我们的新闻媒体不屑于去关注他们的观点。到今天的美韩军演,美国华盛顿号航母进入中国黄海,说是和韩国联合演习提防朝鲜,但其真实目的实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朝鲜弹丸之地,海军力量更是弱小,舰艇数量虽多,但大多是小型舰艇,老旧、落后,用得着美国兴师动众地开着一个十万吨的庞然大物来威慑么?
黄海上美韩军演,东海上钓鱼岛和油气田中日争端,南海上东南亚诸国和美国越走越近,在南沙诸岛问题上蠢蠢欲动。陆地上美国和北约在阿富汗打着反恐大旗长期驻军,向巴基斯坦渗透,东南亚部分国家积极扩充军备。现在连曾经的手下败将印度也靠了上来,莫非连它也嗅到了某种气味,觉得到了可以咬一口了。其实这也怨不得别人,在国际舞台较量,本就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你的气势弱了,对手的气势就会增强。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就像一只老虎,在列强眼中虽然瘦弱,但是牙尖爪利,轻易招惹不得。在毛主席逝世以后,中国过上了几十年不长骨头只长肉的过程,我们的身躯日渐丰满,鼻子和嘴变长,耳朵变大,但牙齿和爪子却在不断萎缩、退化,全然没有了当初的虎虎威风,成了某些势力眼中驯顺的家畜。现在中国周边群奸环伺,一片风声鹤唳,中国国内则是鹦鹉齐鸣,为美国主子摇旗呐喊。不知是不是在列强眼中,如今的中国已经够肥够大,到了收获的时候?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