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股市大起大落底暴露了我们证监会多少问题?

2025-02-26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大盘的大起大落底暴露了我们证监会多少问题?

  

  
李德林

  

  金融危机是导致股灾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1720 年法国密西西比股灾和英国南海股灾是世界上发生最早的股灾;1929 年和1987 年都起源于美国的股灾;1994 年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表现出汇市与股市轮番暴跌的特点。在2001年7月26日,我国国有股减持,股市暴跌,沪指跌32.55点。到10月19日,沪指已从6月14日的2245点猛跌至1514点,50多只股票跌停。当年80%的投资者被套牢,基金净值缩水了40%,而券商佣金收入下降30%。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波及全球,中国的资本市场遭到了灭顶之灾,大盘指数一路狂跌直逼3000点大关,股市被腰斩导致诸多股票跌破发行价,连包括中石油在内的权重股都未能幸免于难,这次股灾的来临,不仅暴露了我国资本市场应变机制的缺陷,同时也暴露出我国法制法规诸多不足之处,我们的体制与法规到底有多少问题?
  
  1.股改后全流通制度问题
  
  股改前,我国股市双轨制度不仅剥夺了国有股东与法人股东自愿增减所持股份份额的权利,使股市丧失了并购功能。同时还由于监管制度与司法制度不完善,导致上市公司不断融资圈钱、庄家炮制虚假消息操纵股价等不法谋利之事频频发生。为了消灭这些弊端,我国实施了股股权分置改革,股改进行得轰轰烈烈,完全无视全流通制度本身的致命缺陷:具有信息优势的股东疯狂套现。股指一路狂飚,高达6000点。欲使其灭亡,必令其疯狂。疯狂的暴涨的背后,巨大的危机正悄悄来临。如此疯狂的股,只需要一点风吹草动,便有摧枯拉朽之力,果不其然,次级债危机时才一波及,我们的股市就崩溃了。全流通制度不仅没有解决圈钱问题与内幕交易问题,反而使得这两大问题更加突出,于是,平安公司才会恶意圈钱,本身业绩不佳的上市公司,利用自身的信息优秀不顾一切地变现。部分上市公司的高管甚至通过辞职取得变现权利。而公司发起人、公司高管等人士是公司内幕信息的掌握者,因为没有设计好这些机构、人员持有股票的变现方式,内幕交易变得更加容易。
  
  我的新书《阴谋II》,背景正是从股改到全流通这个大时代,股改后的全流通制解决不了坐庄问题,不过是暗庄变成了明庄而已,也不能解决圈钱和内幕交易问题,唯有完善交易法,来限制它的发生。虽然这依然治标不治本。
  
  2.高估值问题
  
  2008年4月18日10点09分,A股权重股中石油在16.71元上出现了一笔7996手的大笔买单,同时16.70元上的万手买单被撤掉。空方立即抛出大单,多方精心建筑的防线瞬间被瓦解,中石油破发行价。成为继中国太保、中煤能源、中海集运之后的第四只破发权重股。绝大部分股东被套,别说散户了,连护盘机构都免不了被套噩运。据天涯网友说,一路死撑中石油的护盘基金为社保基金,倘若真是这样,我不由要问一句:广大市民的社保基金,竟然可以挪用于股市博弈?
  
  中石油的破发暴露了估值体系一直以来的高估计问题,中国政府做习惯了假大空,估值体系很傻很天真地遗传了这一毛病,动不动就数十百倍的盈利率,请问去做评估的人,拿了多少回扣,收了多少礼金?《阴谋2》认为:理性评估体系,合理评估股票市值,是当前估值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
  
  3.白岩松所质疑的不公平发行问题
  
  中石油香港的发行价仅1.1港元,而在大陆的发行价却为16.7元。面值仅0.1元的紫金矿业在大陆发行价竟然高达7.13元,H股复权发行价不过0.33元,相差达二十多倍。难不成大陆的钱比较好坑好骗?如此决策不导致股市崩盘才怪,中国的证监会领导的为何会做出如此愚蠢的决策?
  
  4.融资法问题
  
  股民以为,实行股权分置改革后,小股民就可以升格为小股东,大股东就不会再圈钱。而前不久,中国平安獅张大口再融资猓1600亿,超过了中石油与中国神华的IPO总和,原来只要公司想要圈钱了,就继续增发股票就行,不难猜测,所有股民都会有种受骗上当的感觉。既然股权分置改革后,“掏”声依旧,圈钱依旧,那么索性一切依旧,“大小非”也就没有必要全流通。全流通解决不了圈钱问题,二元制度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这一切只能有赖于法制法规。我认为,证监会应该对上市公司的融资进行规范法。必需得具备一定条件再融资,融资数目不能超过公司总资产的多少百分比以及制定非法融资罪等势在必行。否则,解决圈钱问题维护散户利益只是句空话。

  

  
  5.信托问题,我们的股市以民为主还是以资为主?
  
  郎咸平说过,“撒切尔时代,英国也进行了一次股改”,英国这次股改,主要分为三步:第一步,是要负有信托责任的职业经理人经营的国有企业才能股改;第二步,只有经营的好的国有企业才可以股改,经营坏的公司不可以股改;第三步,英国对股改完成后的公司仍旧持有一股黄金股,当发现股改后的公司侵犯到中小股民利益的时候,就会行使这一权利股改。
  
  “人家股改成功了而我们没有成功,是因为股改的第二步和第三步做错了”——不论业绩好坏的公司都能股改,增加了市场负担,而管理层在股改后退出了,中小投资者再也找不到保护自己的力量。
  
  郎教授的说我们第二步和第三步做错了我很赞同,不过证监会所作所为体现,从表面上看是信托的责任。而实际上反映了我们现有政策导向究竟是以民为主,还是以资为主。我认为:我们证监会导向是以资为主,没有很好的维护广大股民的利益。其职能错位与制度缺陷是最大问题。我非常赞同的一个观点是:证监会的作用是打击证券犯罪问题,不是为了挤压泡沫。证监会只要核实好上市公司的真实市值反应给大众,至于股价如何被操纵了,似乎都是次要的。
  
  6、蒙混上市与虚假市值问题
  
  其实所有问题都因人而生,因人性难改,所以只好选择了从制度着手这个治标之法了。关于蒙混上市,我所理解的是很多业绩不佳,不具备上市条件的公司通过借壳买壳与行贿等各种手段达到上市圈钱的目的,这类公司不思回,赚了钱不分红,亏了本不负责任一心就想从股市里套出钱来。是证监会的评估不负责任?还是我们的上市办法缺陷?无论如何,证监会难辞其究。
  
  试想,一家净资产不足亿的酒厂,上市后市值动不动就达百亿以上;一些稍有点名气的重机厂,巴掌大的厂房,上市后市值做到千亿以上;一些多年不开井、一直靠国家救济的矿区,上市后的市值可以让吃了20年低保的员工个个成为百万富翁。等股价抄高了,随便找个借口关门大吉,钱放在帐上玩永无结果的重组,有的一年多都不开盘,将帐上的钱借给庄家或给人合伙做庄抄股玩,还有相当一部分公司,天天在外面收购废品企业,玩重组、玩概念、玩扩股发债,圈钱圈钱再圈钱。A股为什么会暴跌?请大家去点一下总市值排名就明白了,那些如天方夜谭般的惊人市值与其其净资产相对比,足以让任何股民都为之瞠目结舌!已经不亚于文革时期的大跃进,股市所闹的亩产三十万斤笑话,其影响更甚。正如我新书《阴谋II》中的西北生物一样,明明是家空壳上市公司,却也能股改得轰轰烈烈,股改之后,市值倍增。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泡沫问题,证监会何以对如此虚高的业绩竟然不闻不问。公司如此有钱,还融哪门子资?如何解决好蒙混上市与做好市值核实是证监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7.信息处理问题
  
  股灾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由于中国股民投机较投资多,热衷于追涨杀跌。对信息的敏感度极为高。因此,一此信息处理不当,导致散户分分出逃。中国平安融资消息提前泄漏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而中国目前的信息犯罪法制法规也不健全,才有股评人成庄托与虚假消息泛滥。因此,如何过滤虚假消息,打击信息犯罪,也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原文地址:

标签:问题   公司

条留言  

给我留言